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補貼八成保費 寧夏給十種蔬菜"上保險"

    2014-09-24 12:00:07 來源: 中國食品報網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中國食品網訊 9月17日,寧夏平羅縣農民高自文領回了保險公司賠付的6萬元蔬菜價格保險金,這使他幾個月低迷的心情得到些安慰。

      “幸虧買了保險。”高自文慶幸地說。他提到的保險,是寧夏政府和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寧夏分公司共同開展的基本蔬菜價格政策性保險。寧夏是全國第一個開展此項業務的省區。

      增強蔬菜生產適應市場波動的能力

      走進高自文租種的溫棚,眼前的景象令人揪心:辣椒樹枝頭掛滿打蔫的果實。“這些拉秧辣椒,50斤賣兩塊錢也沒人要。如果采摘,還不夠雇工的花銷,只能眼看著爛在地里。等到12月才能重新修地。”高自文心疼地說,近來天氣情況給作物種植帶來很多不利影響。

      高自文所在的雙贏合作社有16戶農民,都有著類似的遭遇。“幸虧有保險。一個大棚按4800塊保險額投保,我租種的5個大棚得到理賠款24000塊。”同社的王懷緒說。

      “天氣、市場、病蟲害……影響農民種植增收的問題很多。”寧夏農牧廳種植業處副處長常學文說?;谶@種擔憂,2012年,寧夏開始考慮怎樣使菜農規避市場可能出現的價格波動風險,并同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寧夏分公司聯合開發蔬菜價格政策性保險業務。

      今年9月9日,寧夏基本蔬菜價格政策性保險在全區12個蔬菜生產市、縣(區)全面推開,集中連片種植的10種蔬菜納入到保險范圍。這10種蔬菜是西紅柿、辣椒、芹菜、茄子、土豆、韭菜、青蘿卜、茭瓜、大白菜、黃瓜,今后還會根據情況變化適時增加品種。

      “政策性保險,就是政府通過價格調控基金補貼保費等政策性手段,引導和鼓勵農民、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向有資質的商業保險機構投保,以此增強蔬菜生產適應市場波動的能力。”寧夏物價局綜合調控處處長楊秋蓉說。

      地頭售價低于成本價時啟動理賠

      保費誰來交呢?寧夏物價局發布的文件明確:“為調動蔬菜生產企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等參保積極性,保費的80%由政府價格調節基金承擔,20%由蔬菜生產投保人承擔。”

      今年3月27日,寧夏在雙贏合作社啟動了蔬菜政策性保險試點。雙贏合作社統一投保的75畝設施辣椒,按60萬元生產成本做價格風險投保。價調基金補貼保費3.84萬元,占80%,農戶自繳0.96萬元,占20%。保險公司收保費4.8萬元,折合下來,菜農每畝繳納保費128元。

      楊秋蓉介紹,保費是經自治區成本監審局核算核定的。投保期內,當辣椒月平均地頭銷售價低于每斤1元時,人保公司將第一時間派人到蔬菜基地查看、確認,會同物價部門進行查勘定損并制定理賠方案,3日內將核定結果通知投保菜農。具備賠付條件的,與投保菜農達成賠償保險金協議,7日內履行賠償保險金義務。

      保險理賠如何跟蹤,又該如何賠付?常學文介紹:“到蔬菜采摘季節,農牧廳派出信息采集員到田間做蔬菜價格監控,幾路監測員所測得的數據經農牧廳和物價局認定后,發現地頭售價低于投保時所確認的成本價時,則向保險公司報險,由保險公司啟動理賠程序。”

      比如辣椒,從6月1日到8月1日,地頭銷售價持續低于每斤1元的保險成本價,達到了保險賠付啟動條件,人保公司賠付了38萬元,折合每畝賠付5067元。這些錢有效化解了菜農遭遇價格風險的后顧之憂,保障了菜農開展后續生產的能力。

      當地表示并非給蔬菜價格兜底

      在西吉縣,胡蘿卜滯銷,西芹滯銷,銷售遇到困難;在永寧縣,一家合作社年初流轉400畝地全部種植西紅柿,結果因市場價格波動,一下子賠了幾十萬元……“今年進入夏季以后,蔬菜價格直線下降,平均降幅高達60%,出現了近10年來少有的夏季蔬菜價格超低現象。”常學文說。

      “菜農總是希望農副產品銷售價越高越好,消費者當然希望市場菜價越低越好。”楊秋蓉說,“政府和保險公司合力進行價格調控,目的是在公共服務領域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在二者之間找到一種平衡。”

      記者從自治區農牧廳了解到,寧夏目前有流轉土地239萬畝,占耕地面積的1/4,流轉地都是大種植戶搞的規模種植。“在計算保費的時候,土地流轉的成本要計入生產成本中,還包括溫棚折舊、人工成本。按完全成本來計算,對于農民來說,理賠點高了,相對應的保費也要多繳。這就需要政府部門出面做多方面權衡,因為保費是自愿認繳,政府不能搞強迫。”常學文說。

      楊秋蓉也有擔憂,今年蔬菜市場價格的波動,客觀上有利于政府推動蔬菜價格保險,而政策性價格保險存在連續性問題,即每年連續投保,須防止投機性。“應當避免出現今年市場行情好,我就不投保;明年可能有風險,我就投保的情況發生。”

      有人擔心蔬菜價格保險是不是為蔬菜價格兜底。楊秋蓉表示:“寧夏的做法,是在蔬菜價格的田間地頭銷售價低于農民所投入成本價時進行保險理賠。如果認為這是在為蔬菜價格兜底,這種擔憂實在是多余。”

      “2014年,自治區政府安排8000萬元價格調節基金。今年冬天溫棚和明年露地菜初步預算安排2000萬元保費補貼資金,占價格調節基金的1/4,并確保補貼資金及時足額到位。這樣參保農戶可得到3.7億元到4億元的保險賠付。有了價格政策保險,菜農吃了定心丸,才能更安心地謀發展。”寧夏農牧廳廳長張柱說。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寧夏 保費 十種 補貼 蔬菜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7|国产小屁孩cao大人|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