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盤大蝦的殺傷力
近日,青島“天價蝦”事件,讓“宰客”成為人們痛心的關鍵詞。十一長假期間,南京的朱先生在青島一家燒烤店里點了一份“蒜蓉大蝦”,菜單上標價38元,結賬時卻按每只蝦38元收費,一盤蝦收1500多元錢??吹教靸r菜單,兩桌顧客與老板理論無果后選擇報警。派出所表示事件屬于價格糾紛,要求他們找物價局,而物價局稱過完節才能解決。
俗話說,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盡管游客再三詢問,依然被坑,“青島大排檔天價大蝦事件”引發網友熱議,在國人心目中的天藍海闊,豪邁誠實的青島,一時間成為眾矢之的。
事件曝光后,涉事街道的生意都很慘淡。網友調侃道:黃曉明一個青島人,婚禮卻在上海辦,可見家鄉的酒席有多貴!網友表示,一只38元的大蝦毀了山東省旅游系統花了數億元打造的“好客山東”品牌。
在媒體報道后,相關部門對該店下達罰款9萬元、責令停業整頓并吊銷營業執照的行政處罰。青島市市北區市場監管局主要負責人停職檢查。
然而,被無情殺傷的絕不止一個青島。曾經,三亞頻發的宰客事件讓“宰人島”惡名遠揚。后據中國青年報跟蹤報道,很長一段時間內三亞餐飲生意冷清,并導致一系列城市后續發展梗阻。
光明網評論文章認為,個案性宰客事件也能發酵成一個地方的信譽危機,因為它催生出“那地方愛坑人”的解讀,進而引發公眾對“某地游”的用腳投票式抵制。說到底,宰客頻發是旅游生態不成熟、旅游市場“段位Low”的體現。旅游市場是個“口碑傳播”最明顯的地兒,有些游客在被坑后,“發帖曝”或差評,極具殺傷力。要提升旅游市場的段位,并把商品服務視作其重要一環。
(本刊編輯部 韓 琪)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