業內人士:雪糕保質期企業自定 從半年到兩年
炎炎夏日,吃上一支雪糕或冰淇淋,既消暑又愜意??墒?,您知道嗎,雪糕、冰淇淋也有保質期!然而,不同種類、材質的冷飲,它們的保質期分別是多久呢?7月9日,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對沈陽市冷飲市場進行了暗訪,發現問題多多。
調查:
很多市民沒想到雪糕有保質期
據市民王女士介紹,她最近帶著孩子在自家附近的便利店里買冰淇淋,但她發現冰淇淋的生產日期竟是2012年7月。“這是前年生產的冰淇淋,還能吃嗎?”面對質疑,店老板信誓旦旦地說:“包裝上不是寫得很明白嗎?保質期24個月!到月底才到期,現在吃沒事的!”王女士還是不放心,領著孩子到別處購買。
“從來沒留意,也沒想過,雪糕竟也有保質期!”記者在采訪時,眾多被訪者異口同聲。他們以為,冷飲一般都在冰箱或冰柜內冷藏,根本沒想過這樣的東西也會變質。
也有人發出疑問:“怪不得,以前我吃完雪糕就拉肚子……”
走訪:
不同品牌雪糕保質期竟差4倍
昨日,記者以普通消費者身份,在沈城各大超市和冷飲售賣點走訪時發現,不同品牌雪糕的保質期各不相同,最大差別竟相差4倍。和路雪、雀巢旗下雪糕的保質期為24個月;蒙牛、伊利等品牌的保質期為18個月;天冰等品牌的保質期為12個月;還有個別本地品牌的保質期為6個月。
仔細查看外包裝,記者發現,很多品種的冷飲都將保質期一行小字印在包裝折疊處,如果不細心查看,根本無法看到。另外,大多標注為:“生產日期詳見包裝袋”,但往往翻來覆去也找不到。再細找,用黑墨印上去的生產日期并不醒目,有的在正面,有的在側面,還有的在包裝根部。
說法:
雪糕保質期目前由各企業自定
陳年的雪糕究竟能不能吃?為何保質期差別這么大呢?
沈陽一家老字號冷飲企業相關負責人接受采訪時稱,以前國家對雪糕的保質期規定是8個月。但因為冰淇淋、冰棍、雪糕的品種越來越多,成分也越來越復雜,現在的保質期很難統一規定。比如,牛奶制品、冰制品及脆皮制品等,保質期各不相同。
源于上述原因,2008年國家取消了統一的冷飲保質期標準?,F在都是企業根據自己的生產工藝和技術標準來確定保質期,并報質量監督部門備案。因此,一般正規企業生產的雪糕在保質期內是安全的,“除非是儲藏環境沒有達到要求”。該負責人說,在行業標準中,要求雪糕等冷飲的儲藏環境≤-22℃,只有在恒定的冷凍狀態下,才能適用原有的保質期。
變了形的雪糕不中看也不中吃
“變形的雪糕還能吃嗎?”采訪中,一些市民關心地問。對此,一些商家強調變形雪糕只是擠壓所致,相關專家則強調,導致雪糕變形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儲存溫度升高,吃后易引發胃腸炎等疾病。
記者采訪時發現,有些冷飲店在特價促銷變形雪糕。“現在是雪糕等冷飲的銷售高峰期,一些廠家生產得少,進不到貨,我們就只能賣存貨了。”一位冷飲店工作人員強調,“只要雪糕未過保質期,且密封完好,都不會有問題,至于雪糕變形,可能是擠壓所致。”
對此,一位業內人士坦言,這樣的變形雪糕不能吃!比保質期更值得關注的是冷飲的運輸和儲存問題。他強調,現在很多商家的銷售環境達不到行業要求,運輸途中的搬運,商店里冰箱門的開開關關,都可能使溫度升高,從而造成雪糕被細菌侵襲。吃了變質的雪糕容易引發胃腸炎等疾病,導致腹瀉、腹痛。
專家提醒,在購買雪糕時首先要查看包裝上的標簽和QS標志,確認包裝袋完整,盡量選購近期生產的雪糕,陳年的雪糕最好不要買。其次一定要摸摸雪糕的形狀和軟硬,如果有變形或變軟的現象,則表示其儲存溫度發生過改變,帶菌的可能性更大,建議不要買。
食用過期冷飲易引發腸胃炎
昨日,記者從醫大一院、解放軍463醫院等數家醫院了解到,入夏以來腹瀉患者大量增加,其中不少是因為過量食用冷飲導致,但是不是過期冷飲則很難鑒別與統計。
“許多人并不知道,雪糕、冰淇淋等冷飲也有保質期。”據消化內科醫生介紹,冷凍食品存放時間過長容易變質。這是因為食品中的蛋白質可分解產生“可溶性毒蛋白”、“胺類”、“惡臭素”等,這些毒素即便高溫加熱也很難被破壞。人食用過期變質的冷飲,容易引起腹痛腹瀉,引發腸胃炎,嚴重的還會引起身體其他部位的感染。
醫生提醒廣大市民,夏季購買冷飲制品要認真查看商品生產日期及保質期,盡量購買正規廠家的產品,并保留購物憑證,方便及時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7-25)方便面雪糕秒殺安全套雪糕、老干媽配雪糕成為頂級黑暗料
- (2015-05-29)雪糕越不容易化添加劑越多嗎?
- (2015-06-09)東北大板雪糕歸屬再引爭議
- (2015-07-24)大白兔雪糕是山寨貨 非上海冠生園公司出品
- (2015-12-29)關于“保質期”的科學解讀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