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重點打擊制假售假犯罪活動
依法重點打擊制假售假犯罪活動
李 濤 郭 敏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提出“建立健全消費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召回制度,嚴肅查處制售假冒偽劣行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同時,他還強調:“人的生命最為寶貴,要采取更堅決措施,全方位強化安全生產,全過程保障食品藥品安全。”3月8日,全國人大代表、王守義十三香調味品集團董事長王銀良接受采訪時表示:“總理的話語對食品領域更有針對性,目前,假冒偽劣是食品安全的‘重災區’”。
近年來,全國許多食品企業充分依靠各案發地的執法機關,積極參與打假維權,使一些“重災區”的制假窩點被查處,對涉嫌犯罪的不法分子繩之以法,使我國的調味品市場經營秩序有所好轉。
同時,王銀良直言不諱地指出:“但是有一個縣某鎮制造假冒知名廠家調味品窩點和銷假勢頭,不僅沒有被遏制,反而有愈演愈烈、愈打愈多之勢。由于多種原因,該鎮已形成全國最大的‘假冒調味品生產基地’,如果該制假基地不予根除,將嚴重影響我國知名調味品企業的發展和廣大消費者的食品安全。”
王銀良說,經調查和了解,發現這些制假人有的采取合伙入股、分工負責、按股分紅;有的是家庭作坊搞單干;大的制假窩點都是全自動化機器生產,日產假貨在280箱左右,小的制假窩點采取把簡易的生產工具、包裝和原料分發給各家各戶,讓他們負責加工,而后定時回收。制好的成品由當地的專業銷假大戶通過當地物流發往東北、華北、華東、中原和中西部各省、地、市,該鎮的制假銷假已成了當地的“支柱型產業”,年產值近億元。
王銀良特意表示,會后他將向有關部門舉報該鎮造假售假問題。同時建議公安部及地方政府對此制假形勢高度重視,組成專案組至上而下層層督辦,徹底根除制假售假窩點;并對那些已經涉嫌犯罪而被案件承辦人放縱的假冒注冊商標案件,重新依法審理,切實做到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秉公辦案,依法處理,以維護法律的尊嚴,真正實現《刑法》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的重要職能。
“有好原料,才有好產品。”王銀良像愛護眼睛一樣呵護自己的產品,一直堅守調味品領域。王守義十三香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已發展為擁有先進生產技術和設備的大型調味品集團。“王守義”商標被商務部認定為“中華老字號”。產品除王守義十三香調味料外,又開發了麻辣鮮調料、包子餃子調料、燉肉料等多種規格的清真調味品。
王銀良表示:“調味品吃的是味道。原料質量不過關,味道達不到標準,消費者必然不能接受。王守義十三香公司始終從源頭上把好原料關,堅持在收購、進廠、生產、銷售環節層層檢驗、層層把關,確保食品安全。”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5-06-01)網曝山東沂水下發“禁豬令”
- (2015-06-11)食品安全抽檢及信息發布依法有序嚴格流程管理
- (2015-03-10)陳君石:輿論影響政府對食品安全的監管重點
- (2015-05-05)年內統一檢測標準 食品安全成京津冀合作重點
- (2015-05-21)白酒業洗牌加速 品牌軟實力成酒企角力重點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