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享守初心 “食食”在在踐使命
共建共享守初心 “食食”在在踐使命
一一鄭州市管城回族區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區工作側記
本刊記者 柴占陽
11月25日下午,河南省人民政府食安辦在鶴壁市舉辦的 “2019年食品安全省建設第二期專題培班” 上,28個省直食安委成員單位,18個地市、10個省直管縣及市場監管系統的創建工作人員共計320余人共同分享了來自鄭州市管城區王媛媛關于該區創建河南省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的經驗介紹 。
本刊記者在現場看到,王媛媛在熱烈的掌聲中走向主席臺開始了介紹 :
大河之南的鄭州近代史上被稱為是一座火車“拉"來的城市。在這座新興的城市里,有一地方早在3600年前,就是商朝都城(亳都),這里是中國都城建制創始的地方。據史料記載,西周初,稱管國,管城之名,因此而來。
管城回族區地處鄭州市東南部,總面積107平方公里,有31個民族的居民在此居住。除漢族外,回族是管城區人數最多的少數民族區。飲食文化的差異,讓食品安全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2016年,河南省鄭州市被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確定為第3批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試點 ; 2018年5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提出建設食品安全省的意見,管城回族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食安辦確定為第4批省級食品安全區創建單位。這充分體現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
數據顯示,在常住人口約57萬的管城區,有著9134家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如果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示范創建就無從談起。管城回族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蘇保軍說:“創建工作既是對全區食品安全的一次檢閱,也是監管工作的一次提升。要聚焦問題、深挖根源。要奔著問題去,跟著問題走。哪里出現新問題,哪個疙瘩最難解,重心就跟進到哪里。” 管城回族區以創建工作“有特色、見成效、保安全、惠百姓”為目標,堅持責任治理、精準治理、綜合治理 :
一是聚焦“同責”,嚴格落實屬地管理、黨政同責的要求,加強組織領導,精心安排,把創建工作擺上重要日程。今年,管城回族區人民食安辦印發《地方黨政領導干部食品安全責任制規定》(以下簡稱《規定》)1000余冊,積極組織各單位黨政干部集中學習、各單位小組學習。進一步明確黨委領導責任、政府行政責任和各項工作制度,把食品安全黨政同責的政治責任牢牢扛在肩上,確保食品安全“四個最嚴”重大要求得到認真貫徹。
同時,全面落實地方政府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區政府與各鄉辦及區直部門簽訂目標責任書,食品安全實行年終目標考核及“一票否決”制,食品安全權重比占3%。
二是聚焦“引領”,開展學校(幼兒園)食堂 “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為提升學校食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區政府投入144萬元,早在去年9月,就已在全區120家學校(幼兒園)食堂實施“互聯網+明廚亮灶”工程建設,實現遠程監控信息化,在全市率先完成。積極開展“食用農產品示范市場”創建活動,轄區16家食品批發(零售)市場和農貿市場、6家大型商超全部安裝溯本通追溯系統,1家茶葉市場自主開發 “茶源通”食品追溯系統,實現掃描二維碼,所購食品來龍去脈,一目了然。此外,通過優中選優,先后創建管城街、萬科美景龍堂美食街2條市級食品安全示范街,打造市級食品安全管理示范單位22家。努力形成點線面相結合的多層次、全方位的食品安全示范群體。
三是聚焦“共治”,管城區緊緊圍繞“黨委統一領導、政府部署推動、部門依法監管、行業誠信自律、公眾積極參與”的食品安全治理格局,穩步推進食品安全示范創建工作,整體提升全區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同時,在主次街道、農貿市場制作宣傳標語和創城公益廣告、沿街門店LED屏要滾動播放創城宣傳口號、店內有宣傳資料、臺面有宣傳桌簽,鋪天蓋地地營造“創建宣傳”。切實維護轄區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
示范創建工作驗收在即,管城區食安辦主任、區市場監管局局長蘇保軍指出:“全區上下要倒逼時限,倒排工期,倒查責任,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把工作抓在手里,靜下心來沉下去、身先士卒沖上去、發揮作用干進去,與時間賽跑、向困難挑戰,以沖刺趕考的狀態,以決戰決勝的姿態,千方百計確保創建成功,為人民群眾 “舌尖上的安全” 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