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厚剛:保證食品安全是企業能力體現
近年來,國內的食品安全問題頻頻被曝光,是因為相關事件的發生確實增多了,還是公眾關注度和信息透明度提高的結果?
在9月10日的2014年新領軍者年會上,來自食品企業和第三方監督機構的代表人員對此話題進行了頗為熱烈的討論。
百事大中華區主席林碧寶直截了當地表示,把安全作為食品行業的競爭優勢是一個可悲的事,因為“這應該是所有食品企業的底線”。雀巢公司亞洲、大洋洲、非洲和中東地區執行副總裁南吉碩對此十分認同,并現場介紹了雀巢的供應鏈溯源體系,表示理想做法是將食品安全問題扼殺在萌芽中。
對此,主營海洋養殖業的獐子島集團董事長吳厚剛在現場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表示,食品安全不僅是底線的問題,更是企業能力的問題,需要滿足多個條件。
“食品安全和整個生態都有很大關系,企業不僅要建立良好的監督機制,還要從根本上樹立起對生態環境的認知和重視。”吳厚剛說。
食品安全事件頻發
頻發的食品安全事件無疑是最受關注的話題之一。從不久之前的福喜被曝使用過期劣質肉,到近期多家企業卷入使用地溝油的傳聞,無一不在撥動公眾脆弱的神經。
對此,參會的食品企業代表都一致認為,消費者意識的提升和信息透明度的加強使得食品安全問題得以高度曝光,但這并不意味著相關事件的增加。
在吳厚剛看來,食品安全事件頻發的主要原因有三點:首先,居民收入水平不斷上升,人們對飲食結構、健康要求有了一些新的需求;第二,近年來關于食品安全事件通過媒體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并且相關事件已經不再僅僅局限于一個地區,而是全球范圍內緊密聯系的大事件,也由此推動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進一步重視;第三,中國政府也在不斷完善相關法規,對食品安全進行更加嚴格的監督。
“我個人的體會是,近五年來大家的消費購買力在持續上升,消費信心卻在逐年下降,消費信心和能力并不成正比。這導致企業經營遇到了困難,經濟發展也受到了影響。”吳厚剛感慨。
藝康(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經理王鐵也表示,中國消費者期待正在發生轉變,從以前的價格、分量轉變為質量和安全,這也直接影響了食品產業,促進其轉型升級。
而在這個過程中,企業的能力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提高認知,加強管控
林碧寶在論壇現場多次強調,保證食品安全不應該作為公司的競爭優勢,“企業可以把品牌、創新力作為優勢,但安全一定是底線”。
吳厚剛表示贊同,但他同時表示,保證食品安全在底線、道德之外更是企業能力的體現。
“現在食品安全出現的問題不都在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也有。例如,美國有公司對海產品注水,日本在核輻射之后污水排到海中的后患,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龍蝦要通過越南走私來到中國,這些都不僅是利益驅動的,還有一些很難掌控的環節。所以,食品安全如果沒有相關法律和一定的投入來保證和治理,整個市場都會亂套。”
對此,吳提出了自己的食品安全標準:首先,所有的原料采購都要來自生態區,其次要有企業使命和良好的企業文化,第三則是要樹立科學健康的法規和標準,同時輔以第三方機構的監督。
雀巢的經驗或許值得借鑒。南吉碩介紹,雀巢共有數千計的科學家、每天超過26萬次的實驗來確保食品安全。此外還整合了全球7萬多家農戶,2013年共有超過3萬名農民參與了雀巢的追溯系統,并在北京開設了一個追溯中心,使消費者可以通過一罐奶粉的底部條形碼獲得供應鏈細節。
如果您想隨時隨地了解更多關于食品相關新聞、食品安全事件及食品安全常識等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微信號:cnfoodsafety

相關熱詞搜索:食品安全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6-17)為食品安全 登高一呼
- (2014-06-17)微訪談之向美國學習食品安全監管
- (2014-07-21)河南雙匯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管控食品安全成果紀實
- (2014-08-04)以先進的設備降低食品安全的風險
- (2014-08-21)舒心萍:食品生產企業投保責任險為食品安全把“關”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