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訪內蒙古烏蘭察布市農牧業局黨組書記、局長池濤

    2016-04-19 16:11:08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訪內蒙古烏蘭察布市農牧業局黨組書記、局長池濤
    本刊記者 張曙棟

      近年來,烏蘭察布市一直把綠色發展作為農牧業強市的主攻方向,“十三五“期間,確立了“推進‘五個農業’發展,建立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的發展戰略定位。那么如何根據這一發展定位,筑牢綠色發展根基,加快推進綠色農牧業發展步伐,近日,本刊記者采訪了烏蘭察布市農牧業局黨組書記、局長池濤。

      “近年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內蒙古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以打造全區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核心區建設為目標,以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為主線,圍繞馬鈴薯、肉羊等主導產業,做到‘產’出來和‘管’出來兩手抓、兩手硬,著力構建‘工作體系健全、監管責任落實、條件保障到位、機制制度完善’的工作模式,突出監管體系建設和專項整治兩個重點,全面強化質量安全監管,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截止2015年底,全市共完成‘三品’認證企業84家,產品228個;認證總面積445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44.5%;總產量410萬噸,占農畜產品總產量的38%。地理標志農畜產品6個。成功注冊了‘田也’雜糧等16件著名品牌。‘風沙原’甜瓜、‘后旗紅’馬鈴薯獲得全國綠色食品博覽會金獎。集寧區籌建的馬鈴薯種薯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已獲得國家質檢總局批準,計劃3年內建成全國知名的優質脫毒種薯供應基地。‘烏蘭察布市馬鈴薯’地理標志產品入選2015年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榜,成為唯一入選的內蒙古品牌。”說起烏蘭察布市的農牧業成果,池濤如數家珍。

      “烏蘭察布市在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資金投入、監管隊伍建設和專業技術人員素質提高、農牧業標準化、品牌化建設方面還存在不足,需要在今后工作中不斷加強。”談起農牧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池濤直言不諱。

      記者:池局長您好,要實現建立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的發展戰略,農牧業部門將采取哪些具體的做法?

      池濤: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落實。市委、市政府對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高度重視,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明確各級政府對本地區農畜產品質量安全負總責,把農畜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列入縣鄉兩級政府績效考核范圍,建立健全考核評估機制,強化責任目標和任務落實。市政府先后下發了《進一步加強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意見》和《關于進一步加強農畜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機構建設的通知》等文件,對做好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和具體措施,要求每個旗縣質檢站保證檢驗檢測經費50萬元,每個鄉鎮站監管、檢測經費3萬元。

      同時,按照市委、政府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的要求,烏蘭察布市農牧業局及時成立了創城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印發了《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方案》和《任務分解表》,明確了創建目標、主要任務和工作要求。市局每季度召開一次農畜產品質量安全調度會,同時,制定《加強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管合作機制》,建立健全了食用農畜產品質量安全合作會商、信息通報和聯合執法等機制,進一步夯實了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基礎。

      二是加強監管檢測體系建設,不斷提升監管和檢測能力。全市農畜產品安全質檢站已實現全覆蓋。大部分旗縣市區質檢人員達到8-10人。各質檢站對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定期開展業務培訓,提高檢驗技術水平和實驗室管理水平。2015年,商都縣、豐鎮市、集寧區質檢站通過了自治區質檢局計量認證和自治區農牧業廳實驗室機構考核(即:雙認證)。市政府對完成“雙認證”工作的質檢站,以“以獎代補”的形式每個站獎勵20萬元。

      重點是抓好基層監管體系建設。全市11個旗縣市區全部成立了監管站(股),配備了3—5名專職人員。積極推進鄉鎮監管隊伍專職化。全市92個蘇木鄉鎮全部成立了監管站,統籌使用基層農技推廣機構人員編制,與蘇木鄉鎮農技推廣站合二為一,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每個鄉鎮配備2名以上監管專職人員,明確職責任務,落實專人負責。全市每個嘎查村均配備了一名農畜產品質量安全協管員,并開展日常監管、巡查和信息上報,每月至少巡查兩次,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和處理。不斷改善基層監管手段。全市配備監管專用工作車62輛,60%的鄉鎮配備了速測儀。采取“分級培訓、分級管理”的辦法,組織開展對旗縣鄉鎮兩級監管人員的業務素質培訓,全市每年培訓基層監管人員300人(次)以上,著力提高監管人員的法律水平和業務能力。在全市范圍內推行生產檔案記錄管理制度,制定了農獸藥經營檔案、農畜產品標準化種植園生產記錄、鄉鎮(蘇木)農畜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日志和農牧業投入品使用等一系列檔案記錄管理等制度。做到了“三個明確”:一是蘇木鄉鎮監管站建立轄區內生產基地、種養大戶、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和農資銷售網點監管區域分布圖和臺帳,做到了監管對象明確;二是蘇木鄉鎮監管站每年與村級監管員簽訂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責任書,做到了監管任務明確;三是與種養企業或大戶、農牧民專業合作社簽訂質量安全承諾書,做到了主體責任明確。

      記者:現在大家都高度關注‘舌尖上的安全,烏蘭察布在確保綠色農畜產品質量安全方面會采取什么措施?

      池濤:一方面,加強源頭治理,開展專項整治。針對安全隱患,突出關鍵環節,組織全市農牧業系統持續開展了7個專項整治行動,不斷強化執法監管,始終保持高壓嚴打態勢。堅持以執法辦案為抓手,建立健全“檢打聯動”機制和質量安全責任倒查機制,著力推進農畜產品經營者質量安全主體責任落實,全面推進農畜產品質量安全“黑名單”制度,積極構建社會誠信體系。一是健全農資監管制度。開展了創建“農資經營誠信守法示范店”活動,規范農資經營行為、維護農資市場秩序,通過樹立典型,加強行業自律,引導經營行為和經營秩序有序發展。二是加大案件查處力度。2015年,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5800人(次),檢查生產企業2800家(次),查處問題29起,查處案件7起,案件查處率達到100%,有效震懾了農畜產品質量安全違法犯罪行為。三是加強種養殖基地監管。全市各級農牧業部門對確定的標準化種養基地派駐監管人員,推行實名掛牌管理,督促生產經營者建立健全生產經營檔案。在重點蔬菜產區抓好農藥殘留速測,對產區巡查力度持續加大,抽檢頻次不斷提高。四是集中整治和日常監管相結合。在重大節假日和農畜產品集中上市時段,重點開展對全市蔬菜基地、養殖園區和認證企業進行拉網式的風險隱患排查,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同時,注重總結整治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在產地準出、質量追溯、誠信管理等方面,不斷探索行之有效的監管措施,進一步完善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制度。2015年,蔬菜、畜禽、水產品的監測合格率分別為96%、100%和98%,未發生重大農畜產品質量安全事件。

      另一方面,以“三品一標”認證為抓手,推進品牌化建設。市局制定出臺了《“三品一標”品牌提升行動實施方案》,進一步加強了“三品一標”證后監管,農牧業品牌效益不斷提高。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市政府出臺了《農畜產品“三品一標”認證獎勵補貼辦法》,由市縣兩級財政按3:7的比例分級負擔,并納入同級財政預算,2015年,市縣兩級財政共補貼67萬元,對27家認證企業進行獎勵。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烏蘭察布 內蒙古 黨組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7|国产小屁孩cao大人|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