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三品一標”發展勢頭強勁農產品安全水平持續提升
9月7日,河南省“三品一標”發展現狀新聞發布會在鄭州舉行。河南省農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劉保倉等同志出席發布會,河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河南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主任余新華通報了全省“三品一標”發展現狀及今后工作重點等,會議由中共河南省農業廳機關黨委副書記李繼明主持。
發展“三品一標”的意義重大
余新華主任介紹,所謂“三品一標”,指的是無公害農產品、綠色產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這四類的統稱。它們作為我國政府主導的質量邊界清晰和標志監管嚴格的安全優質食品農產品公共品牌,體現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越來越受到黨和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發展“三品一標”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需要。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強調,我國農業的主要矛盾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要圍繞“需求導向”和“供給質量”,主攻農業供給質量,注重可持續發展,加強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供給。“三品一標”突出綠色、安全和放心,迎應了消費者對農產品的“優質、多樣、個性”關切,大力發展“三品一標”就是加強優質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減少無效供給。發展“三品一標”是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民生的需要。中央連續十幾年發一號文件都從保障民生的高度強調農產品質量安全。怎么保證安全,誰來保障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核心和基礎是質量標準規范,質量安全水平的高低取決于質量標準規范覆蓋面的廣度和深度。“三品一標”是質量標志,其培育的過程也是貫徹標準、規范生產技術質量管理的過程,所以,“三品一標”一直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抓手。發展“三品一標”是提升農產品核心競爭力和農業轉型升級的需要。在我國農產品市場逐漸開放,農產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大環境下,市場競爭最終體現在品牌的競爭上,擁有金字招牌就是擁有終極競爭力,招牌不倒產品就不會衰,產品不衰企業就不會垮,企業不垮產業就有生機。我們一直在推進的農業轉型升級,一定意義上說,傳統農業的轉型升級,就是將無標準、無品牌、無包裝、不可溯的傳統農產品,轉變為在現代物質裝備下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信息化追溯銷售。而“三品一標”既是金字招牌,又具備標準化、信息化特性。發展“三品一標”是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需要。在農業生產發展上,推行的綠色生產方式和“一控兩減三基本”,其實也是“三品一標”推進多年的發展理念。從誕生那一天起,“三品一標”就用各自的標準對過程控制、減量化生產和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做了詳細規定。比如綠色食品標準要求農藥化肥的使用減量50%,有機農產品標準要求不得使用化學合成的肥料和農藥,無公害農產品標準要求相當于農藥化肥的使用減量20%,農產品地理標志雖沒有具體規定,但要求保護其特定生態環境不受破壞。并且,“三品一標”在申報時要對生產基地進行大氣、土壤和水的質量檢測,這樣能夠做到認定一個基地,帶動一片標準化生產,保護一方生態環境。
河南省“三品一標”發展形勢較好
