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治理共建基地揭牌儀式在高密隆重舉行
作者:陳燚 于晴饒 來源:中國食品安全輿情網
2019年1月25日上午9時許,由中國食品報社信息中心、山東省高密市膠河生態發展區管委會聯合主辦的食安治理共建基地 揭牌儀式暨工作推進會 在管委會大院隆重召開。 ......
1月25日上午,萬食通(中國)食安食美云平臺“食安治理共建基地”揭牌儀式在山東省高密市膠河生態發展區隆重舉行。揭牌儀式由高密市膠河生態發展區黨工委書記王金語主持。高密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付聯寶和中國食品報社社長助理劉家春共同為“共建基地推進辦公室”揭牌,正式啟動萬食通(中國)食安食美云平臺“食安治理共建基地”試點示范工作。
高密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付聯寶、中國食品報社社長助理劉家春共同為“食安治理共建基地推進辦公室”揭牌。(攝影記者:于晴饒)
高密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付聯寶在揭牌儀式上致辭。(攝影記者:于晴饒)
據悉,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全面提升中國產品質量的決策部署,全面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引導公眾參與推動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在上級有關部門的指導下,中國食品報社依托報社萬食通(中國)食安食美云平臺,以服務地方政府和人民群眾、形成食品安全治理“政、企、群、媒”共治體系為要旨,發揮媒體橋梁作用,突出食品產業融合,強化食品安全輿論宣傳,通過報社云平臺先進的技術手段和媒體宣傳資源優勢與各地搭建“食品安全治理共建基地”,共同織密食品安全監管網絡,與各地在食品安全謠言防控、輿情引導以及食品安全治理社會化、法制化、智能化、專業化能力建設上形成共建共享機制,共同促進食品產業協同創新發展。
高密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付聯寶在致辭中表示,在高密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一直牢固樹立安全至上的發展理念,突出優質、安全、綠色導向,全力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建立健全監測結果通報制度和農產品科學質量體系;大力實施綠色農產品示范基地創建活動,逐步完善工作體系,在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工作落實上取得了明顯成效。推進膠河生態區建設,著力提升本地產品品牌價值,以這次創建食安治理共建基地為契機,將充分利用中國食品報社媒體資源、技術人才優勢和萬食通云平臺功能,打造互聯網+食品安全,推動共建共享共治的食品安全工作上新臺階。
中國食品報社社長助理劉家春在揭牌儀式上致辭。(攝影記者:于晴饒)
中國食品報社社長助理劉家春對中國食品報社信息中心和高密市膠河生態發展區“食安治理共建基地”揭牌儀式的成功舉行表示祝賀,并介紹了中國食品報社的發展情況。他認為,從土豆到白菜到蘿卜,膠河生態發展區遍地都是寶,膠河真正能讓我們吃上放心的食品。此次共建基地揭牌儀式,是在山東的一次試點示范,目的就是通過雙方共建,努力有效解決“從田園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問題”,為共筑“食安中國”而不懈努力。
高密市膠河生態發展區黨工委書記王金語主持揭牌儀式。(攝影記者:于晴饒)
圖為高密市膠河生態發展區管委會大院內正在參加揭牌儀式的發展區領導、工作人員及其他與會嘉賓等。(攝影記者:于晴饒)
中國食品發展協同創新工程辦公室副主任趙法忠、高密市委農工辦主任鄧濤、高密市農業局局長田紹傳、膠河生態發展區黨工委書記王金語、高密市農業綜合開發辦主任賀瑞泉、高密市林業局局長伊明杰、高密市畜牧局局長張慧、高密市供銷聯合社主任邱棟、高密市農機局局長秦善欣、高密市經管局黨總支書記張志平、高密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李曉寧,中國食品報社信息中心主任助理楊薇,中國食品報社信息中心主任助理、云平臺負責人陳翠玲,以及高密市各食品公司、生態功能區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等100余名領導和嘉賓共同出席了揭牌儀式。
揭牌儀式后,雙方舉行了“中國食品報社信息中心和膠河生態發展區食安治理共建基地工作推進會”。
中國食品報社信息中心主任助理、云平臺負責人陳翠玲向與會領導及各位企業家、生態功能區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介紹了萬食通(中國)食安食美云平臺的功能及建設實施情況。她說,由中國食品報社牽頭研發的該平臺以“政、企、群、媒”共治體系建設為目標,以促進“部門監管、企業自律、群眾參與”為導向,實現了移動政務一體化平臺向群眾服務平臺的轉化應用。在技術層面上運用食安芯(質量芯)和食安碼(質量碼)、人工智能等科技含量高的技術手段,實現平臺“溝通面對面、互動線上線、監督點對點”功能,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產品質量監管網絡,有效破解產品質量監管與治理“第一時間”和“最后一公里”難題,是一套提升“城市食品安全總體滿意度”和“消費滿意度”的解決方案。云平臺在高密膠河生態發展區實施部署,雙方成立共建基地推進辦公室,將為生態功能產品提升、產品質量溯源以及品牌宣傳起到重要作用。
在推進會上,雙方就共建基地實施的具體推進情況進行了充分的溝通和探討,就具體落地的細節進行了認真而細致的交流。通過交流和溝通,雙方取得了諸多共識,為下一步“共建基地推進辦公室”的工作落實開了個好頭。
另據了解,高密市膠河生態發展區位于全國百強縣高密市最南端。境內高密“母親河”膠河蜿蜒曲折、南山鐘靈毓秀;文化底蘊深厚。該區充分發揮獨特生態優勢,堅持“生態立區、旅游興區、產業強區”不動搖,大力實施“一軸二帶三區”發展戰略,構建生態區發展主框架。全區充分發揮自身生態、旅游、文化、宜居優勢,堅持“綠色理念”,建設生態保護先行區。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該區依托“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銷模式來帶動農產品品牌創建。被認證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更是讓本地蔬菜逐步走上品牌化之路。截止到去年8月初的數據統計顯示,總計有13項農產品被認證為國家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膠河生態發展區正在通過立足資源稟賦、聚力特色產業、創新發展模式,鋪就了鄉村振興之路。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