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規范管 稽查助保食藥安
市場監管規范管 稽查助保食藥安
一一河南省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19年上半年稽查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韓從富 本刊記者 柴占陽
近日,本刊記者在河南省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藥品稽查工作會議上得知,今年以來,鄭州市市場監管局系統稽查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結合鄭州稽查工作實際,以保障全市人民群眾食品用藥安全為己任,強化稽查工作的崗位責任感和使命感,充分發揮稽查工作的鋼刀利刃作用,發動全系統各種監管力量,群策群力,與制售販假等違法行為做斗爭,開創了全市稽查工作的新局面,譜寫了全市稽查工作的新篇章,全市稽查工作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好勢頭。
作為會議之一的內容,就是在鄭州市市場監管之稽查工作中取得顯著成效的單位在大會上作經驗交流發言,以資學習、借鑒和鼓勵。
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就是這經驗介紹者之一。
正在發言席上的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程紅梅介紹,2019年該局稽查工作在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正確領導下,在市局稽查支隊的精心指導下,緊緊圍繞年度中心工作,切實履職盡責,強化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依法行政,扎實推進稽查相關工作。
一、案件辦理情況
截止7月份共立案一般程序案件57件,結案54件。其中,涉嫌犯罪移送6件,罰沒款共計80.680932萬元。
立案57件,其中,食品類44件(流通25件,餐飲17件,生產2件),藥品類8件(流通7件,生產1件),醫療器械類4件(流通4件),化妝品類1件(流通1件)。
結案54件,其中食品類41件(流通31件,餐飲8件,生產2件)罰沒50.219246萬元,保健食品類1(流通1件)罰沒21.347286萬元,藥品類11件(流通10件,生產1件)罰沒9.1144萬元,化妝品類1(流通)。
涉嫌犯罪移送6件,食品4件(抽檢不合格),藥品2件(涉嫌生產銷售假藥1件,無證經營藥品1件)。
二、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及措施
1、實行全員辦案制,形成全局辦案的良好氛圍。
自2018年以來鄭州經濟技術開區發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實行全員辦案,所有持證執法人員均能獨立辦案。根據全局的年度工作要求,結合各科室與站、所的實際情況,將目標工作分解到各業務科室與站所。每周一例會通報各科室、站所的辦案數量和罰款金額,并每月以報表形式公開各業務科室與站所案件辦理情況,排出名次。同時將此項工作與每月的個人評優評先實行掛鉤,使科室與科室之間,站所與站所之間,個人與個人之間相互激勵,大大提升了辦案熱情與辦案效率。
2、加強業務培訓,大力提升辦案能力。
該局分別于今年2月、4月,兩次邀請中國法學會會員、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高級研修學院特聘專家宋烈老師,系統講解 “規范巧妙處置投訴舉報案件”、“正確處置索賠訴求與獎勵申請”、“行政復議或訴訟問題對策研究”、“投訴舉報案件協查與移送”、“食品標簽違法查處之法律適用”、 “食品添加劑類案件的定性處罰” 等內容。并針對該局的監管特點、案件難點以及在辦案中的疑難困惑面對面進行交流答疑,培訓內容貼近實際,深入淺出。局機關、各站所共計120余人參加培訓,極大的提升了執法人員的投訴舉報處置能力和稽查辦案業務水平。
3、規范辦案程序,確保案件經得起審查。
該局法制科與稽查工作緊密結合,強化對案件全程指導,從立案、調查取證、文書制作等每一個環節進行嚴格審核。嚴格執行《食品藥品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的要求,重點對貫徹法律法規情況、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法律適用是否適當、有無超越職權等項目進行督查,做好行政處罰案件的立案、告知、處罰等審核工作;嚴格遵守法定程序原則,依法辦理行政復議和應訴案件,切實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分析研究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案件發生規律、趨勢和誘發因素,提出改進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的建議;規范行政處罰聽證程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嚴格規范案件查辦行為,加強對執法人員的培訓。近兩年來先后組織召開6次業務指導培訓會,對辦案人員進行培訓并考試,強化學習效果,提升辦案水平,防止粗暴執法、機械執法、教條執法。近年來全局的復議、訴訟案件沒有一起因案件辦理程序問題及執法不作為情況出現過敗訴。
