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安工作做的好 培訓會上來介紹

    2019-11-08 12:56:51 來源: 食安中國網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食安工作做的好 培訓會上來介紹

    一一河南省葉縣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馬亞軍在河南省食品安全省建設培訓會上分享"葉縣現象"

    本刊記者柴占陽

    加快推進河南省食品安全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升食品安全工作落實和開展食品安全創建行動的能力和水平,深入推進食品安全省建設高質量發展,近日,由河南省人民政府食安辦組織的河南省食品安全省建設培訓會在河南省許昌市召開。

    來自河南省18個省轄市、10個直管縣及42個準備食品安全縣驗收的縣(市)、區食安辦主任、副主任等120余人參加培訓。

    11月6日下午,按照會議議程安排,葉縣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馬亞軍受邀在培訓班上分享葉縣食品安全監管經驗,這就是 :

    《葉縣食品安全永遠在路上》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關系千家萬戶,是一項再重視也不過分的底線工程、民生工程。葉縣緊緊圍繞總書記“四個最嚴”要求,狠抓基層基礎、管理創新、示范創建、嚴格執法等關鍵環節,力爭全面實現“三個一個樣”,守護人民舌尖上的安全。2018年,成功創建全省第一批食品安全示范縣,主要做法被《人民日報》兩次報道,被河南日報等多家媒體密集報道;省內外110多個兄弟縣市、170多個考察團蒞臨考察。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構建三級監管體系,重心下移抓食品安全縣級層面,調整充實食品安全委員會,縣委書記古松和縣長徐延杰定期聽取食品安全工作匯報,縣四大班子領導帶著問題到一線調研并現場解決問題。把食品安全納入年度責任目標考核體系(占3%);投資2000多萬元,建成了區域性食品檢驗檢測中心,為豫西南地區提供更加優質的檢驗檢測服務。

    鄉鎮層面,各鄉鎮成立食品安全委員會,按照辦公面積不低于320㎡,辦公人員鄉鎮5-7人、城區10-15人的標準,建設派出機構,全部配齊辦公設備、執法裝備,實現了一鄉一所全覆蓋。

    村級層面,在行政村建立食品藥品協管站和食品藥品協管組織,配備食品安全協管員,實行行政村全覆蓋,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同時,在市場監管系統內部開展“人人為師”大講堂,每周進行一次集中學習;創辦“葉縣市場監管”微信公眾號,利用主題宣傳日、食品安全宣傳周、“12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等,開展集中宣傳,科普食品安全常識;開展巡回課堂,送課下鄉,分層次、分類別、分區域開展法律法規大宣講,讓食品藥品生產經營者知法、懂法、守法。目前,已舉辦巡回課堂300多場,培訓6萬多人。

    通過軟件和硬件相結合,內提素質、外樹形象,營造了人人關心、人人關注、人人參與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圍。

    二、實施 “四碼一標” 管理,科學高效抓食品安全

    一是實施倉儲食品批發企業“色標管理”。將倉儲食品存放劃分為合格區、待驗區、退召回區(不合格區)三個基本區域,用不同顏色進行標識。不合格及過期食品,企業自覺收回等待集中銷毀。目前,全縣211家食品批發企業納入“色標管理”;共組織8次集中銷毀,銷毀食品藥品化妝品等7.5萬箱,價值430萬元。

    二是實行食品批發企業送貨車輛二維碼管理。驗收合格的、登記在冊的送貨車輛,生成二維碼,用手機掃描隨車二維碼,就可查看車輛所屬商家的名稱、地址、車牌號、聯系方式、經營品種等相關信息。對沒有二維碼的食品送貨車輛,重點檢查食品來源、質檢報告、倉儲條件等。目前,613輛送貨車輛納入二維碼管理。通過這一措施,不僅讓“黑倉庫”付出水面,還進一步解決了食品流通領域的安全隱患。

    三是開展電子監管。將商戶證照、食品質檢報告、購進查驗記錄、退(召)回記錄等相關信息全部錄入電子管理平臺,生成二維碼并在銷售票據上使用,監管人員隨查隨看。在食品價簽上設置二維碼,消費者掃二維碼就可查看所購食品的相關信息。實行星級管理,一周內未更新上傳當批質檢報告、查驗記錄的,一星就變暗,星級自動下降并實施重點監管。

    通過車輛二維碼、批發企業二維碼、票據二維碼、食品信息二維碼,打造“四碼一體” 監管體系,做到了源頭可追溯、流向可追查、責任可追究。同時,在示范店推廣電子“二維碼”取代食品紙質身份信息,既節省商戶開支,又方便消費者辨識食品真偽,還提高了監管效率。

    三、推進三大創建工程,示范帶動抓食品安全

    一是開展食品經營示范店創建工程。以大中型超市為重點,對店內設施設備升級改造,散裝、即食入口食品“三防”措施到位,食品分區分類擺放,建立臨期食品專柜,設立農產品農藥殘留快檢室,所有農產品檢驗合格后才能銷售。對食品經營店觀摩評比,現場打分、現場公布結果,得分在90分以上的授予“食品經營示范單位”稱號,并在電視、微信公眾平臺等新聞媒體上大張旗鼓表彰和宣傳,讓食品經營者有榮譽、得實惠。

