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水青山有守護 “綠色長城”在陜州

    2018-09-04 15:35:03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綠水青山有守護 “綠色長城”在陜州
    一一三門峽市陜州區國有窯店林場發展掠影

    肖偉 董志萍 本刊記者 柴占陽
     
      大河東去,奔流不息,訴說著中華五千年文明史。
      九曲黃河十八彎,在黃河中下游交匯處,有一顆黃河明珠一一三門峽。黃河之水在三門峽由黃變綠,由混變清,最清的黃河三面環抱三門峽,雕琢了三門峽獨有的生態之美,孕育了三門峽華夏文明的燦爛曙光,滋養了三門峽人的生活智慧。
      這里是豫西邊陲、崤山腳下,母親河懷抱里的陜州區國有窯店林場。她猶如一顆耀眼的綠色明珠,熠熠生輝;在經歷60余年的成長歷程后,乘著全民奮力實現中國夢的時代大潮,在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借風揚帆、闊步前行,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和向往的“天然氧吧”。
      據介紹,國有三門峽市陜州區甘山林場是由原陜州區國有窯店林場、大南山林場、上宮寺林場整合而成的。地處伏牛山脈、崤山北麓,主脈東西走向,林區海拔在1000--1900米之間,林木資源多為天然次生林,森林植被主要以櫟類、刺槐、華山松、油松、側柏為主??偯娣e12.12萬畝,森林蓄積量75.6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98%。植物種類2100種、動物種類110種。其中,國家級保護動物8種,是豫、秦、晉金三角地區大型的生態公益型林場。
      加強森林資源管護及培育,做“大”林場。
      國有窯店林場始建于上世紀的1956年,至今已有62年的歷史。經過幾代林場人的努力,昔日的荒山禿嶺如今已經是滿目青翠、郁郁蔥蔥、萬木競秀的林海。這是這么多年林場人嘔心瀝血、傾心守護的結果。
      期間,窯店林場經歷了幾次重大轉折。從建場初期到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林場主要以營造林為主;至九十年代末林場主要以采伐利用為主,大家生活算不上富裕,但也衣食無憂;1999年,國家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窯店林場被劃為黃河上中游天然林保護工程區,實施全面禁伐。為了解決職工生活問題,尋找發展出路,窯店林場依托林場的森林資源和便利的交通條件,開始開發建設甘山森林公園。如今隨著國家對森林資源保護和生態建設力度的不斷加大,窯店林場又迎來了一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轉折。
      根據中央國有林場改革政策精神,將原陜州區國有窯店林場、大南山林場、上宮寺林場整合為“國有三門峽市陜州區甘山林場”,明確窯店林場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主要承擔保護和培育森林資源,維護國家生態和木材安全的重任。
      自此,窯店林場這個用了60多年的名字,將被載入史冊,“國有三門峽市陜州區甘山林場”發展的新篇章即將開啟,我們將迎著“十九大”的春風,吹響時代的號角,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奮力開啟新征程、譜寫新篇章。
      本刊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林場堅持“以林為本、生態優先、多業并舉、持續發展”的方針,不斷深化國有林場改革,著力推進管護方式創新,積極實施國家天然林保護工程,編制林場森林經營方案,加強森林管護,強化內部管理,制訂和完善各項管護工作制度,嚴厲打擊林區內非法采挖、盜伐、濫伐等損毀森林資源行為,有力的保證了林場森林資源的健康安全生長。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將生態文明建設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國家不斷加大生態建設和森林資源保護力。5年來,根據國家林業產業政策,累計完成森林撫育近8萬畝;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1萬余畝;病蟲害防治近8萬畝;林相改造1647畝;森林植被恢復異地營造林553畝;還對林區主干道路、護林房等基礎設施進行了整修和提升改造、對供排水系統、河道進行了治理;森林資源監控體系建設和森林防火長效機制不斷完善,森林結構和森林質量得到有效提高;森林蓄積量由2007年的42萬立方米,增長到75.6萬立方米。并在2017年4月被中國林場協會授予“全國十佳林場”榮譽稱號,為我們國有林場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加強森林防火,確保森林資源安全。建立健全森林防火領導機構,形成有效的梯級管理網絡。建立防火撲救突擊隊,將林場周邊相鄰村民組成防火撲救第二梯隊。保證及時出動、迅速聯動;強化“預防為主、科學撲救、積極消滅”,將“科學撲救,積極消滅”融入平時工作。
