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抓共管有手段 學校食品要安全
走進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之河南省許昌市
齊抓共管有手段 學校食品要安全
一一河南省許昌市鄢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召開學校(含托幼機構)食堂集中約談會
姚丹輝 本刊記者 柴占陽
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校園食品安全與否一直是學生家長和全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河南省將2019年定為“校園及周邊安全建設年”,鄢陵縣市場監管局認真貫徹落實河南省、許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開展校園及周邊安全建設年活動精神,開展全縣學校及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治理,全面規范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管理,積極推行學校(含托幼機構)食堂先進管理建設,嚴防嚴控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
5 月 9日上午,鄢陵縣市場監管局在花都莊園7號樓3樓會議室召開學校(含托幼機構)食堂集中約談會。約談對象為全縣轄區236家學校(含托幼機構)負責人及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圍繞近階段開展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整治中發現的突出問題進行重點約談。
鄢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趙紅亮,該局副局長陳文凱,縣教體局副局長王木立,各鎮監管所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趙紅亮在約談會上傳達了國家、河南省、許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做好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結合鄢陵縣實際,就做好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三點意見。
一是提高認識,認清形勢,增強做好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求各學校(午托機構)認真貫徹落實《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加強校園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學生和教職工集中用餐的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
二是強化監管,落實責任,提高學校食品安全工作水平。1、加強日常監督檢查,對學校及托幼機構食堂開展全覆蓋、無死角檢查;2、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檢查,對抽檢不合格或有違規違法行為的學校重點開展檢查,著力曝光一批違法違規經營單位,形成高壓態勢,威懾不法經營行為;3、積極推進明廚亮灶建設,2019年底學校(含托幼機構)食堂明廚亮灶建設率達到100%,“互聯網+明廚亮灶”達到90%以上;4、嚴格落實學校主體責任,明確校長(園長)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意識,認真開展自查自評工作,嚴防嚴控校園食品安全隱患;5、加強食品安全宣傳培訓、嚴格考核,各級各類學校要加強食品安全知識宣傳,采取制版面、開班會、進課堂、搞競賽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不斷強化廣大師生的食品安全知識,從而達到不購買、不食用問題食品、“五毛食品”的目的。
同時,鄢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將通過豫食考核APP系統對從業人員進行現場抽查考核,考核不達標者停止工作,調離崗位。多措并舉,嚴防嚴控校園食品安全隱患,使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狀態得到根本性改善。
三是珍惜機會,加強學習,力求約談培訓達到預期效果。
鄢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陳文凱在會議中對各學校(托幼機構)進行集中約談。通報了近期開展校園及周邊專項檢查情況和主要問題,排查校園周邊經營單位1516家次,責令整改242家,責令停業22家,查封扣押食品407.5公斤,立案49起,罰沒款24.73萬余元,移送公安機關1起。排查中發現部分學校硬件設施老化、餐用具清洗消毒不達要求、留樣不規范、操作間地面積水等,要求各學校認真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及《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簽訂食品安全承諾書,積極開展明廚亮灶建設,鼓勵學校積極參加食品安全責任保險,面對食品安全突發事件要積極應對、及時報告等。
鄢陵縣教體局副局長王木立代表教體局在會議上強調了以下幾點:一是對待學生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讓學生在校吃的安全,吃的營養,吃的健康;二是把學校食品安全工作要作為學校日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落實好校長(園長)陪餐制度;三是對學校食堂硬件老化、衛生條件差等問題進行積極整改,消除食品安全隱患。
會議中鄢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餐飲股的姚丹輝同志講解了學校(托幼機構)食堂如何規范開展食品安全自查自評工作,領學了《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對學校(托幼機構)食堂落實《學校集中用餐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清單》、學校(托幼機構)食堂制度自查、定期自查、專項自查表進行了一一講解。
本刊記者在會議上還得知,鄢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下一步將對轄區各學校(托幼機構)開展食品安全自查自評及《規定》落實情況開展專項檢查,以落實好2019年4月1日起施行的《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和3月16日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在京召開全國校園食品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以及為確保隱患排查整治取得實效,河南省人民政府食安辦、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安排部署的全省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四個最嚴” 要求的要求,嚴防嚴控做好在師生食品安全的保障工作!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