4、踐行“重典治亂”,落實“四個最嚴”。
落實“四個最嚴”工作要求,實行最嚴厲的處罰。今年該局食品類案件中,罰款5萬元以上的案件有7起。其中,5起為過期食品案件,雖涉案食品貨值及違法所得數額較低,但該局嚴格按照《食安法》相關條款及自由裁量標準,處罰均在5萬元以上;另外一起無證經營違法案件,因涉案貨值金額較大,處罰高達21萬余元,還有一起標簽不合格違法案件,處罰13萬余元。同時,該局嚴格落實《關于加大食品藥品安全執法力度嚴格落實食品藥品違法行為處罰到人的規定》,針對個人從事食品藥品違法行為的處罰到人,單位從事食品藥品違法行為的,除對單位進行處罰外,還要依法追究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責任。今年以來截至目前處罰到人案件為4件,公安部門刑拘3人。
5、練就“火眼金睛”,善于從日常監管中發現案件線索。
眾所周知,經開區藥品批發企業數量眾多,占鄭州市藥品批發企業的60%以上,監管任務繁重。在對藥品批發企業、藥品連鎖總部、藥品零售企業、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醫療機構等的日常監管中,執法人員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從細微之處發現大問題,從表面現象發現“潛規則”,采用“產品追溯法”、“外地協查法”、“臺賬比對法”、“稅務票據印證法”、“雙向核對法”等執法手段,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該局食品生產流通科和餐飲科不定期對轄區內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進行明察暗訪,違法違規行為一經發現,立即立案,有效地拓展了案源線索。
6、探索懲戒模式,讓違法違規者無處藏身。
一是建立藥品批發企業業務員名單備案制。將存在違法違規的業務員納入“黑名單”,并定期通報轄區所有批發企業,不得聘用此類有違法違規記錄的業務員,有效地震懾了藥品購銷活動中的違法違規行
二是針對案件辦理過程中遇到的惡意注銷《營業執照》意圖逃避處罰的行為,絕不姑息縱容。今年該局在辦理3起食品經營違法案件時,違法企業為了逃避處罰,一面拖延案件辦理時間,一面悄悄辦理《營業執照》注銷手續,使處罰無法落實到位。對于此類情況,該局絕不姑息縱容,利用“信用中國”平臺,將這些企業及負責人的違法行為在平臺紅黑榜上公示,納入黑名單,為下一步的聯合懲戒打下基礎。
7、創新舉報方式,建立可視化舉報系統。
今年該局在轄區中大門、丹尼斯、民樂集農貿市場設置了3個“食品安全科普宣傳站”,該項目是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2018年的十大民生實事之一,在鄭州市尚屬首例。目前,已建設完成2個,并投入運行??破招麄髡炯称窓z測、投訴舉報、科普宣傳為一體,實現遠程可視投訴舉報。在站內設有遠程投訴舉報屋,市民如遇到食品安全問題,可通過視頻、語音、信息三種方式聯系該局投訴舉報中心,實現投訴舉報、食品辨偽識劣、食品安全知識咨詢遠程可視,進一步拓寬了投訴舉報渠道,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更加科學、更加人性化的服務,實現監管重心前移,構筑食品安全聯防聯治、社會共治的監管格局。
8、健全行刑銜接,完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制。
加強與刑事司法銜接協作,不斷完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加強與刑事司法銜接協作,不斷完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制。在查辦案件過程存在涉刑問題的,及時與鄭州市公安局經開區分局、區檢察院溝通,定期與公安、檢察部門召開聯席會議討論食品藥品案件。今年上半年涉嫌犯罪案件已移送公安部門6件。
對于下半年的食品藥品稽查工作,鄭州經濟技術開發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程紅梅說,該局將結合食品藥品監管體系建設,繼續加強稽查隊伍與能力建設,努力打造“政治過硬、業務精良、行動快捷、高效廉潔”的食品藥品稽查隊伍品牌形象,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推動食品藥品科學稽查,以更大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抓好食品藥品監管工作,保障全區飲食用藥安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