      在全體職工的共同努力下,三十年來,國營窯店林場境內沒有發生過森林火災,確保了森林資源安全。多次受到河南省、三門峽市有關部門表彰,先后被授予“林業生產先進單位”、“護林防火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在陜州城區建成了職工小區,圓了林業職工的進城夢。自籌資金,完成了林場安全飲水工程,解決了林場職工飲水難問題;傳統節日組織慰問退休老職工,送去祝福。林場立足林場實際,解決了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確保了林場的穩定。
      “人盡其才、團結和諧、創新管理、挖潛增效”,是林場各項工作成效顯著、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2016年,在全國國有林場職工職業技能大賽中,窯店林場代表隊榮獲團體精神風尚獎和2個個人優秀獎;堅守林場工作30年的護林員李丁讓被選評為“最美陜州人”;導游員趙娟麗榮獲河南省導游大賽二等獎,為林場的健康持續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甘山林場猶如巨大的綠色寶庫,如何才能讓這龐大的森林資源財富發揮更大的作用、產生更大的效益?強力推進綠色產業發展,扮“靚”林場。
      1999年河南省林業廳批復開發建設甘山森林公園,成立甘山森林公園管理處,與林場“一套班子兩塊牌子”。在三門峽市委、市人民政府,陜州區委、區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扶持以及全體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園迅速發展。
      在“科學保護、超前規劃、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方針指導下,根據林場和公園旅游業發展需要,先后三次進行總體規劃的編制,確定了中長期發展目標和發展規模,同時加大投入,完善設施,先后規劃建設了甘山文化區、蝴蝶谷景區、水上休閑度假區、森林游憩區、紅葉觀賞區五個景區;開發了冬季滑雪、拓展訓練、山地自行車、徒步登山等戶外運動項目。
      特別是2012年以來,新一屆領導班子審時度勢,團結一心、勇于擔當、科學作為,瞄準森林旅游發展的大好時機,按照國家4A級景區標準,提升改造景區基礎設施,旅游服務功能和接待水平進一步提高,成功創建了國家4A級旅游景區,甘山公園的知名度不斷提高,國內外游客紛至沓來,平日里游客絡繹不絕,節假日游人如織,人們盡情融入到大自然的懷抱里,溫馨、和諧。同時連續舉辦了五屆“全國山地自行車邀請賽”和“萬名驢友游甘山”活動,每年都吸引來自全國30多個省近50個地區的上萬名選手參加,考驗了甘山公園舉辦大型活動的接待能力。
      經過幾年的開發建設和運營,甘山公園已經發展成為集休閑度假、戶外運動、健康養生、科普教育為一體的生態旅游勝地,還同時還獲得了全國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戶外體育活動營地、中國藝術研究院創作基地、中國攝影家協會創作基地、河南省文明景區、河南農業大學教學科研基地等殊榮。甘山國家森林公園已經發展成為三門峽這座城市的一張靚麗名片。
      在習總書記“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理念指導下,甘山公園又搶抓機遇,著力進行景區提升打造。目前,張家坡水庫正在緊張施工,2018年底完成,為甘山水系景觀打造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正在施工的三門峽市區至甘山的旅游快速公路完成后,三門峽市區至甘山國家森林公園僅需20分鐘,甘山公園將真正成為三門峽主城區的“后花園”;通過黃金文化旅游的打造、內部公交游覽系統的建立,通過與陜州區地坑院民俗文化體驗游、高陽山礦溫泉度假游的有機整合,甘山林場的森林旅游業將迅速步入良性發展的快車道。
      森林旅游業的蓬勃發展,不僅重新煥發了國有林場的活力,而且為實現森林資源科學保護、合理開發利用、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做出了有益探索,為實現森林資源的良性循環和可持續性發展奠定了基礎。穩步轉型發展的國有甘山林場將充分利用國有林場的青山綠水,為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三門峽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長城 綠色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7|国产小屁孩cao大人|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