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集體聚餐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農村集體聚餐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王文亞 本刊記者 丁連恩
江蘇豐縣自古就有講究情義,熱情好客的傳統,農村集體聚餐頻率比較高,合理規范化的管理顯得尤為重要。為最大限度地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對農村集體聚餐進行調研,探索更加科學規范化的管控措施,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一、農村集體聚餐的現狀
?。ㄒ唬┚鄄皖l率高,人數多,人群涉及面廣。我縣餐飲文化歷史悠久,農民人情味格外的濃厚,恰逢紅白喜事親朋好友總愛聚在一起,在2019年1—10月份共上報聚餐1330余次,累計約20.4萬人次。其中涉及的人群上到七八十歲的老人,下至三四歲的小孩。
?。ǘ┚鄄偷攸c比較分散。我縣地處蘇魯豫皖交界,村莊居住分散,由于地緣和經濟條件的關系,住在縣城和城南的大沙河鎮、宋樓鎮、梁寨鎮等集鎮經濟條件較好的人家通常在賓館操辦聚餐事宜。城北首羨鎮、順河鎮、歡口鎮由于傳統觀念濃厚、農民經濟收入相對較低,自家承辦的宴席場所大多選擇在家庭院落或臨時搭建帳篷,加工和就餐場所沒有防護和隔離措施,缺少冷藏、保溫、清洗、消毒等設備設施,存在飯不潔凈、菜不洗凈、餐具不消毒、垃圾遍地扔、污水橫流、蚊蠅亂飛等突出問題。加工工具生熟不分,導致部分食品交叉感染。
二、存在問題
?。ㄒ唬┰牧线M貨渠道復雜。有農戶在采購原材料的時候貪圖便宜,哪家便宜就在哪家買;有的經廚師介紹到熟人門店購買,沒有進行索證索票,沒有仔細查驗產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限,導致有些存放時間過長的蔬菜。
?。ǘ┎僮鬟^程簡單。由于流動廚師未經過專業培訓,操作流程不規范,菜品搭配上存在安全風險,不同種類的食物是否能夠進行混搭,是否能夠添加何種調料,流動廚師基本是憑著自己的感覺和平時的經驗在操作。有的菜品需要長時間浸泡、清洗,由于時間關系,可能就只做了簡單的處理,廚師就開始烹飪了。
?。ㄈ﹥Υ鏃l件難以保障。大多數農村家庭沒有儲藏柜,食品得不到很好的保存,防蠅、防鼠、防塵等措施缺乏,對于已加工好的食物沒有合適的冷藏保存設施,容易腐敗變質和被有害物質污染。很多宴席需要持續幾天,隔夜食品無法保鮮,增加了食物腐變的風險。
?。ㄋ模┚筒腿藛T結構的復雜性加大了食品安全風險。各年齡階層的人抵抗力不同,有的菜品可能成年人吃了不會出事,但小孩和老人就可能食物中毒,然而在實際聚餐中沒有對成人和小孩、老人進行區分,不同年齡階層的人混桌就餐實為普遍現象。
?。ㄎ澹┦称钒踩庾R淡薄。首先是承辦人方面,許多承辦人聚餐時請的幫工、打雜人員都是自家親友,隨意性大,根本沒考慮操作規范性和疾病傳染方面的風險,只要有人就敢用,甚至在客流高峰期會臨時找人幫忙。其次是就餐人員一方,在餐桌就餐時由于人數多,很少有人去關注餐飲具的清潔,關注菜品的衛生,無論是成人還是小孩,都是憑著味覺喜好就餐;來自四面八方的客人拼湊在一桌,難免其中會有極少數人攜帶有傳染病,這些高危因素在實際聚餐中幾乎被人們忽略掉了。再者就是監管方面,我們的第一道防線是村級食品安全協管員,由于沒有一個明確的考評機制,很多協管員存在敷衍。
?。┍O管難度大。目前的網格化管理,各基層監管分局人員短缺,交通工具缺乏,在對農村地區集體聚餐進行監管時,需要耗費很大的人力、物力,但現實中這兩點都無法落到實處。各村協管員的安全責任狀都是與當地人民政府簽訂,在實際操作中監管部門只起了一個中介作用,沒有體現出主導地位,無法對協管員進行有效的管理,監管部門發出的通知,踐行力度很小。
?。ㄆ撸Υ寮壭畔T的管理、考核難度大。由于各村信息員基本都由村干部兼任,平時忙于其他工作,在對集體聚餐的管理上投入時間和精力都比較少;每年度提供給信息員的一定的報酬,與他們繁瑣的工作不成正比,另外監管部門無法有效的對信息員進行考核,許多信息員對集體聚餐這項工作不能引起足夠的重視。
三、針對農村集體聚餐存在問題的幾點對策和建議
?。ㄒ唬┘訌妼r村集體聚餐廚師的管理。管好廚師是關鍵。農村廚師是農村集體聚餐活動的的主要操辦人員,一般是一個主廚,召集一些幫廚,有純粹幫忙性質的,也有承包宴席制作的盈利性質的。一般說,廚師如果重視食品安全,操作符合安全規范,那么,這次集體聚餐活動基本上就是安全的。因此,必須加強對農村集體聚餐廚師的管理,摸清轄區廚師的基本情況,每年組織對廚師進行健康檢查和食品安全知識教育培訓,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識和能力,建立農村廚師檔案,收集其操辦聚餐活動的信息,對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廚師,探索建立退出機制。
