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食品安全云”建設:省政協委員談貴州食品行業發展
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話題之一,因為它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牽涉到人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問題。特別是貴州的大數據建設,“食品安全云”將促進貴州食品行業健康發展。近日,記者就“加快‘食品安全云’建設,促進食品行業健康發展”為題采訪了省政協委員、九三學社省委副主委、省科學院院長譚紅和省政協委員、九三學社省委副主委程紹雨。
記者:一說到“食品安全云”,我們就會想到最近貴州炒得很熱的“大數據”。據說它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也是貴州未來發展的主體方向,“食品安全云”,是否與它有關?能否簡單介紹一下“食品安全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譚紅:“食品安全云”是貴州省大數據產業重點領域應用示范工程“七朵云”之一,是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在食品安全領域的一個具體應用,也是“食品安全”、“云計算”、“物聯網”和“大數據”的一個交集。對這項工作,國家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和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關注和支持,陳敏爾省長前后作了四次重要批示,省政府也召開了四次專題會議,部署加快食品安全云建設工作。
經過一年多的建設開發,目前我省的“食品安全云”已在貴州、廣東、北京等9個省市推廣應用,實現了權威分析測試中心食品檢驗數據共享。作為全國首家省級“食品安全云”平臺,已經匯聚了食品安全監管、檢測、標準、知識信息等數據1000余萬條(涉及食品1.14萬余個,檢測報告1.86萬余份,國家標準420余份,獲得軟件著作權24項),包括蒙牛、茅臺等1049家企業和北京等9省市檢測機構示范應用,(獲得了3200萬元政府引導資金、2300萬元風險投資資助)35家規模超市成為數據采集試點單位。
記者:九三學社對貴州省的食品安全云建設起到了什么作用?
程紹雨:九三學社有一支奮斗在食品安全工作一線的權威專家隊伍,從2010年以來,九三學社省委在省政協全體會議上共提交了十余份關于食品安全和大數據建設內容的提案,其中2011年、2014年和2015年還就食品安全和大數據內容作了大會發言。在2014年的省政協全體會議上,譚紅副主委就“基于大數據的食品安全與營養云平臺建設及推廣的建議”作了大會發言,并得到了陳敏爾省長的高度重視。在此之前,我省的大數據只有6朵云,在此之后,食品安全云也進入了大數據建設的云計劃內,形成了現在“7+N”朵云。
記者:我省正在加快大數據產業的打造,而食品安全云就是我省將要著力打造的幾朵云之一,請問它的打造對貴州的發展意味著什么?
譚紅:我省的食品安全這朵云,實現了開發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技術社區、大眾門戶、企業門戶、監管平臺、手機應用等平臺數據互通,通過云計算、云存儲等技術匯聚,打通分散在政府部門、檢測機構、企業等環節互相分割的數據。
這朵云,涉及食品信息、食品檢測數據、企業信息、法規、標準、用戶信息等數據,這些信息構成了一個豐富的刻畫食品安全全貌的信息服務產品。因此,這朵云能夠幫助政府、企業和消費者獲得食品安全的信息支撐。如果再和食品產業鏈上下游結合起來,還會接入食用農產品生產、物流、銷售等數據,形成更大的數據資源和更加豐富的服務和應用。比如圍繞技術社區、大眾門戶、企業門戶、監管系統、測試信息管理系統、進銷存管理系統和手機應用等進行開發,構成數據采集與應用一體化,服務政府、食品企業和消費者完整的產品體系,組成“云上貴州”的一部分。
因此,食品安全云的建設,在保障百姓的食品安全、支持食品企業的創新和發展、提高政府監管效能和“互聯網+”新業態的打造等幾大方面都會有很明顯的積極影響。
記者:食品安全是我們每一個人都非常關注的話題,那么“食品安全云”與老百姓的生活到底有何關聯?“食品安全云”工程對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又能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呢?
程紹雨:食品安全云使更多人步入了數據生活時代,消費者可以通過食品安全云數據應用平臺了解產品信息,又可以通過安全云反饋需求信息,既方便又快捷。同時,云計算還加快了對數據的分析和處理,把大數據應用與生活關聯的知識進行推廣,達到改善和優化市民生活的社會效能,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過去我們購買食品,看的是重量、生產日期,現在我們更加注重安全、營養和健康。我們每個人吃東西的時候,有兩個基本的需求,一個是要安全,不能“病從口入”,另一個是營養,食品要能夠支持我們身體健康、充滿活力。食品安全云正是圍繞消費者的這兩個需求,為消費者選擇到合適的食品提供信息服務的。
首先,我們為食品安全云上宣傳展示的每一件食品的“安全指數”,也就是通過重金屬、微生物、非法添加劑、農獸藥殘留等風險物質的含量來測算,并反映這件食品的安全性,比國家標準要求的限量指標好多少,從而幫助消費者在選擇食品時作出一個很好的判斷。其次,我們還提供每一件食品的營養數據供查詢,例如蛋白質、脂肪、能量、碳水化合物及其他一些營養指標,消費者不但能夠了解到這件食品的營養價值,還能作出這件食品是不是適合自己,應該多吃還是少吃的判斷。從這兩個維度,食品安全云很好的幫助消費者選到合適的食品,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具體從技術角度來說,我省“食品安全云”的建設目標之一,就是打造“互聯網檢測體系聯盟”,讓我們廣大消費者,能夠通過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終端,隨時調取企業自檢、企業送檢和政府抽檢的食品安全檢驗報告。隨著數據采集量的不斷豐富,“食品安全云”還可以實現對食品安全的預警預測。今后,只需通過手機終端,消費者就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取云平臺上的海量數據。指尖一點,食品安全信息一目了然?,F在,我們通過“食安測”等應用軟件,已經可以讓消費者非常便捷地獲取食品安全信息,并且實現了消費者間接地參與食品安全管理,讓信息可以更快捷的流通和反饋,讓我們廣大消費者都能吃上明明白白的放心食品。
記者:看來,“食品安全云”工程實施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為我們的食品安全作保障,讓我們的企業能夠生產出放心、安全的食品。那么,對于食品生產行業來說,“食品安全云”將會從哪些方面支持食品企業的創新和發展呢?
