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眾“舌尖事” 保障安全是大事
走進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之河南省許昌市
人民群眾“舌尖事” 保障安全是大事
——寫在許昌市建安區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進行時
王春艷 本刊記者 柴占陽
這是一片熱土,這里物華天寶、人杰地靈 ;
這是傳奇之地,這里有“許昌人”未解之迷 ;
這是上古高士許由率部族牧耕的地方 ; 這里是曹操父子以許地建立魏國之地 。
這便是 “今之河南,古之中原,中原之央,是為許昌” 之轄制的建安區。
建安區,是許昌市從2017年2月5日撤許昌縣設立的一個新區。之所以冠之斯名,是源于許昌深厚的三國文化底蘊。
建安,是東漢最后一位皇帝漢獻帝劉協的第五個年號,期間群雄逐鹿,三國鼎立,曹操父子便是以許地為基業建立了魏國。滾滾硝煙中,也形成了以“三曹”、“七子”、蔡文姬、鐘繇等為代表的建安文化,在我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
許邑之地,在千百年來發展競進、大放異彩。以建安之名,開啟了時代發展的新紀元。在河南省許昌市全域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過程中,建安區更是勇立潮頭,獨領風騷。
近年來,許昌市建安區將保障食品安全放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以人民幸福為使命,以社會和諧為根本,堅持 “四個最嚴”,按照 “黨政同責為引領,智慧食藥、檢驗檢測為兩翼,示范工程、專項整治和氛圍營造為支撐” 的工作思路,綜合施策,整體推進,繪就了一幅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的 “建安畫卷”,唱響了改善民生、促進和諧,保障當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 “食安建安” 之歌。
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是一場事關全域百姓健康安全的“大考”,也是打造幸福建安區的重要內容。自開展創建工作以來,建安區始終堅持黨政同責、全域創建,不斷創新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進一步提升監管水平,探索出一套具有建安特色的食品安全監管模式。目前,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理念在建安區已深入人心,“堅持民生為本,捍衛食品安全”已成為建安區黨委、政府的綱舉之目、對表之標。
堅持黨政同責 強化戰略定位
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是實施食品安全戰略、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抓手。近年來,建安區委、區人民政府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堅持黨政同責高位推進,將食品安全納入區級社會經濟目標綜合考評,食品安全工作所占權重達到3%,對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實行“一票否決”。
同時,建安區人大將食品安全列入本屆常委會工作重點,進行實時跟蹤,調研督導。并連年組織開展對地方政府和食品安全主要工作部門的專題詢問、滿意度測評。
建安區通過不斷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明確創建職責,層層壓緊壓實創建責任,全區上下對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視程度、投入力度、工作力度明顯加大。通過不斷加大各級財政投入,將食品安全監管、檢驗檢測經費、基層食藥監所建設配套資金和食藥安全協管員補助經費等均納入政府財政預算,為該區食品安全監管和創建工作提供有力支撐和重要保障。
據統計,近3年來建安區累計投入資金3550萬元。其中,2018年達1508萬元,確保了該區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同步提升、同步玫善,為創建工作提供了堅實的資金保障。
夯實監管基礎 完善監管體系
近年來,建安區將基層食藥監所規范化、標準化建設納入重點工作,按照 “五位一體” 的建設模式和 “四有兩責” 要求,嚴格標準,高點定位,強力推進基層食藥監所建設。
本刊記者了解到,目前,該區16個基層食藥監所建設圓滿完成,辦公用房已完全滿足日常辦公需要,執法服裝、辦公設備、快檢設備、15輛電動執法車輛已全部到位,各項規章制度健全,業務培訓扎實開展,日常監管工作有序推進。2016年7月,原河南省食藥監局在對建安區基層食藥監所規范化建設進行驗收時給予了高度評價。轄區許由食藥監所、蔣李集食藥監所被評為河南省省級示范所。
同時,建安區在全區373個行政村均聘任食藥安全協管員一名,共373名。每人每月補助200元,實行一月一考核、一年一聘任的管理辦法。
