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濰坊”2018: 櫛風沐雨著華章 揚帆再啟新征程
李增席 本刊記者 傅紹良


2017年6月29日,山東省濰坊市以全國第一名的優異成績摘取了“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桂冠。
2018年,對濰坊食藥監人來說,同樣是碩果累累凱歌高奏的一年!
今年以來,全市食品藥品監管系統認真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實施市委、市政府和省局決策部署,按照“一五五四”工作思路,突出推進示范引領、全程監管、風險防控、能力提升等措施,全市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整體工作依然走在全國全省前列,真正實現了“保障群眾飲食用藥安全、打造食品藥品安全放心城市”的工作目標!
堅持示范引領“食安濰坊”品牌創建成效顯著
一是省級食品安全縣成功實現全域創建。在確保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榮譽稱號的基礎上,安丘、昌樂、壽光、青州、諸城、高密6個縣市已經通過省級驗收并命名;寒亭、昌邑、臨朐3個縣市區通過省級中期評估和群眾滿意度調查并位列全省前列;奎文、濰城、坊子三個中心城區一次性通過省級驗收,并爭取省財政專項資金600萬元。到年底,濰坊市將在全省率先實現全域創建。
二是“食安山東”示范創建成果豐碩。2018年新申報“食安山東”示范創建單位48家,優質產品生產基地2家,創建總量將達到2949家,創建數量位居全省前列。
三是“品質食品示范超市”創建富有成效。指導推動全市大中型商場超市實行“訂單農業”“農超對接”“廠超對接”和“基地+加工企業(配送中心)+超市”等采購模式,建立商品二維碼追溯體系,通過嚴把源頭、配送、超市“三道關口”,切實提升商場超市的食品品質。目前全市已有83家大中型商場超市參與創建,通過驗收42家,群眾肉菜消費越來越安全放心。原省食藥監局局長馬越男批示要求在全省總結推廣濰坊做法,濰坊市“品質城市”推進辦也對此做法充分肯定。
四是餐飲品牌示范創建扎實推進。會同市商務局、市教育局在全市開展餐飲質量安全提升工程餐飲服務品牌示范創建工作,共創建餐飲示范店167家、示范學校食堂52家和示范街13條。會同市總工會在全市企事業單位創建“職工滿意食堂”達50家。
加強全程監管餐飲藥械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升
一是強化食品生產環節監管。大力實施“食品工廠規范化”建設,著力引導食品生產企業全面建立規范化生產制度和機制,并代省局起草了桶裝飲用水、速凍食品等七個品種的生產過程控制規范要求,在全省推行。目前全市通過食品生產規范(GMP)、食品安全管理體系(ISO22000)、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系(HACCP)認證的企業超過100家。全省食品工廠規范化推進現場會在濰坊市諸城召開。持續開展食品添加劑對標規范,全市共有719家食品生產企業開展自查,監督檢查企業560家。
二是加大食品流通環節監管。重點加大對市場快檢室的督導檢查力度,建立以問題為導向的抽檢制度,年內各市場累計完成食用農產品快檢近182萬批次,將檢出的1767批次不合格產品全部予以銷毀。繼續實施“你送我檢、政府買單”活動,年內共為消費者免費快檢果蔬8124批次。以實施韭菜“雙證制”為先導,加大市場準入和可追溯力度,出臺《濰坊市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市場準入監督管理辦法》,與農業部門的準出辦法相銜接,實現了全市食用農產品從“產地準出”到“市場準入”的無縫銜接。深入推進“規范化農貿市場”建設,在全市推廣南下河市場“透明快檢”、壽光物流園和昌邑琨福市場“電子一卡通”等創新性做法,引導全市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進行全面升級改造,消除安全隱患。目前全市24個農貿市場全部通過市級規范化建設驗收。
三是加強餐飲服務環節監管。深入推進“清潔廚房”建設,目前全市已有9466家餐飲單位達到了“清潔廚房”標準,其中大中型餐飲單位清潔廚房率達到86.8%。會同教育部門在全市學校食堂實施陽光廚房、快檢廣覆蓋、大宗物品集中采購等“三大”工程,全市學校已建成陽光廚房773家,快檢廣覆蓋1435家學校食堂,已有926家學校食堂實現大宗物品集中采購。組織開展網絡訂餐“凈網”行動,約談2家外賣平臺。與“餓了么”集團公司開展“百萬食安封簽”進店活動,引導網絡訂餐企業誠信自律。
四是強化藥品醫療器械監管。加大藥品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使用單位檢查力度,組織開展了藥包材、中藥飲片、麻精藥品、無菌和植入性醫療器械等專項檢查行動,重點開展疫苗質量安全檢查,市、縣、所三級聯動,出動檢查人員2152人次,對全市所有疫苗配送企業、疾控中心、預防接種門診、接種站等開展了四輪拉網式檢查,確保全市疫苗質量安全。截至目前,沒有收到聚集性疫苗質量異常反應報告。
構建四個體系風險防控能力有效提升
