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國的牛肉未必香 “走私肉”未經檢疫或攜傳染病毒

    2015-03-10 15:48:52 來源: 中國新聞網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近日,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高橋鎮一家餐飲企業的中央廚房進行現場檢查時,發現在其加工現場一樓的冷庫中,有兩批進口冷凍肉類食品外包裝無中文標簽,共計1.24噸。這也是該局在一周之內查獲的第三起“走私肉”案。

      走私肉類因其“海歸”標簽被部分消費者追捧,也因其巨大的利潤空間被逐利肉販供奉為致富經,成為“暗度陳倉”的走俏品。但“走私肉”來源不清、檢疫不楚、運輸儲藏條件不明等隱患使其成為市場上的一大食品安全炸彈,也被列入了市場監管部門的黑名單之中。

      “走私肉”背后的利潤黑洞

      此批被查肉類產品本將從該公司的中央廚房配送到各門店,再烹煮上桌給顧客食用。但是,最后結果卻是全部被查扣。

      “因為該公司不能提供合法的進口檢驗檢疫證明及海關通行證明,很明顯是‘走私肉’。”此案經辦人員的回答簡單干脆。

      “走私肉”,顧名思義就是非正常渠道進入的進口肉制品。相比正常渠道從國外進口肉類制品,“走私肉”不經檢驗檢疫,也未繳納12%的關稅和13%的增值稅,其成本自然就低,相對的,其利潤空間就大多了。

      經查,高橋這家餐飲企業的經營者王某,是從杭州勾莊肉類批發市場采購該批所謂的“進口冷凍去骨牛肉”,其批發價僅為每公斤20元,而同期寧波市場上的牛肉均價為每公斤60元。

      正是因為“走私肉”價廉、旺銷、利大,于是就成為像王某這樣肉販們默認的生意經。去年下半年,寧波市北侖、海曙、象山等地市場監管部門相繼查獲7起“走私牛肉”案,查扣“走私牛肉”共計3噸多,共處罰沒款66萬元;2015春節前夕,在寧波市市場監管部門部署的專項行動中,僅一個月就查獲16起案件,共查扣“走私肉”超過9噸。

      “走私肉”可能攜帶傳染病菌

      “我以為‘走私肉’只是沒有合法的身份,其品質應該要比國產肉好吧。”當被問及對“走私肉”的看法,家庭主婦曹女士想了想,如此作答。

      “事實并非如此。”寧波市市場監管局公平交易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市面上的走私肉類無論是在產地國,還是中轉地區或是目的地,因為要逃避檢疫,其衛生安全和食品質量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隱患。“很可能攜帶傳染病菌如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結核病、寄生蟲等;甚至有的肉來自疫區,極有可能攜帶了瘋牛病、口蹄疫以及其他傳染病病毒。”

      在檢查中,也有個別肉販振振有詞:“雖然沒有我國的檢驗檢疫合格證明,但我有外方出具的檢驗檢疫報告。這該有品質保證了吧。”

      “這是一種認識上的誤區。”該負責人解釋說:“首先,無法確定國外方面檢驗檢疫報告的真假;其次,各國檢驗檢疫標準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再次,‘走私肉’的貯存、運輸條件一般較差,中途肉類受污染或變質的風險極高。”

      外包裝無中文漢字切勿購買

      3月5日,寧波市市場監管局正式印發文件,部署開展肉品和水產品安全專項整治“百日會戰”行動,使用、經營未經檢驗檢疫的進口肉品和水產品亦是其中的重點工作。

      寧波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提醒,購買進口肉類,一要選擇正規商家,可以保證產品來源和運輸、貯藏條件;二要仔細查看進口肉類食品的外包裝有沒有中文標簽和檢疫證明,如果發現包裹冷凍肉所用的塑料薄膜上的品牌名稱及紙殼箱等均是外文字母,找不到一個漢字,則千萬不要購買。同時,消費者可在國家質檢總局網站查詢《肉類產品檢驗檢疫準入名單》和《禁止從動物疫病流行國家地區輸入的動物及其產品一覽表》等相關信息。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牛肉 未經 外國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7|国产小屁孩cao大人|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