至此,建安區“一區一局、一鄉一所、一村一員”的三級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已建設完成。形成了統一、高效、科學、規范的監管工作格局,食品安全監管最后 “一公里” 無障礙,全打通。
充實執法裝備 能力建設加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建安區委、區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安區食藥監局為16個基層食藥監所配備了執法車輛。
2017年1月26日,該局又新購置的3套共計9輛執法檢測車正式交付使用(每套車輛含:食品藥品檢測車一臺、食品藥品執法車1臺、廢棄物清運車1臺)。這批 “鏗鏘衛士” 的豪邁登場,在全省食藥監管系統執法裝備上首開先河。開啟了建安區食藥執法監管新模式,進一步提高了該區食品安全檢(監)測能力,更好地滿足了監管工作需求,有力推進了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
2017年5月4日,中國醫藥報社汪彥斌副總編一行到許昌調研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在參觀了該區食藥監管執法檢測車輛后,盛贊道:“沒想到許昌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開展得這么到位 ; 沒想到一個區級食藥監局能有如此先進精良的裝備,這必將對許昌市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
檢測水平升級 “菜籃子” 更安全
實現食品安全保障持久,在日常監管上要有“鐵籬笆” ,在檢驗能力上要有“金剛鉆”。
2016年11月21日,許昌市建安區食品檢驗檢測所揭牌成立,在全市率先完成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資源整合。新的食品檢驗檢測所整合了食藥監、質監等部門的食品檢驗檢測資源。目前,建安區食品檢驗檢測所檢驗檢測能力覆蓋面粉、腐竹、糧油等43類食品355項參數指標,為該區食品生產、流通、餐飲服務監管提供了強有力技術支撐。也引起了許昌市人民政府領導的關注, 2016年11月24日,許昌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長王志宏作出批示 “很好,其他縣(市、區)可以學習借鑒許昌縣做法”。
實施了快檢全覆蓋工程。截止目前,建安區16個基層食藥監所均設有快檢室,日均快速檢測數量在50批以上。2017以來,該區已開展食品快檢36390多批次,監督抽樣4113批次,檢測信息公示率100%。
同時,該區在中原國際農產品物流港、農貿市場、大型商超等建立檢測室,構建了 “30分鐘快檢服務圈”,形成了完善的檢驗檢測體系。
2017年、2018年,該區食品檢驗檢測經費支出545萬元,達到了檢驗檢測樣本量5份/千人?年的標準。該區食藥監局還將配有專業檢測設備的快檢車開進農貿市場、校園、超市、餐飲店,進行“你點我檢”免費檢測活動,并及時對不合格產品進行處理和消費預警,引導公眾健康消費,倒逼企業自律。
強化監管培訓 增強自律意識
自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建安區以提高食品從業人員誠信守法經營意識為重點,加大食品安全教育培訓力度。建安區食藥監局組織了針對農村食藥安全協管員、農村廚師、企業食品安全師(員)、商場超市負責人、學校食堂從業人員等人員參加的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并開展了腐竹生產企業約談會、食品生產流通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培訓會等。通過對不同行業從業人員開展多輪次的培訓指導,切實增強了食藥經營從業人員的自律意識和法律意識。
同時,建安區消費品商會立足自身定位,在組織人員培訓、深化宣傳引導、構建溯源體系、促進行業自律等方面主動作為,在創建工作中也發揮了積極作用。
力推示范引領 加快創建進程
以創建為手段,靠創新破難題,示范創建成效顯著。目前,建安區現有生豬定點屠宰企業1家、無公害農產品基地5個、綠色食品生產基地3個、各類規模養殖場83個、食品生產獲證企業90家(其中特色食品腐竹、豆制品生產加工企業32家)、食品流通獲證企業1660家、社會餐飲1177家、學校食堂205家、小作坊80家。該區規模以上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普遍實施國際通行質量規范。其中,河南響當當食品有限公司、許昌優加糧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等19家規模以上食品生產企業已通過HACCP或ISO22000先進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同時,該區成功爭創了出口蔬菜國家級質量安全示范區、出口食用菌省級質量安全示范區。建安區榆林鄉郁金香有限公司生產的花生在2017年十八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上榮獲金獎。
全力實施民生工程,開展食品安全示范創建工作。建安區將食品安全示范街、餐飲示范店、食品安全放心超市創建,食用農產品檢驗檢測,“明廚亮灶” 工程實施等工作納入重點民生實事項目。
