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拓恒通投入2億元啟動“中國人腸道微生物系統研究項目”
益生菌助力健康新時代
科拓恒通投入2億元啟動“中國人腸道微生物系統研究項目”
本刊記者 王夢旋
2018年3月31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益生菌分會主辦,北京科拓恒通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承辦,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中國農業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江南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等單位協辦的“益生菌•腸道菌群與健康高峰論壇”在北京雁棲湖日出東方酒店隆重開幕。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趙國屏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投生物科技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岳國君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學校長陳堅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益生菌分會理事長,江南大學副校長陳衛教授,內蒙古農業大學乳品生物技術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張和平教授,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呂鐵杭副局長,科拓恒通總裁劉曉軍等嘉賓蒞臨現場,來自全國益生菌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近300名參加此次論壇。
益生菌產業進入蓬勃發展期國內企業責任意識凸顯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益生菌分會理事長、江南大學副校長陳衛教授代表主辦方致辭時表示:“近年來,益生菌的功能更加深入人心,我國的益生菌產業也進入了蓬勃發展時期,為食品產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益生菌產品作為食品行業中科技含量最高的產品之一,涉及食品、微生物、營養與生命科學,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在于科技含量而非市場推廣。”北京科拓恒通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劉曉軍對于能夠承辦此次論壇表示非常榮幸,他指出,益生菌產業作為助力國人健康的重要產業之一,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科拓恒通的益生菌產業化之路也是我國本土益生菌產業發展的縮影,未來將繼續加大益生菌科研領域的投入,積極推動益生菌領域的科研創新,助力我國益生菌產業的健康發展。

總裁劉曉軍:科拓恒通益生菌產品布局四大領域:食品工業、健康醫療、畜牧養殖、農業種植。通過優質益生菌產品,讓大地充滿綠色,讓抗生素減少使用,讓食品更加健康,讓人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論壇上,由北京科拓恒通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出資2億元的“中國人腸道微生物系統研究項目”正式啟動,為國人大健康建立科學詳實的研究基礎。與此同時,2018年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食品科技基金——科拓恒通益生菌青年基金舉行簽約儀式,鼓勵青年科研人才發展,激勵行業科研創新,也成為本次論壇的一大亮點。此外,在論壇現場,奧運冠軍羅雪娟及陳定為科拓恒通頒發了“體育·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國家隊運動員備戰保障產品”證書和金牌,分享了運動員對于益生菌的觀點和看法,讓論壇氣氛再次升溫。

來自國內外的益生菌領域頂級院士、學者、企業代表共同啟動“中國人腸道微生物系統研究項目”

科拓恒通益生菌科研青年基金合作簽約儀式

奧運冠軍羅雪娟(左二):國家運動員吃下去的東西是有非常高標準、高要求的,科拓恒通能夠通過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的這道大門就說明非常的安全。
奧運冠軍陳定(右一):就象我們運動員在賽場上為國爭光,科拓恒通在科學研究領域為國家做貢獻
3位院士、4位頂級專家聚焦行業未來助力產業發展
作為本次論壇的重要內容,中國科學院趙國屏院士、中國工程院岳國君院士、陳堅院士以及國際微生物學會聯盟主席Lee Yuan Kun教授、軍事醫學研究院病原微生物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楊瑞馥教授、馬來西亞理工大學教授Liong Min Tze教授、內蒙古農業大學乳品生物技術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張和平教授分別進行了報告。
中國科學院趙國屏院士在報告中指出:“進一步探究人類基因組、微生物基因組的構成,理清乳酸菌與腸道菌群的互作關系是益生菌科研領域的關鍵基礎。”岳國君院士題為《大宗食品添加劑發展趨勢》的演講,系統介紹了我國食品配料的發展現狀,深刻剖析了食品配料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為益生菌產業的發展指明了科研及產業化方向,陳堅院士的報告系統介紹了益生菌與健康以及益生菌功能開發與應用性能強化的相關研究,從微生物群落分析、菌株應用性能強化再到產品制劑化等進行了分享。與此同時國際微生物學會聯盟主席Lee Yuan Kun教授、軍事醫學研究院病原微生物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楊瑞馥教授、馬來西亞理工大學教授Liong Min Tze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何梁何利創新獎獲得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張和平教授分別進行《益生菌功能開發及其應用性能強化》、《Gene or Diet Determines Chinese Microbiome and Associated Health&Diseases》、《微生物組、營養與健康》、《New function findings of probiotic LCZ》、《益生菌、腸道菌群與健康研究的必要性》的分享。

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國屏:微生物學一直是生命科學中領先的學科。希望中國能有幾株冠軍的菌株做的研究比世界最知名的益生菌做得更深。

中國工程院院士岳國君深刻剖析了食品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為益生菌產業的發展指明了科研及產業化方向。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堅在報告中指出,益生菌在口腔疾病、腸道疾病、三高疾病、過敏性疾病、腫瘤等五大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論壇演講現場權威云集,精彩不斷,各位專家學者從國際視野下解讀產業環境和未來發展趨勢,為在場的嘉賓和從業者提供了詳細理論和數據參考,實屬一場思維智慧與學術觀點碰撞的盛宴。
4大中國自有原創菌種(株)獲關注
在本屆論壇上,長期致力于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益生菌發展研究的張和平教授,帶來了自主研發的“干酪張”等中國自有原創菌種(株)系列益生菌,成為現場的一大焦點。

中國自有原創菌種(株)干酪張
數十年來,干酪乳桿菌Zhang、乳雙歧桿菌V9、瑞士乳桿菌H9、植物乳桿菌P-8四大“明星級”菌株為代表的自有原創菌株系列,申請136項國內外發明專利,發表了300余篇研究論文,逐步得到了產業化應用,走進百姓的生活。
7,060株,亞洲最大的乳酸菌菌種資源保藏庫
長期致力于乳酸菌菌種篩選及研究工作的科拓恒通歷時多年,成功分離出乳酸菌7,060株,包括乳酸菌的8個屬,102個種及亞種,建成亞洲最大的乳酸菌菌種資源保藏庫。目前擁有中國最大的世界級微生態研發中心,相關專業領域的成果達到世界前列。
本次“益生菌•腸道菌群與健康高峰論壇”成功召開,國內外行業頂級專家學者和知名企業,圍繞“益生菌助力健康新時代”的主題,共同探討了益生菌與健康最新發現,解讀國際視野下的行業未來趨勢,為推進益生菌行業“產學研”一體化發展提供思路。相信隨著國內外消費市場的逐漸開拓與自主研發技術的進步,中國益生菌行業必將以蓬勃發展的姿態迎來更加廣闊的未來。

國際微生物學會聯盟主席Lee Yuan Kun(李元昆)教授高度評價了投入2億開展的“中國人群腸道微生物系統研究項目”是非常及時、非常有前瞻性的。

軍事醫學科學院病原微生物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楊瑞馥教授:微生物和我們人體從頭到腳所有的疾病都是相關的。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