譚紅:食品安全云可以從三個角度支持食品企業的創新和發展。
首先,隨著食品企業數據的累積,可以幫助食品企業開展風險防范、預測預警等工作。一些食品企業有很多分廠,每年生產很多批次的食品,有大量的數據,將把安全性有問題的食品鎖定到最小的時空范圍,并進行精準的召回處理;隨著數據量的積累,也可以分析判斷一些食品安全問題發生發展的概率,從而幫企業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其次,可以幫助食品企業進行基于專業科學數據的品牌形象構建,通過檢測檢驗、資質認定等數據,證明食品生產的可靠性、食品的安全性,并通過移動互聯網等工具,傳遞給經銷商和消費者,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
第三,通過企業和消費者數據的積累,可以明白消費者的偏好、對食品安全性營養性的需求,從而幫助企業進行產品設計的創新、營銷方式的創新。
記者:在現階段,要保障食品安全,顯然離不開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大力監管。那么,我想問,“食品安全云”工程的建設對提高政府監管效能有什么樣的作用?
程紹雨:雖然目前我省食品安全總體形勢向好,但食品安全形勢依然嚴峻。通過食品安全云,可以提高政府監管的效能。
一方面,通過數據挖掘,將食品安全風險按照高低進行分級,減少低風險食品的抽樣檢測,將政府有限的人力物力投入到高風險的地方去;
另一方面,通過手機app等智能工具,提高巡查、處罰、監管、在線培訓學習等工作的效率;
第三,通過食品安全云正能量的宣傳,讓遵紀守法的食品市場越來越好,從另一個角度減少了食品安全發生的概率;
第四,通過食品安全信息和數據的支撐,開展科普教育,讓消費者有能力辨別食品的安全性,從而參與食品的監督管理工作,形成社會共治的模式,減少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記者:“食品安全云”建設下一步的打算是什么?“食品安全云”工程實施后會對貴州人民的生活帶來哪些直接的影響?
譚紅:食品安全云所有的產品,將在今年的7月份發布,到時候所有的用戶,將會享受到大數據帶來的便利。在此之前,一要進一步加大數據的采集力度,爭取 國家級、省內外數據資源的支持,為用戶提供更多更全的食品安全與營養信息服務;另一方面,要加快產品的研發,為用戶提供體驗良好、信息豐富的產品,加快產品的推廣。當然,產品發布之后,還需要快速的迭代,同樣需要加強產品的研發,需要人才的支持。
我們的這朵云,將形成完整的軟件、服務、應用于一體的“貴州模式”,并向全國推廣,實現產業化。我們的目標,就是讓“貴州食品安全云”飄到全國去。
對貴州人來說,食品安全云乃至整個大數據的建設,將不但是給我們帶來“舌尖上的安全”保障,同時也將促進和帶動貴州整體發展,包括科技、經濟、社會、文化和人才引進等,方方面面都會有或大或小的促進帶動作用。
而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也必然會影響貴州老百姓的生活。這些影響,在近期有可能會是:走進超市拿出手機,掃一下碼,查查這個黃瓜或豬肉是不是安全;過一段時間你可能會發現,貴陽市什么時候進來了這么多高新技術人才,又或者再過幾年你會偶然間覺察到,我們城市的文化品位提高了,外來旅游的人數增加了……等等。這些影響可能短期內我們無法很直觀地感受到,但今后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再回過頭來看,就會發現,成功的大數據建設對我們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在整個全球的信息化發展大潮中,貴州是后發趕超,大數據建設就是正在高速路上一路趕超的超級跑車,而食品安全云就是這輛超級跑車的一個部分,一個零件或是一個車輪。“云”的建設,必然給貴州的發展和貴州人的生活帶來難以估量的影響。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7-28)專家建議食品行業引入吹哨人制度 獎勵內部爆料
- (2015-02-28)上海將推企業視頻監控涉乳品、嬰兒食品行業
- (2015-05-26)食品行業簡政放權:安全監管會不會放松?
- (2015-09-22)“互聯網+”牽手食品行業 行業細分成未來趨勢
- (2017-05-09)厚積薄發,深度發展,全方位服務食品行業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