?。ǘ┌l展第三方提供餐飲服務。農村集體聚餐一是要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借助和發揮農村紅白理事會的作用,倡導移風易俗、文明辦事、安全節儉;二是提倡并逐步推廣流動餐車,或者有條件的餐飲服務企業下鄉進入農村以承包性質(包席)承辦集體聚餐活動;三是在農村扶持一些村民開辦主要針對集體聚餐活動的餐飲服務企業,在固定的餐飲加工烹飪場所加工食品,消除安全隱患。隨著農民家庭收入的提高和經濟水平的不斷改善,會有越來越多的農民委托流動餐車、餐飲企業操辦集體聚餐,或者到餐飲企業聚餐,不僅保障了食品安全,還減輕了農民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
?。ㄈ┞鋵嵐ぷ髫熑问潜U?。目前,農村集體聚餐監管還屬于法律空白(流動餐車因具有餐飲服務經營性質除外),無法許可、無法監管和處罰;當然,因無經營行為,也難以立法。但農村集體聚餐的種種不能保證安全的現狀,使得其屢屢成為食品安全事故的高發領域。發生食品安全事故后,因就餐者多為親朋好友和左鄰右舍,中毒者多選擇自行就醫治療,外人往往無法掌握信息。因此,要確保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不能只靠協管員或者基層市場監督管理人員單打獨斗,而是需要屬地政府牽頭抓總,讓村級食品安全協管員、村干部、農村紅白理事會等群眾組織、市場監管分局、鄉鎮政府、縣市場監管局密切配合,通過打一套組合拳,確保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因此,必須明確責任,農村集體聚餐舉辦者(流動餐車和承包宴席的承辦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應提前將聚餐活動菜單、舉辦地點、參加人數等內容提前向本村食品藥品安全協管員報告,并簽訂食品安全承諾書;村食品藥品安全協管員應及時向鄉鎮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所報告,并現場進行指導;各市場監管分局要按照上級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餐飲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必要時可派人進行現場指導;鄉鎮人民政府按照屬地管理要求,對本轄區集體聚餐食品安全負總責,要開展食品安全知識和法律知識宣傳教育,提高食品安全事故防范能力;各市場監管分局負責轄區農村集體聚餐活動的指導業務、廚師的健康檢查及培訓和應急處置等工作,應采取切實有效措施,保障農村集體聚餐的食品安全。
?。ㄋ模┘訌娹r村聚餐指導的服務意識。各鎮政府要增強服務意識,把群體性聚餐管理這一關系廣大農民健康利益的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好。由于在農村因事辦宴席是一種傳統習俗,農民群眾對實行聚餐報告指導制度自覺性不高,有的辦宴者到鎮政府路途遠交通不便,舉辦喪宴還是急事急辦,因此,農民群眾辦宴主動申報和接受監管的比較少。各鎮、行政村要克服坐等群眾上門報告的工作態度,特別是村食品安全協管員要增強責任感,落實責任制,建立暢通的信息渠道,及時主動掌握本村舉辦家宴情況,及時主動組織上門跟蹤服務,提供衛生咨詢,加強宴席動態管理,從菜單的審核、原料的采購與儲存、餐飲具的消毒、加工過程中的衛生和冷菜制作衛生、留樣等給予全面的指導,及時發現并消除食物中毒隱患,確保宴席衛生安全。同時要完善細節,做到:明確備案程序,明確聚餐須知,明確廚師須知,明確基本衛生設施和餐飲器具衛生要求,明確食品的采購、加工要求,明確聚餐衛生審查內容。
?。ㄎ澹┐罅﹂_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廣大農民群眾食品安全意識淡薄,自我保護能力較差。各級政府要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廣泛普及食品衛生知識,引導廣大農民樹立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提高在舉辦和參加宴席中的飲食安全意識,努力保障自身健康安全,要把群體性聚餐管理的目的意義,宴席制作衛生知識宣傳到每一農家,增強廣大農戶報告的自覺性,主動接受衛生監督人員管理,確保宴席符合衛生要求,嚴防食物中毒事件發生。
同時還要廣泛開展移風易俗教育,提倡文明、健康、科學的婚、壽、喬遷等慶?;顒?。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