一是完善抽查抽檢體系。建立了以企業自查為前提、日常檢查為基礎、飛行檢查為重點、體系檢查為補充的監督檢查體系,突出加強飛行檢查、“雙隨機”檢查,并將檢查與抽檢有機結合,加大對高風險重點產品和區域的抽查抽檢力度。大力開展“食安護佳節”行動,重點組織開展肉及肉制品、桶裝飲用水、學校食堂、旅游景區及周邊、中藥飲片、網劍行動等專項整治行動。年內全市共檢查各類食藥生產經營單位10.2萬家次,抽檢食品食用農產品51574批次,其中不合格525批次,合格率98.98%,同比增長0.18個百分點;抽檢藥品1033批次,其中不合格46批次,合格率95.55%,同比增長1.07個百分點;查處食藥案件1440起,同比增長16.6%。二是健全風險管理體系。建立健全了風險排查、風險研判、風險會商和風險處置四項機制,綜合利用檢查、抽檢、不良反應監測、輿情監測、投訴舉報等多種渠道,收集排查風險信號,定期研判風險,制定防控措施,暢通交流渠道,確保及時處置風險。全市排查食品藥品安全風險隱患2876個(次),已全部整改到位。健全全市食品安全輿情監控、快速處置機制,年內共妥善處置食品藥品相關輿情331件(起),其中較大輿情12件(起)。三是健全追溯管理體系。食品領域以嬰幼兒配方食品、肉制品、乳制品、食用植物油等為重點品種,依托全省追溯管理平臺,加強追溯管理。全市已有1513家食品生產企業建立追溯體系,建成率78.76%,其中乳制品生產企業信息化追溯率達100%。繼續推進二維碼追溯體系建設,全市已有1892家食品生產企業的產品實施賦碼追溯。全面推動藥品生產、批發企業建立追溯體系,目前全市7家藥品生產企業、24家藥品批發企業全部建立藥品追溯體系,對最小銷售單元進行賦碼關聯。四是建設監管標準體系。在全省系統創新研究制定了食品藥品行政執法標準體系,市委辦信息和市委改革工作簡報刊發推廣,《中國醫藥報》等全國25家新聞媒體給予刊發和宣傳。經深入探討論證,與山東財經大學合作研究制定的監管工作標準規范進展順利,將于年底前完成起草工作。
落實黨政同責社會共治格局已經基本形成
一是著力落實黨政同責。提請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的實施意見》,創新建立了食品安全責任機制和通報、約談、問責機制,進一步明確了黨委、政府的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行業主管部門的管行業(系統)必須管食品安全管業務必須管食品安全和誰主管誰負責的日常管理責任、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責任,以及企事業單位的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強化了黨委、政府對食品安全工作的領導。
二是著力落實部門監管責任。充分發揮食安辦作用,構建起了部門之間各負其責、相互配合、協調聯動的齊抓共管機制,合力加強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監管,食品安全協同共治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三是著力打造“文化名市”。深化提升“雙四”宣教,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藥品安全用藥月、食藥安全知識“八進”現場宣傳活動52場次;在濰坊電視臺開辟了“打開舌尖上的問號”科普解讀和“誠信企業家訪談”欄目;打造了一批市縣兩級科普宣傳站;在齊魯晚報開設專輯對“食安濰坊”品牌故事進行宣傳,挖掘全市“名企、名店、名吃、名人”,全方位展示全市食品藥品文化內涵,截至目前共組織宣傳20余次,全力助推“文化名市”建設,年內在省級以上媒體刊登稿件271篇。截至目前,共接收投訴舉報事項5145件,受理4880件,全部進行了調查處理,同比增長49.28%。
放管服相結合食品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
扎實落實“四個城市”建設部署要求,助推食品醫藥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一是優化審批服務。全面梳理審批事項,下放審批權限,采用“互聯網+快遞”的方式,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9項審批事項中的8項行政許可事項實現“只跑一次”,1項行政許可事項實現“零跑腿”。全面推行“網上預審批”的“互聯網+政務服務”模式,審批效率在承諾時限的基礎上再提速20%以上,5項事項趕超杭州市標準,4項事項與杭州市承諾時限相同,審批窗口持續保持“紅旗窗口”稱號。二是助推“產業強市”建設。認真梳理轄區內生物醫藥、高端醫療器械、海洋藥物、食品新技術等領域重點項目,建立了幫扶工作臺賬,成立專門隊伍,大力推行政策咨詢、優質服務、行政許可“三零服務”,對新建、擴建、改建的食品醫藥產業項目,實施提前介入、專人靠上,“一對一”全程跟蹤服務,加速項目落地,加快企業發展,助推“產業強市”建設。截至目前,諾吉雅力醫藥物流項目已順利通過許可和認證,首營工作全面展開;國藥健康產業智慧物流園項目已納入全市新舊動能轉換和“四個城市”建設優選項目庫;濰坊康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康華醫藥產業園項目土建工程已完成;山東澤普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運動康復機產品已完成檢驗。