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重新修訂《生乳》國標
此次由中荷兩國專家共同編寫的白皮書顯示,目前,我國生乳質量水平比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前有了大幅提高。報告引用2008年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三聚氰胺事件以前,我國規模牧場生乳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為3.62%和2.94%。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中200家示范規模牧場監測數據顯示,2013年示范牧場生乳的乳脂率、乳蛋白率分別達到3.81%和3.13%,細菌總數和體細胞分別為20.8萬個/毫升和34.5萬個/毫升,比2010年降低了26.5%和5.1%。
報告指出,中國規模牧場生乳乳脂率和乳蛋白率5-6年內分別提高了5.3%和6.5%,帶動我國生乳品質的總體上升。
該白皮書指出,我國于2010年通過并頒布的《生乳》(GB19301-2010)標準,在乳蛋白、細菌數等指標的規定上均低于1986年頒布的標準。該標準是在2008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后,基于中國奶牛以散養為主的養殖現狀而發布的,隨著我國近些年規?;B殖的發展,生乳質量和安全水平大幅度提升,有必要考慮重新修訂標準。據悉,這也是三年來,該標準再次被提及不夠先進。
落后的生乳國家標準不僅影響了我國乳制品的質量,也影響了消費者對國產乳制品質量的信任度。對于大多數消費者來說,他們若知道國標中主要指標落后,肯定會影響消費選擇,因此,修訂國標是有必要的。
乳業專家、原中國奶業協會常務理事王丁棉表示,《生乳》(GB19301-2010)標準早就應該重新修訂,目前,國內很多大型乳企也都制定了嚴于國標的企標。但是,一方面三聚氰胺事件的影響還在,另一方面,我國原料奶標準低,消費者的信心很難恢復,寧可選擇進口產品。
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我國乳制品行業從設備到加工,水平都大大提高,從奶源上看,企業都在自建牧場,應該說,規?;翀鲈絹碓蕉?,管理水平、原料奶質量水平都大幅提高,既然如此,適當提高國家標準,是行業發展的需要,也是消費者的需要。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8-05)新版食品農藥殘留國標昨起實施 抽檢超標將不許交易
- (2014-08-12)史上最嚴農殘國標本月實施 蔬菜水果農殘是重點督查對象
- (2015-05-11)三大食品安全新國標24日實施
- (2018-09-05)湖北食藥監再回應:衛龍辣條按國標應歸入調味面制品,不合格
- (2015-07-31)人大建議:加大對外來食品檢驗力度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