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完善食品安全保障體系是國家發展重要標志
姜明表示,在食品行業,道德誠信直接影響食品安全。因此,宣傳普及法律知識,加強對從業者的價值觀教育,樹立正確的人生信仰,提升道德水平是很有必要的。盡管在目前的現實條件下,不能把食品安全的“寶”全部壓在從業者的良心上,但思想道德教育和建設仍然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而且隨著社會的進步,道德誠信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今年6月,國務院印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要求到2020年,社會信用基礎性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基本建立,以信用信息資源共享為基礎的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基本建成,信用監管體制基本健全,信用服務市場體系比較完善,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全面發揮作用。姜明表示,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手段,對增強社會成員誠信意識,營造優良信用環境,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促進社會發展與文明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姜明指出,我國的食品安全現狀亟需食品企業的從業人員加強誠信自律,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質量控制體系,來保證食品的安全。尤其是食品行業的龍頭企業,更要在行業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不斷完善食品生產加工的質量安全標準體系,推進食品安全標準化進程,嚴格按照質量安全標準操作,自覺地按照標準化、無害化要求從事食品生產經營。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6-16)上海近期發布六項 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 (2014-06-16)2013天津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報告公布
- (2014-06-16)廣東部署春節及地方“兩會”食品安全監管
- (2014-06-16)民進中央提案:構建統一的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平臺
- (2014-07-25)福喜“過期肉”丑聞令食品安全關注升溫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