三是全面推進審評審批制度改革。草擬了《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推進我市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研究制定了20條具體政策措施,幫扶醫藥企業用足用好各項獎補政策,鼓勵和支持企業加快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申請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實施產品創新升級,全面推動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四是積極推進招商引資工作。為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和“四個城市”建設,經過協調爭取,山東濰坊奧精國際健康科技產業園暨濰坊奧精再生醫學材料國際研究院成功在坊子區落戶,該產業園由北京奧精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占地約98畝,總建筑面積3萬平方米,全部投產后年產值可達50億元,該項目使坊子區從此擁有了全國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再生醫學材料研發生產基地。五是暢通進京農產品供應保障渠道。與北京市豐臺區政府簽署了《食品安全協作監管框架協議》,共同建立“區域協作、基地保障、全程監管”機制,不僅暢通了濰坊市的食品、食用農產品進入北京市的綠色通道,豐富了北京菜籃子,提升了全市農產品的品牌效應,更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貢獻了濰坊力量。
落實主體責任全面從嚴治黨取得實效
一是全面落實黨建主體責任。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樹牢“四個意識”,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健全黨建工作責任制,建立黨建工作“三張清單”,落實黨組成員和黨支部書記抓黨建工作責任。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配齊配強班子。從嚴落實“三會一課”和民主生活會制度,規范黨內組織生活。切實加強思想建設,著力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嚴格選人用人標準程序,營造了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
二是全面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扎實開展黨性黨風黨紀學習教育,實施黨員干部輪流講廉政知識活動,組織觀看以案釋紀案例、警示教育專題片,加強廉政談話、提醒談話,強化廉政防范意識。加強廉政制度建設,組織修訂廉政風險防控手冊,防范重點環節和關鍵崗位的廉政風險。制定年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實施意見以及班子成員履行“一崗雙責”實施方案,層層簽訂責任書,建立以日常自查自糾和季度檢查考核為主的強化責任機制,不斷加大考核檢查力度,有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深入開展。
三是持續深化作風建設。扎實開展深化“作風建設年”活動,公開承諾“擔當作為、創爭一流”任務目標,全部按期完成。認真開展尋標對標提標達標活動,研究制定的尋標對標提標達標工作計劃被市作風辦評定為“好”等次,組織開展的對標杭州創建“品質食品示范超市”工作在全市“對標一流、比學趕超”經驗交流會上交流。加大對貧困村幫扶力度,全力支持第一書記駐村開展精準幫扶工作,爭取資金達到391.88萬元,圓滿完成年度扶貧脫貧任務。推行“一線工作法”,扎實開展“萬人下基層”活動,大力推進“大學習、大調研、大改進”活動,有力促進了各項工作的深入開展。四是全力做好抗災救災工作。市、縣、鎮三級食藥監部門迅速行動,周密組織、協調聯動、克服困難,累計向壽光安置點配送快餐19300份、提供礦泉水5000多瓶。在市局機關和檢測中心分別組織開展了“抗洪救災募捐”活動捐款33900元。市局專門撥付10萬元款項,用于青州市王墳市場監管所災后重建工作。成立救災恢復工作組,深入受損企業,因地制宜研究實施多項具體工作措施,從省局申請專項資金20萬,幫助食品藥品相關企業恢復生產經營,并抽調骨干力量深入受災一線,著力加大食品藥品檢查和抽檢力度,履職盡責,確保了災區群眾飲食用藥安全。
2019年即將到來,面對新的使命、新的征程,濰坊食藥監人豪情滿懷。他們正在濰坊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砥礪前行、拼搏奮進,讓“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榮譽桂冠更加熠熠生輝!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