據余新華主任介紹,數量規模在全國處于中等偏上水平。截至2017年8月底,全省有效期內“三品一標”產品3356個,其中,無公害農產品(種植和水產品)2541個、綠色食品711個、有機農產品23個、農產品地理標志81個。此外,全省有效用標的綠色生資11個,全省創建了4個(縣、市)全國綠色食品標準化原料基地、1個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志示范樣板、46個省級“三品一標”示范基地。全省有效期內“三品一標”產品數在全國省市排名處于中等偏上水平,居中西部地區前列。發展勢頭和增長速度進一步加快。“十三五”以來,由于各項政策的導向作用,全省“三品一標”發展勢頭增強、速度加快,全省有效期內“三品一標”產品總數增加592個,與“十二五”末增長了21.4%。尤其是2017年初以來,增速進一步加快,截至2017年8月31日,全省“三品一標”與2016年底相比新增產品882個,增長率35.6%。其中增長最快的是無公害農產品、增長率39.2%,其次是綠色食品、增長率26.5%,農產品地理標志也達增長率24.6%。目前,“三品一標”已覆蓋河南省18個省轄市的全部和10個省直管縣(市)中的9個。各市縣間發展速度差別較大。全省有效期內“三品一標”排名,按總數前5位的省轄市依次為鄭州市404個、南陽市206個、洛陽市183個、新鄉市181個、駐馬店市173個(按縣均數排名前5位的省轄市依次為鄭州市、駐馬店市、周口市、開封市、三門峽市),前3位的省直管縣(市)依次為鄧州290個、蘭考185個、汝州174個,排在前20位的市管縣(區、市)依次為新鄭、滎陽、登封、扶溝、駐馬店驛城區、內黃縣、鄭州市惠濟區、澠池縣、新密市、偃師市、開封市祥符區、淅川縣、通許縣、民權縣、??h、孟津縣、洛寧縣、西平縣、上蔡縣和輝縣。
全省“三品一標”未來空間很大
記者在發布會上獲悉,盡管河南省“三品一標”分布基本實現了全省覆蓋,數量規模在全國省市排名處于中等偏上水平,居中西部地區前列。但總量規模與山東、江蘇、浙江等沿海發達地區還有差距,與省委、省政府領導要求和現代農業發展的需求還有差距,并且各市、縣間發展不平衡現象突出。比如排名前五位的省轄市產品總數占全省總數的21%,而后五位產品總數僅占全省總量的8.9%,部分農業縣(區)還沒有“三品一標”產品,還有省轄市、省直管縣農產品地理標志沒有實現零的突破。距主要差在認識上,比如全省“三品一標”地區間發展不平衡的狀況,這主要與地方領導和企業的認識與重視程度有關。下一步,要加大“三品一標”品牌宣傳力度。要繼續宣傳好“三品一標”理念、內涵和品牌發展新成就,要讓各級領導和各類農業與農產品加工企業充分認識“三品一標”的重要意義,切實把發展“三品一標”作為企業產品走向高端市場和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要努力營造出全社會關心、關注和支持“三品一標”發展的良好氛圍。要以“四優”為重點推進“三品一標”認證。要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優質小麥、優質花生、優質草畜和優質林果為重點,圍繞“一控兩減三基本”和農產品品牌建設目標,扎實推進“三品一標”認證登記管理,確保實現“三品一標”產品數年均遞增6%以上、力爭達到年遞增10%。要大力推進“三品一標”品牌扶貧工作。要在總結2016年以來在蘭考、盧氏、確山、新蔡、上蔡、正陽和滑縣等貧困縣開展的品牌扶貧的探索和實踐的基礎上,繼續開展好以“幫助貧困縣農產品插上品牌的翅膀”為內涵的“三品一標”品牌扶貧加大品牌扶貧工作力度,助推產業扶貧再上新臺階。
發布會上,對發展較好的鄭州市、駐馬店市、周口市、開封市、三門峽市等5個省轄市,鄧州市、蘭考縣、汝州市等3個省直管縣(市),以及新鄭市、滎陽市、登封市、扶溝縣、駐馬店市驛城區、內黃縣、鄭州市惠濟區、澠池縣、新密市、偃師市、開封市祥符區、淅川縣、通許縣、民權縣、??h、孟津縣、洛寧縣、西平縣、上蔡縣和輝縣等20個市管縣(區、市)進行了點名表揚。盧氏縣的張光明副縣長、眾森農業的秦博董事長、博望鎮前荒村的徐運芝書記、容大農業的吳紅艷董事長和豫坡酒業的張建設董事長等還談了發展“三品一標”的切身體會。
最后,李繼明副書記重申了加強“三品一標”發展宣傳,對推進“三品一標”事業乃至綠色農業發展、產業扶貧的重要意義。發布會上,出席領導還回答了與會記者的提問。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7-21)河南雙匯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管控食品安全成果紀實
- (2014-07-25)麥當勞“轉戰”河南福喜 未來是喜是憂
- (2015-06-16)河南22部門啟動2015年食品安全宣傳周
- (2015-10-29)河南省召開加強食品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
- (2016-06-13)九州大地調同起 河南再奏食安曲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