    二是實施餐飲“12331”工程。第一個“1”,即以示范創建為引領,實行“雙隨機、一公開”評比,對餐飲單位進行量化評級,引導社會公眾“看牌消費”,“用腳投票”,打造示范點,示范街,以點連線,以線鋪面,提升餐飲業規范化管理水平。“2”,即以實施“互聯網+明廚亮灶”和餐飲后廚潔凈工程為發力點,實施明廚亮灶,推行不銹鋼后廚。加工場所排水道一律貼上瓷磚或加裝不銹鋼,上扣不銹鋼下水道蓋板,讓排水道做到干凈整潔、流水通暢,帶動實施后廚潔凈工程,力爭實現餐飲經營場所整潔規范有序、環境衛生達標升級的目標。第一個“3”,即把握人員與制度管理、原料控制、加工操作場所管理“三個重點”。人員與制度管理做到“九統一、三公示、四到位”;嚴格原料控制,單獨設立原料間,做到“三到位”;加工制作場所管理,設置涼菜專間,達到“四化三統一、四有三分開”的要求,實現廚房灶具不銹鋼化、灶間瓷磚化、加工操作明檔化、操作流程規范化。第二個“3”,即突出食堂(學校及托幼機構、敬老及養老院、機關)、農村集體聚餐點和大中型社會聚餐 “三類主體”。全縣317所學校(含托幼機構)100%實行互聯網+明廚亮灶,所有餐飲單位實施4D(整理到位、責任到位、執行到位、培訓到位)餐飲管理。實施餐飲“黑榜”制度,拒不整改的,張貼黑榜公示;對中小型餐飲單位,實時監控后廚規范情況,力促后廚規范常態化;全面推行健康證色標管理,制作公示欄。

    目前,廣安路南段和人民路成功創建“4D”管理示范街,葉公古街成為小餐飲管理的典范。

    三是實施小作坊“6S”管理工程。根據各類小作坊情況,從場所布局、過程控制、質量檢驗等方面因戶施策,積極推進“6S”(即: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管理,力爭達到場所布局合理化、硬件設備標準化、從業人員專業化、管理制度規范化目標。目前,53家食品生產小作坊實現“6S”管理常態化。

    同時,開展點對點觀摩、面對面培訓、村村評比活動,建立示范觀摩機制,商戶由被動監管變為自覺提升,食品經營規范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四、守好行政執法底線,公正公平抓食品安全

    一是滴水不漏抓整治。堅持 “產出來” 與 “管出來” 并舉,落實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扎實做好農產品質量檢測、信息公示、不合格產品退市等工作,實現產品準出、儲運、準入無縫銜接,貫通農產品生產、流通、消費全過程追溯體系,確保人民群眾吃得放心、吃得安心、吃得舒心。

    二是公平公正抓執法。成立了案件審查委員會,建立案件回訪制度,在制假售假等食品安全案件定性、處罰等方面一把尺子量到底,不搞人情執法、關系執法、面子執法,讓執法對象心服口服。

    三是一視同仁抓懲處。完善稽查辦案、行刑銜接、案件會商等機制,對違法行為發現一起、立案一起、查處一起,達到了處罰一個、警示一批、帶動一片的效果。創新稽查執法機制,實行股隊合一、隊隊聯合、隊所聯合、所所聯合,集中力量辦大案。

    目前,已罰款1290多萬元。其中,5萬元以上案件結案89起,10萬元以上案件結案4起,移交司法機關11起。

    五、堅持監管助力產業,統籌兼顧抓食品安全

    確立了“重拳出擊抓監管、助推產業大發展”的思路,以強化食品安全監管,倒逼食品安全水平提升、助推農業產業發展,為鄉村振興奠定基礎。

    一是關口前移,打造放心食品。全面落實 “藍天、碧水、凈土” 三大行動,分類分節分區進行污染治理;實施高毒、高殘留農藥替代行動,全面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嚴格畜禽養殖投入品管理,確保源產地環境清潔,從源頭上杜絕不合格食品。

    二是調整結構,打造綠色食品。以“四優四化”為重點,出臺種植結構調整方案,實施示范場建設,發展現代循環農業產業。扎實做好“三品一標”(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創建,馬灣白桃、張武崗紅薯被農業部確定為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

    三是招引項目,打造高端食品。實施項目帶動戰略,積極招引帶動能力強的大項目、好項目入駐,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和供給質量。雙匯、金匯源田、春曉等綠色高效循環農業基地規模不斷壯大,“百畝千頭生態示范方”生豬養殖模式全面推開,平頂山市健康食品產業園正在加緊推進,未來將有更多前景好、無污染、綠色環保的食品企業入駐葉縣。

    葉縣在食品監管工作上進行了一些探索,得到了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平頂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兄弟縣市的大力支持,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這與上級的要求相比、與兄弟縣市相比,還有不少差距和不足。

    下一步,我們將以此次培訓會議為契機,堅持靠服務感動商戶、靠公正樹立形象、靠廉潔樹立威嚴、靠重罰治理亂象、靠規范消除隱患、靠創新推進監管、靠實干爭先出彩,快速實現 “三個一個樣”,為創建食品安全省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7|国产小屁孩cao大人|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