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池美酒香飄大江南北
周江鴻 本刊記者 許金根 張少均 梅少華


德清洛舍,杭嘉湖平原一個水鄉小鎮,自古農桑稻米漁業興旺,人們豐衣足食,安逸閑靜。北宋宣和年間,稱之“樂舍”,為江南富庶宜居水埠,有喜樂寓意。人站在大通橋頭眺望洛舍漾,水面浩闊,水波淼淼。洛舍自然生態環境得天獨厚,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民間傳說元代書畫大家趙孟頫夫婦曾隱居于此,夫唱婦和,舞文龍墨,琴瑟和諧,成為膾炙人口的藝壇佳話。
山妻對飲唱漁歌,唱罷漁歌道氣多。風定云收中夜靜,滿天明月浸寒波。這是趙孟頫寫給好友田師孟信函里的一首詩。而管夫人的《漁父圖》有這樣的詞:名與利,付之天,笑把漁竿上畫船。 身在燕山近帝居,歸心日夜憶東吳。斟美酒,膾新魚,除卻清閑總不如。 人生貴極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由。爭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風歸去休。
當年,趙孟頫與管夫人寓居陽林堂別業,二人閑著沒事會一塊兒賞鑒書畫、古玩、金石,或對弈、或對飲一壺佳釀美酒,人生得意須盡歡。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家堅守傳統釀酒業“質量是生命,客戶至上”精神,“選大地純糧,釀劍池精品”,秉承傳統制酒工藝,做消費者放心的好酒的知名酒廠,當仁不讓為德清的酒品牌贏得大市場和好名聲。
德清縣浙北麒麟蟻酒廠成立于1986年金秋時節,為生產黃酒白酒的專業傳統釀酒企業,為湖州市酒類協會理事單位。質量體系與售后服務管理完善。酒廠占地面積20余畝,廠區建筑面積達23800平方米,擁有實驗室1個,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項,年產黃酒8000噸,白酒上千噸。近年來,浙北麒麟蟻酒廠在堅持傳承傳統釀造工藝的基礎上,引入先進發酵技術和生產設備,通過與高校(中國礦業大學等)合作等方式,不斷提高黃白酒品質。產品涵蓋黃酒、白酒、露酒、調味料酒四大系列200多個品種。
早在1991年,浙北麒麟蟻酒廠注冊了“劍池”“蟻?;?rdquo;等商標并延用至今,憑借良好的產品質量和品牌信譽,產品暢銷蘇皖滬杭寧等地。產品先后獲“浙江省農業博覽會優質獎”“湖州市金牛獎產品”“湖州市知名商品”“縣十佳商標品牌”等榮譽。
仔細觀察浙北麒麟蟻酒廠的傳統黃酒釀酒手法,令人耳目一新。

黃酒又稱老酒,以稻米、黍米、玉米、小米、小麥等為主要原料,經蒸煮、加曲、糖化、發酵、壓榨、過濾、煎酒、貯存而成的傳統釀造酒。黃酒釀酒工藝流程繁復,以糯米、麥曲、淋飯酒母、釀造水為主要原料經一系列操作釀制而成。
民間有“夏制曲、冬釀酒”的祖訓。每年夏七月制作酒藥,九月制作麥曲,秋十月中旬開始生產酒母,遂開始黃酒釀造。通常酒醅要經過80天左右的后發酵,即可進行壓榨煎酒。酒藥作為糖化發酵劑,采用天然辣蓼草和早秈米粉混合發酵而成,是不含任何化學成分的天然糖化發酵劑。辣蓼草中含有豐富的酵母菌等所需的生長素,有促進菌類繁殖的作用。
傳統釀酒工藝步驟:浸糯米,一般要浸泡15天左右,浸米的目的是讓米質吸水膨脹,使淀粉顆粒之間逐漸疏松起來,并發酵產生一定的酸度,便于蒸煮糊化、糖化發酵和形成黃酒獨特風格。蒸飯,蒸飯是讓糯米中的淀粉加熱糊化,便于糖化發酵。蒸煮一定要達到熟而不糊、內無白心、透而不爛、成熟一致。
下一步投料落缸,將水、飯、麥曲拌和, 同時,灑上黃色的酒曲與白色的酒母,搗勻后蓋上稻草編成缸蓋,讓糖化菌和酵母菌在缸內進行糖化發酵。開耙、前發酵,開耙發酵是黃酒釀酒流程的關鍵技術,由有經驗豐富的釀酒技工親自把關。開耙,利用木耙在發酵缸中攪拌醪液的過程。通過開耙,可調節醪液上下品溫,使發酵成分上下均勻一致,發酵正常。灌壇后發酵灌壇,使半成品減少空氣的接觸面積,有利于酵母菌在后發酵時期繼續生長繁殖,提高酒質。
壓榨、煎酒,壓榨使半成品帶糟中的酒液和酒糟分離操作,即過濾成為清酒,壓榨出來的酒液還是生酒。煎酒也是個殺菌的過程,在殺死微生菌的同時,促進酒的成熟度,使酒的色澤更加透明。裝壇、包壇口、糊泥頭,黃酒經煎酒滅菌后,灌入已殺菌的酒壇中,壇口立即用經過煮沸殺菌的荷葉、箬殼包上,并用細篾絲扎緊。扎好壇口后,經剪修,由師傅糊好泥頭。成品酒后期貯存泥頭干燥后把黃酒搬入倉庫貯藏,黃酒的貯藏稱為陳化,新釀制的成品酒在陶壇中貯存。一般新釀的黃酒口味比較粗糙,聞香不足,較刺激,欠柔和,而通過陳化可以有效促進酒精分子與水分子的融合,促進醇與酸的酯化,使酒香味馥郁、口味甘順、柔和,回味悠長。
琉璃錘,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
選大地純糧精心釀制好酒,做廣大消費者放心的好酒,讓劍池美酒香飄大江南北,是浙北麒麟蟻酒廠始終不忘的初心。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