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出臺“飯菜登記”新規 保障農村食品安全

    2014-11-17 09:43:22 來源: 人民日報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豬肉三印章齊不齊 水產合格證有沒有

      陜西新規:老鄉擺席 飯菜登記

      紅白喜事辦酒席,是農村繞不開的規矩。在陜西,一個鄉鎮一天之內最多有27次聚餐。老鄉聚餐,一方面為農村送去了歡笑與熱鬧,一方面也帶來了衛生、安全方面的風險。

      11月起,《陜西省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辦法》正式實施:聚餐人數滿50人要報告;聚餐人數超過200人的食藥監部門要派專員現場指導;對于聚餐的食物還要留樣……新辦法的出臺確有必要嗎?能否落實到位?記者進行了調查。

      吃飯要報告,小題大做?

      農村聚餐多,衛生條件差;缺乏具體規定,很有管理必要

      最近,合陽縣坊鎮趙家村的李增學,正在自家為兒子張羅婚宴。

      細心的客人都注意到,李增學的家門除了喜慶的對聯外,還貼有一張紅色的公示表,內容為“合陽縣農村家宴和流動餐車食品監督信息公示”,上面公示了采購的米、面、油、肉等原料的檢查結果,全部合格。

      發生這樣的變化,是因為《陜西省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辦法》于11月正式實施。自家擺席,將不再像以往那樣“我的地盤我做主”,而是要完成打報告、受檢查等“規定動作”。

      宴賓客也要打報告,這會不會有些“小題大做”了呢?

      對此,陜西省食藥監局餐飲服務監管處處長馬生學強調,食品衛生與安全絕非小事。“農村集體聚餐,大部分在農民家中,衛生條件較差。采購索要發票意識與食品安全意識淡薄、大量使用外購涼菜等,都造成了較大的食品安全隱患。”

      根據陜西食藥監局的調研,當地一個鄉鎮一天之內最多有27次集體聚餐。近年來,農村集體聚餐引發的食物中毒事件,也時有發生。去年5月28日,陜西扶風縣絳帳鎮多名村民在興無村一村民家中吃過婚宴后,就出現食物中毒的癥狀。

      馬生學還介紹,現在農村擺席為了圖方便,往往請“流動餐廳”上門做飯。“流動餐廳”自備桌椅大棚、鍋灶碗盆,承擔買菜、做飯、洗碗等全套酒席服務,俗稱“農村酒席一條龍”。據不完全統計,活躍在陜西省洛川縣的“流動餐廳”就有72家,旺季時每個“流動餐廳”每月至少能置辦50桌左右的酒席。

      “‘流動餐廳’大多是農戶自主經營,缺少行業標準和監督管理。絕大多數在購進原料時,既不進行質檢,也不索證要票。”馬生學說,“而且‘流動餐廳’一般衛生條件差,經營設施簡陋,從業人員極少體檢,杯盤碗筷更無專用設施消毒。一旦出現食物中毒等現象,村民也很難維權。”

      此外,馬生學說,食品安全法及相關政策對農村集體聚餐活動仍缺乏具體細化的規定,造成了管理上的真空,“因此,有必要針對農村集體聚餐活動的食品安全出臺專門的管理辦法。”

      聚餐要監管,如何監管?

      報告、指導、留樣、備案,有章可循

      “知道李增學要為兒子的婚宴辦50桌,我們提前3天將信息上報了坊鎮食安辦和食藥監所。”趙家村食品安全協管員李永孝介紹說。

      李永孝是村里新設的食品安全協管員,主要承擔食品藥品協助執法、隱患排查、信息報告、宣傳引導等工作。協管員一般由村干部擔任,信息報告就是他們很重要的一個工作。

      根據規定,聚餐人數滿50人的,由舉辦者或承辦者提前3天向本村食品安全協管員報告,內容包括舉辦者或承辦者的基本情況、聚餐時間與地點、人數和人員來源、場地衛生條件、菜譜等。之后,協管員再報告所在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所。

      規定明確,農村集體聚餐的承辦者應督促舉辦者及時報告聚餐活動。對不履行本辦法規定的食品安全職責的承辦者,將在當地媒體上予以通報或依法予以查處。

      除了報告,還有指導。根據規定,就餐人數不超過200人的聚餐活動,由本村食品安全協管員進行現場指導;就餐人數超過200人的,由所在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派監督員進行現場指導。

