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進食藥監管信息化建設
大力推進食藥監管信息化建設
侯群華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推動新型信息化發展,不斷壯大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這是黨心所向,民心所依。
推進食品藥品監管信息化建設是適應新形勢的必然選擇。在當前食品藥品監管任務異常繁重的客觀現實面前,信息網上“多跑路”,群眾地上“少跑路”,這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可靠保證。
今年在全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必須堅持信息化監管、智慧監管的創新。在河南省食藥監管工作會議上,也提出了實施監管信息化工程,加快“互聯網+透明車間、透明廚房”建設,這些都為推動我省食品藥品監管信息化發展指明了方向。
推進食品藥品監管信息化建設是適應新任務的必然要求。當前,我省“三品一械”的生產、流通、餐飲等企業、以及“三小”單元有百萬家之多。如此龐大的工作量和工作難度與監管人員數量之間比例懸殊擺在我們面前,事多、責重、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與此同時,隨著百姓生活由“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轉變,食品藥品安全已成為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備受社會各界關注。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就要提升監管效能,積極轉變監管思路,實現食品藥品監管能力創新性突破。那么,建立完善的、科學的信息化網絡監管系統就是一項民心工程,也是大勢所趨。
推進食品藥品監管信息化建設是適應新網絡的必然需求。實現上下貫通、覆蓋全面、功能完善、標準統一、互聯互通、高效便捷的監管和服務職能,要將分散的“信息孤島”聯通起來,消除各方信息壁壘,整合成為一個整體的“信息樞紐”,逐步實現省、地、縣、鄉四級區域信息共建共享,實現各地區、各部門信用信息共享;要大力建立“互聯網+監管”模式,推動監管事項全覆蓋、零死角,建立實時監管機制,實現監管事項全方位、實時化、可查詢、可追溯、可運用監管,提升監管效能。
推進食品藥品監管信息化建設是適應新技術的必然舉措。信息化監管需要技術創新,更需要管理創新、機制創新,用新思維突破統籌、整合、共享、創新、安全等管理瓶頸。按照“實現全系統監管業務數據庫的統一管理”的要求,加強統籌管理,確保信息化建設與監管目標一致、信息系統與總體規劃一致。按照加強互聯互通、數據共享要求,加快推進云平臺建設工程,打破各系統硬件間的壁壘,實現硬件資源共享。按照“以云計算平臺、基礎數據庫系統等信息技術為支撐”的要求,加快建設監管政務云、“食藥云搜”APP,加強監管數據的開發和新技術應用,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目前,河南省食藥監系統信息化建設可謂勢如破竹。河南省食品監管信息化標準規范體系、省級食品安全數據庫、省級應用支撐平臺、省級食品安全監管業務應用系統、網絡安全保障體系等五大項目正向大數據平臺靠攏;各地信息化監管網絡正在緊鑼密鼓地編織:濮陽市總投資2600萬元的食品安全溯源監管綜合平臺項目、安陽市投資1000萬元的湯陰縣食品藥品安全誠信追溯系統、濟源市總投資115萬元的食品藥品電子監管平臺項目、鄭州市局稽查管理平臺推廣和應用、鶴壁市局藥品經營企業電子化監管系統。
河南的食藥監管正健步邁入信息化監管新時代,食品安全戰略和人民“舌尖上的安全”將會得到有效落實,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也將進一步增強!
作者簡介:侯群華,男,中共黨員?,F供職于河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聞宣傳處,副調研員。

相關熱詞搜索:大力推進食藥監管信息化建設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