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食品治理逐步走向規范化集中化
據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省各類“三小”數量約10萬戶,從業人數約為30萬人,服務群體在1400萬人左右。“三小”在提供便捷飲食服務、滿足不同消費群體需求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然而由于成本不高、門檻低,普遍存在著生產經營條件簡陋,隱秘分散性強、安全風險大等問題,一直以來是食品安全監管的難點和重點。
《陜西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飲及攤販管理條例》出臺后,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按照《條例》有關規定,又先后制定《陜西省食品小作坊監督管理辦法》《陜西省小餐飲管理辦法》和《陜西省食品攤販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了“三小”的主體責任、監管責任、“三小”的許可和日常監管措施等要求。去年,陜西省按照“許可一批、提升一批、淘汰一批”的要求集中開展“三小”綜合治理。在整治過程中,省食藥監局堅持一手抓許可,一手抓規范,先后出臺了《陜西省食品小作坊食品生產許可指導目錄》,進一步細化了小作坊生產范圍。在全省食品小作坊實行“一票通”制度,這個制度就如同為小作坊的產品提供了一個合法的“身份證”,使小作坊生產的食品實現“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詢、風險可掌控、責任可追究”。并且圍繞與消費者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主要品種,制定出臺了豆腐、粉條、醬鹵肉、面(米)皮、食醋和蛋糕等10品種的小作坊產品操作指導規范,填補了國內監管制度空白。今年2月份,為規范食品小作坊產品檢驗項目,又出臺了《陜西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產品檢驗項目清單(2016版)》,為依法監管“三小”提供了有力的法規保障。去年全省共許可食品小作坊10965戶,小餐飲共許可43306家,食品攤販備案4595戶。各地通過打造示范店、示范街和引導入園進區等形式,加強對“三小”的規范引導。目前全省基本形成市有小作坊產業園(集中加工區)、縣有小餐飲示范街,街道有攤販集中區的工作格局,“三小”群眾滿意度明顯提升。
據了解,今年陜西省將繼續強力推進“三小”綜合治理,通過進一步完善“三小”規劃布局,統一標準標識,鼓勵“三小”進園、定點、定時生產經營;加強“三小”從業人員的培訓;召開“三小”綜合整治現場會以及打造小作坊產業園、小餐飲示范街和示范店等措施,積極引導“三小”向集中化、標準化發展,切實使“三小”形象有大改觀,食品安全有大提升,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5-12-20)陜西省食藥局加強舉報和 ?廣告監管
- (2016-01-21)陜西省食品藥品違法舉報獎勵辦法出臺
- (2016-08-15)陜西省加快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
- (2016-08-23)陜西省食藥監局 強化食品添加劑生產監管
- (2018-05-08)陜西省食藥監局副巡視員張明督導寶雞市食品安全工作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