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常態化監管 哪來食品安全?

    2015-03-17 14:27:24 來源: 《勞動午報》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春節前后一個多月,京華時報記者分別進入沃爾瑪超市北京清河分店、北京華聯小黃莊BHG精品超市及家樂福超市廣渠門分店進行暗訪,發現3家超市均存在更改食品標簽行為,甚至有售賣過期托盤肉、肉顏色發黑或味發臭才處理、將“差肉”標簽換低價品牌標簽銷售情況。(3月16日《京華時報》)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本。無論大型食品生產企業或銷售企業,都應擔負為群眾提供安全放心食品的責任。我們之所以選擇到大型超市去購物,圖的就是企業信譽和安全保障。這3家超市的行為,雖不代表集團整體形象,也不一定有“總部撐腰”,但至少有“總部管理失控”之嫌。好在有“嗅覺靈敏”的記者,揭露了這些讓人依賴的巨頭行業的“丑惡面目”,才得以讓更多群眾少受劣質食品殘害。

      筆者建議,食品安全監管部門一定要做到三點,一是強化明察暗訪,讓不良商家膽戰心驚、不敢違法;二是加大懲處力度,讓不良商家得不償失、不愿違法;三是完善監管機制,讓不良商家無縫可鉆、不能違法??傊?,只有讓我們的執法人員不是在執法的現場,就是在執法的路上,切實做到常態化監管、無間隙執法,才能形成高壓態勢、確保食品安全。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常態 食品安全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7|国产小屁孩cao大人|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