該區先后打造食品安全示范街2條、餐飲示范店100家、食品安全放心超市8家,建成市場快檢室9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點5個,實施 “互聯網+明廚亮灶” 餐飲單位147家,打造透明展示、廚房開放、陽光公示等餐飲單位890家,通過 “示范創建” 充分發揮引領、示范、輻射作用,進一步提升了建安區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創新監管模式 構建食安新格局
順應 “互聯網+食品安全” 的發展趨勢,創新監管方式,實施智慧監管,推動企業建立食品安全電子追溯體系。目前,建安區已有90家食品生產企業建立線上電子追溯系統,實現了“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詢、風險可掌控、責任可追究”;
實施 “兩圖兩檔一承諾” 網格化監管,做到了監管區域明確、監管責任明晰、監管過程有記錄、企業信息可查詢;
打造設施齊全、管理規范的農村聚餐“定點飯店”或“百姓食堂”30家,有效解決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問題;
積極探索實施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參與投保的食品經營單位達136家。
為解決群眾關注的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問題,建安區建立了由區人民食安辦、區教體局等部門共同參與的學校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綜合治理機制。目前,該區全面落實校園食品安全校長責任制,形成了學校食堂管理員、分管校長、校長、區教體局逐級負責的學校食品安全保障網絡;將食品安全知識納入中小學生課堂教學, 每學期不少于10課時,引導學生樹立食品安全意識,建立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學生食品安全知識和自我防護能力;將學校校園及周邊食品經營者全部納入監管范圍,堅決取締無證經營單位。
打防建成并舉 行刑接相融合
守護“舌尖上的安全”,強有力的執法不可或缺。建安區對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零容忍”,始終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加大對食品違法行為的懲處,并建立了食品安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制度。
2016年,該區在全市率先建立環境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大隊,為食品安全違法案件辦理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2017年以來,建安區共辦理食品藥品案件627起。其中,一般程序案件506起、簡易程序案件121起,罰沒款330.27萬元,移交公安機關7起,移交法院強制執行5起,有力震懾了違法犯罪分子。
同時,建安區食藥監局完善投訴舉報受理、辦理、反饋工作機制,暢通12331投訴舉報電話,加大投訴舉報案件核查力度,努力提升投訴舉報處置的滿意度。
2017年以來,該區共受理各類食品藥品安全舉報案件243起,回復結案率100%,滿意率100%,切實做到了“有訴必接、有案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回”。
營造宣傳氛圍 形成共治格局
近年來,建安區食藥監局緊扣創建工作,大力營造宣傳氛圍,努力提升群眾對創建活動的知曉率、支持率和滿意率。一是堅持全方位、多層次開展創建宣傳活動,構建了 “報刊有文章、村村有宣傳、街道有標語、店面有畫報、電視有影像、新聞有聲音、網絡有報道” 的宣傳局面。
二是扎實開展 “五進送科普,食安進萬家” “食品安全協管員走進千家萬戶” “食品安全群眾滿意度微信投票” 等網絡宣傳活動,切實提升了群眾知曉率,營造了人人關心創建、人人維護食品安全的良好社會共治氛圍。
許昌市建安區人民政府食安辦主任、:區食藥監局局長陸軍告訴本刊記者,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沒有完成時,監管工作永遠在路上。下一步,建安區食藥監人仍將壯志盈胸,繼續抓好創建成果鞏固提升,進一步落實 “四個最嚴"要求,以創建工作為抓手,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精氣神,努力實現追趕超越,奮力做好食品安全衛士,把“食安建安” 的關鍵節拍踩得更準,步履邁得更為堅定,以新近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 “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讓老百姓吃得放心、穿得稱心、用得舒心”為統領,在建安區委、區人民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和許昌市食藥監局的指導中,“要下更大氣力抓好食品藥品安全”,努力給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 “建安食安” 答卷"!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