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等快消品電商步入快車道
快消品電商
從藍海到火海
“有了傳統企業的爭奪之后,線上快消品電商的競爭將進入白熱化。”長期從事線上食品電商運作的莊達龍認為,在鞋服、電器類電商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包括天貓、京東在內的多個線上平臺日益重視快消品電商的扶持力度,特別是傳統企業。在食品領域里,他個人認為,平臺也更加樂意與傳統企業直接合作,畢竟食品安全問題人人關心,一旦消費者出現投訴,找線上分銷商不如找品牌生產商更加直接。朱崇耀則認為,無論是哪個品類企業想要接觸電商都需要企業主轉變思路,接納之余再來談創新。
此前,盼盼食品企業、蠟筆小新等食品企業均開始布局線上,而原本從事線上鞋服電商平臺的快易拍也看到快消品的商機。張劍峰今年便開始從食品等快消品入手,構筑線下十余家食口社區店,通過o2o的模式搶先占領移動端銷售。
無論是pc端或是移動端,均不能放棄。張劍峰認為,不同時段人們會選擇不一樣的方式上線,無論是參與“雙十一”還是占領移動端,擺在所有涉足電商企業面前的都是更大的投入,更清晰的定位,必須要明確企業通過電商這個工具想達到的目的,學會駕馭而非被綁架。在這方面,快消品電商行業在快速擴張的當下更應多些思索,謹慎前行。
快消品電商
催生“線上超市”
“今年‘雙十一’也就銷售了四五千萬元吧,比去年成績要好,但我們期待更好。”楊斌說到今年“雙十一”的成績時很低調,面對恒安這艘大航母,幾千萬元的成績確實只能說是個開端。今年恒安首席執行官許連捷更是首度就恒安的電商事業發表講話,他承認了電商這個工具的重要性,但是更再三強調了傳統企業必須揚長避短,發揮原有的渠道優勢。“就拿紙巾來說,附近小區的購買十分方便,很少有市民會一買一整年的紙放家里。”楊斌預測認為,根據快消品銷售特色,未來線上的快消品分銷商或許也會以線上商超的姿態出現,即如同線下的百匯這般。市民在上面可以買點紙、買點米、買點餅干,達到一定的金額之后再一并打包寄過來,這樣可以更好地減少物流成本。
“與傳統鞋服不同,食品類電商也與日用快消品一樣,在物流方面存在優劣勢。”莊達龍也認為,一般食品的客單價只在50元左右,因此在選擇線上分銷商時,他們會傾向于那些更有實力運作的團隊,運用豐富的產品令消費者可以選擇不同口味的產品一同發貨。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12-11)我國食品安全體系加速進入快車道
- (2014-06-20)食品安全責任險“突圍”強制立法或成契機
- (2014-06-20)遇食品安全問題過半消費者不維權
- (2014-06-20)舌尖問題屢禁不止 食品安全靠什么“打黑”
- (2014-06-20)食藥總局解讀近期食品安全熱點傳言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