      前些天,洛川縣京兆鄉塬畔村村民老李,為去世3周年的父親辦了場紀念活動,邀請200多位親友來家中聚餐。鄉里就派了專職的食品安全監管員到現場進行指導。

      紀念活動前夕,監管員到老李家,對原料逐一進行驗收登記:通過票據檢查來源是最基本的,豬肉的“三章”齊不齊、水產品檢驗檢疫合格證有沒有、土豆發沒發芽等,都要查。

      此外,監管員還檢查了老李所聘“流動餐廳”服務人員的健康證明,并指導了生熟分開、防蠅防塵、清洗消毒等事項。聚餐當日,監管員將鄉食品監管站的應急留樣柜運至老李家中。加工制作的所有菜品和主食,在上桌前都進行了留樣登記。

      報告了、檢查了、留樣了,并不代表完事了。根據規定,掌勺的大廚甚至幫廚的伙計,都要備案管理。“去年以來,渭南市登記備案的鄉村廚師有1936人,縣鄉鎮監管部門對這些備案的鄉村廚師都進行了培訓,以強化他們的食品安全意識。”陜西省渭南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魏偉說。

      規定很細致,能落實嗎?

      各方簽字確認,檢查情況張貼公示,協管員有物質激勵

      新規制定得細致,無疑對落實和監管提出了挑戰。

      鄉里有時一天內有多場聚餐,而且人數也多。監管人員會不會管不過來呢?

      陜西省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人員多、場子多的時候,監管人員就會進行分點輪流指導。目前,鄉鎮監管所也配備了執法車輛,可以進行巡回指導,保證監管全覆蓋。

      雖然是跑片兒指導,但工作內容并不打折扣,具體操作規范還得遵守。這樣一來,會不會存在敷衍了事的情況呢?

      事實上,檢查結束后,監管人員會現場填寫《農村家宴廚師登記表》《農村家宴申報備案表》《農村家宴現場指導記錄》《農村家宴食品安全承諾書》4類表格。家宴事主、廚師、監管員、協管員等要進行簽字確認,在醒目位置對檢查情況進行張貼公示。如果監管人員工作不到位,大伙兒看在眼里、寫在紙上,也是有案可查的。

      監管到位,協管也不含糊。新規的一大亮點,是在村里設立協管員,節約行政成本。不過,協管員懂食品安全的事嗎?鄉里鄉親的,會不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徇私舞弊呢?

      要知道,協管員可不是誰都能當的,得通過考核。在上任前,村里的協管員都會由鎮食品藥品監管所進行集中培訓,內容主要是一些食品藥品安全的基礎知識。

      此外,據陜西省食藥監局介紹,村里的協管員也是有補貼的。根據各地財政收入情況,每月給協管員50元—100元不等的報酬,作為激勵。比如合陽縣,村級信息員每報告一例農村家宴情況,就會得到10元的財政補貼。

      在農村集體聚餐的新機制下,老李家的酒席辦得別有一番滋味。盡管多了幾道步驟,還有人跑前跑后“監工督查”,但畢竟吃得放心,老李的親友也都很滿意。

      (龔仕建)

      鏈 接

      農村食品安全怎么保

      早在2012年6月,國家食藥監總局就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餐飲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在監管層面,意見要求各級食藥監部門要建立食品安全監管網,逐步實現縣、鄉(鎮)、村三級全覆蓋。

      意見強調,針對農村各類學校食堂的食品安全,應全面落實以校長為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制,簽訂餐飲食品安全承諾書,配備專職管理人員。針對關鍵環節、重點時段、重點品種,要加強日常監管和監督抽驗,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整改。

      對于農村集體聚餐活動,意見要求地方食藥監部門要做好備案和指導工作,加強對農村廚師的培訓和管理。需增強對農村小餐飲和“農家樂”的監管,完善應急管理措施。深入開展農村餐飲食品安全知識宣傳培訓,切實加強監管績效考核。

      在意見指導下,包括河南、浙江和江西等地,也出臺了監管辦法。

      比如,河南周口要求,凡農村集體聚餐就餐人數40人以上的,舉辦者應提前1天向村食品安全信息員報備。浙江嘉善則要求,5桌及以上或者50人及以上集體聚餐的,必須進行報備,同時監管部門應根據活動規模實行分類指導。江西豐城要求,村委會應派食品藥品信息員在聚餐前一天或當天到現場進行檢查指導。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陜西 食品安全 飯菜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7|国产小屁孩cao大人|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