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著的事業心 無悔的“食安”情
—揚州高郵城南新區食安科科長張才林先進事跡
作者:張樹明 徐小薈
張才林,男,中共黨員,大專學歷,高級獸醫職稱,現任高郵城南經濟新區食安監督科科長。參加工作近四十年來,張才林同志無論在哪個崗位上,都堅持做到以民為本,踏實工作,甘于奉獻,勇于進取。自2016年調到食安監督科以來,為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他幾乎傾注了全部心血,用真心的付出和實實在在的業績換得了城南新區食品安全工作的長治久安,用實際行動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擁護,受到了各級領導的認可和好評。在他的帶領下,經過全科室同志的共同努力,城南經濟新區食品安全各項工作持續穩定向好,在全市始終保持領跑,多年未發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轄區群眾對食品安全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不斷增強。
愛崗敬業,立足本職,始終工作在食品安全監管一線
在工作生活中,有人說張才林同志太“實在”,可他就是憑著對食品監管工作的熱愛和干什么工作都不服輸的實在勁,在食品安全監督的崗位上干出了特色,干出了亮點。他常說:“干一行厭一行是做不好工作的,更做不出特色的工作來”。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各級黨和政府愈來愈重視食品安全,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的美好愿望也不斷提高,而基層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面臨的卻是一個監管人員較少、生產經營主體眾多,且從業人員素質較低,食品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意識缺失,假冒偽劣食品難以禁絕的市場環境。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責任和壓力可想而知,但他卻認為:有壓力才有動力,有動力才能干好工作,從事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是自己的榮幸,肩負著黨和政府的重托,肩負著人民群眾的殷切希望,為人民群眾營造一個安全衛生的食品環境是自己的天職。幾年來,他一直在食品安全監督崗位上默默無聞地工作,任勞任怨,無論是工作時間還是8小時之外,他心中唯一惦念的、謀劃的就是食品安全。除了做好食安科本職工作外,他還積極履行鎮食安辦日常工作,經常性的召開成員單位會議,研究部署新區食品安全工作,聯合多部門開展食品安全聯合檢查和整治。多次被揚州市、高郵市評為先進個人,為城南新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
敢于擔當,為民紓困,始終將食品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一)勇擔責任,恪盡職守。2017年,車邏鎮創建國家衛生鎮和揚州食品安全示范鄉鎮,“四小食品”行業和農貿市場臟、亂、差被政府提上了議事日程。在創建中他帶領科室的工作人員,足足用半年時間,沒有休過禮拜天,挨家挨戶指導、規范、整改、驗收直至達標。一個夏天,本來就不算白的面龐曬得更加黝黑,經過不懈的的努力,同年年底車邏鎮順利通過創國家衛生鎮驗收,并被揚州市食安委第一批授予“揚州市食品安全示范鄉鎮”榮譽稱號。今年城南新區開展“公筷行動”推廣和城區占用公共場地置辦家宴專項整治工作,他更是將這兩項重點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事無巨細、面面俱到、親力親為。“公筷行動”推廣工作被揚州電視臺、高郵電視新聞欄目多次報道,《食安江蘇》、揚州日報、高郵日報以及相關網絡媒體也多次進行了登載宣傳,9月1日中央電視臺早間新聞節目《朝聞天下》對我區在農村宴席中大力倡導“公筷行動”,普及健康知識、共享美好生活的新聞進行了聚焦報道,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城區占用公共場地置辦家宴專項整治工作也取得顯著成效,新區在南苑社區范圍內確定4家惠民酒店,3個家宴便民服務中心和疏導點,均正常投入使用,滿分通過市級高質量發展個性化指標考核。
(二)以人為本,服務于民。城南新區食品監管對象個體戶較多,有些經營戶生活并不寬裕,面對這些弱勢群體,他給予無微不至的關心和詳細的指導。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他每年向上爭取資金升級改造經營戶家庭困難的小餐飲店和食品小作坊,并為全區從事“四小食品”生產經營人員和流動廚師免費健康體檢和辦理健康證。2017年有3名經營人員和流動廚師健康體檢不合格,不得從事與直接入口食品有關工作,需等到治愈后才可以工作。他們不理解,認為自己得的是小毛病,不會傳染人。張才林同志他們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解釋說服,了解他們的想法和顧慮,宣傳相關知識,讓他們明白其行為會給社會帶來什么樣的危害,爭取他們的理解和支持,最終3名健康體檢不合格人員同意治愈之后再參加體檢,保證拿到《健康證》后再從事與食品有關的工作。幾年來,城南新區食品從業人員健康證持有率一直保持較高水平,為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奠定了基礎。
開拓進取,銳意創新,始終堅持探索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新思路
作為一線的工作人員,僅僅依靠務實認真的工作是不夠的,面對基層艱巨、復雜的工作,還需要有開拓的精神。作為城南新區食安監督科負責人,他在不斷探索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解決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遇到的新問題。
(一)日常監督監管與教育培訓相結合。城南新區鎮村兩級食安協管員和信息員負責本轄區內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和重大節日、重要時段的食品安全隱患排查、宣傳引導、信息上報等職責。為確?;鶎邮称钒踩O管職責到位,他定期組織開展村級食安協管員、信息員和監管對象專業知識、專業素養的教育與培訓。由于村級食安信息員變動較大,給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帶來很多的隱患,監管對象的日常監管和農村集體聚餐現場指導是一項比較專業技術性工作,他都手把手傳授,直至新上任的食安信息員對監管和指導流程全部弄懂弄通。
(二)每月抽查與專項整治相結合。新區食安辦每月對各村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進行抽查。村級信息員每月對各自轄區內的監管對象進行一次摸底登記,并上報鎮食安辦,鎮食安辦做好登記記錄工作的同時與上級職能部門保持密切聯系,多年來城南新區農村集體聚餐備案和現場指導數、指導覆蓋率一直處于全市領先。對于市食安辦安排的專項整治工作,城南新區加大整治力度,把專項整治貫穿到每月抽查和日常監管中,有效提高了監管效率和效果,促進城南新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張才林同志正是憑著這種踏實、務實的工作作風,加上勇于創新、探索的工作精神,使得城南新區食品安全工作開展有聲有色。城南新區創建揚州市食品安全先進鄉鎮工作更是被市食安辦在全市推廣,市食安辦連續三年組織其他鄉鎮到城南新區進行學習觀摩,省食安辦、原揚州市食藥局領導先后多次到城南新區開展基層鄉鎮食安辦工作調研。在平凡的崗位上,張才林同志為城南新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作出不平凡的貢獻,有效地維護了一方的食品安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吳森林]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