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十大涉鹽違法案件發布 工業用鹽“混進”熟食

    2016-02-26 14:03:23 來源: 濟南日報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2月25日,省鹽務局發布“2015年度全省涉鹽違法犯罪十大案件”.其中,煙臺市查處的案件中,7.7噸工業用鹽流向食品加工市場,6645公斤已被加工成熟食和面食銷售。

      省鹽務局發布數據顯示,全年共查處鹽業違法案件21886起,查獲各類違法鹽產品6251.2噸,移送司法機關涉嫌犯罪案件228起。省鹽務局從各地查處、移送并判決的案件中,選取了10個典型案例予以公布。其中涉及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的案例2個,涉及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的案例3個,涉及侵犯注冊商標權的案例1個,涉及非法經營的案例4個。

      涉鹽違法案件呈上升趨勢

      2015年全省共查處鹽業違法案件21886起,比2014年增長7.1%;

      查獲各類違法鹽產品6251.2噸,比2014年增長69.32%;

      移送司法機關涉嫌犯罪案件228起,比2014年增長261.9%

      刑事拘留218人次,比2014年增長327.45%

      判刑58人,比2014年度增長286.67%

      涉鹽違法案件主要有三種情況:

      工業用鹽充作食用鹽使用

      煙臺市的李某某于2013年至2015年的時間里,明知相關業主制作和加工食品的情況下,將工業用鹽以低價賣出。其中,曹某某、侯某某使用上述工業鹽加工鮮面條、混沌皮、水餃皮并在市場上銷售,孫某某、武某強、武某軍、許某某使用上述工業鹽加工豬頭肉等熟食并批發銷售,進入市場流通環節。李某某先后共賣給以上食品加工用戶工業用鹽7700公斤,案發后相關部門從上述食品加工戶處查扣1055公斤工業用鹽,另外6645公斤已經使用。

      菏澤鄆城縣田某某在其經營的“天成快餐店”加工食品過程中,使用工業鹽加工食品銷售給顧客食用,案發時店內尚存有待用的工業鹽4500公斤。

      私自生產銷售假冒包裝食鹽

      濟南市的王某某于2013年夏天至2014年10月間,將無任何標識的劣質粗鹽及細鹽銷售給濟南市歷下區七里堡市場、還鄉店等地的食品加工店。其中分兩次銷售給范某某2.25噸,分三次銷售給崔某某1.15噸。

      棗莊市的張某某、趙某某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間,在租用的民房內安裝食鹽分裝設備,用從非法渠道購進的假冒食鹽包裝袋、包裝箱、原料鹽分裝,假冒山東岱岳制鹽有限公司生產的“東岳”牌小包裝食鹽,共計加工了9.5噸,在棗莊市薛城區、高新區等地銷售了7.9噸,非法經營金額51100元。

      飼料添加劑氯化鈉制作食鹽

      泰安市的張某、楊某坤、徐某、范某某、楊某雙等5人,于2015年3月至5月間,在泰安市泰山區黃家莊村楊某坤提供的廠房內,將飼料添加劑氯化鈉加工成假冒小包裝餐飲直供鹽后對外銷售。其間,5人共加工假冒小包裝餐飲直供鹽近90噸,已銷售40余噸,銷售金額150300元。案發后,從徐某處扣押上料機、攪拌箱、封箱機、封口機各一臺。

      工業鹽和飼料鹽沖擊食鹽

      癥結在于“難監管”

      省鹽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工業鹽和飼料添加劑氯化鈉(以下簡稱“飼料鹽”)流入市場,成為影響食鹽銷售和省內消費者健康的兩大“毒瘤”.

      數據顯示,2015年7月至12月,各地鹽務部門共查處飼料鹽沖銷食鹽市場案件259起,查獲的飼料鹽195.2噸,而具體流入居民家庭的數量難以統計,涉嫌犯罪移交司法機關案件12起。

      而工業鹽對市場的沖擊更呈現猛增趨勢。在公布的十大案件中,幾乎每一個案件都查扣工業鹽,4件私自生產包裝食鹽的案件中,不法商販采用精鹽、工業鹽、粗鹽摻雜的生產方式牟取暴利。

      原因何在?歸根結底在市場“難監管”.近幾年,相關部門對工業鹽的經營管理問題有不同的意見,給鹽務部門開展對工業鹽的監管造成了一定的阻力,監管難度進一步增大。由于在我省鹽務部門已不具有對飼料鹽的監管職責,無法對飼料鹽沖銷食鹽市場進行事前預防和事中監督,只能采取違法犯罪行為發生后的處罰措施,致使各地飼料鹽沖銷食鹽市場的案件呈集體爆發之勢,單純依靠事后追查局面很難掌控。而飼料鹽采取此類監管模式的,在全國并不具備普遍性。據悉,全國僅有山東、廣東、福建、遼寧4個省份采取此類模式。

      今后食鹽面臨的環境將更復雜:山東省是全國產鹽第一大省,由于當前化工行業開工不足,用鹽需求下降,供求關系失衡,工業鹽已經嚴重產大于銷。監管再不加強,會給食鹽市場形成更強烈的沖擊。

      工業用鹽“曲線”流向“餐桌”

      用工業鹽加工食品被判“有毒食品罪”

      工業用鹽充當食用鹽使用和銷售的使用主體和銷售對象,由普通消費者正在向食品加工、餐飲服務業戶擴散。工業用鹽以“曲線”形式流向市民“餐桌”,進入消費者口中。這些向餐飲食品加工業銷售和使用工業用鹽的行為會觸犯刑法,尤其被食品安全法所不容。

      據悉,上述十大案件中涉及工業用鹽食品加工和銷售的都因觸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刑,其中,煙臺銷售7700公斤的李某某判處有期徒刑5年6個月,并處罰60萬元。其他制作鮮面條和豬頭肉熟食的曹某某、侯某某、孫某某則被判有期徒刑1年6個月。菏澤的田某某使用工業鹽加工食品銷售給顧客食用,也被判“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期2年。

      小知識:

      食用的“鹽”和工業上使用的“鹽”,不是一樣的化學成分,食用鹽是氯化鈉,是經過精細加工過的。工業鹽主要用于制堿、鍋爐軟水、染料、肥皂及飼料加工等領域,工業鹽含有較多的重金屬和對人體有害的雜質,長期食用對肝臟、腎臟的損傷很大,而食用工業用鹽則會亞硝酸鈉中毒。而原鹽(大鹽)是從海水、鹽井水直接制得的食鹽晶體,除氯化鈉外,還含有氯化鉀、氯化鎂、硫酸鈣、硫酸鈉等雜質和一定量的水分,所以有苦味。

      飼料添加劑氯化鈉俗名“飼料鹽”,是飼料添加劑的一種。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工業用 熟食 山東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7|国产小屁孩cao大人|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