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平度市場監管人的“抗疫”日記
一名平度市場監管人的“抗疫”日記
高建 本刊記者 朱有剛
高建 本刊記者 朱有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自山東省平度市全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阻擊戰打響的第一天,平度市每個市場監管人就都已不是這場戰役的局外人!這個假期,這個局從主要負責同志到科所工作人員,到處都是市場監管人緊張忙碌的身影。
記者記錄了平度市場監管局投訴舉報受理中心程昊同志初七這天的工作日志:早晨六點半,程昊打開微信看工作群,已經有幾位所長在群里發關閉農村集市的進展。還有幾位科長分享限制物價、處理投訴、檢查市場等方面的工作經驗,忙碌的一天已然又拉開了帷幕。



九點,穆延波副局長召集“應急協調組”幾名科室負責人在投訴舉報中心這里集合,分兩隊到各市場監管所督察到崗情況和價格投訴執法情況。為了做好防控工作,局里專門成立了指揮部,“一把手”劉曉東局長掛帥,下設辦公室、四個工作組和六個督導組,分工有序,各司其職,共同構建成市場監管領域疫情防控工作體系。

今天穆局長跟程昊一組,去了明村和崔家集兩個鎮。不出所料,所里不但全員到崗而且早就進入了滿負荷狀態。他們在所里詢問了每起涉及疫情防控商品投訴的處置情況,到藥店、超市查看了物資價格現狀,一切都平穩有序,讓人放心。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基層同事們的努力,從投訴辦理到巡查檢查,從現場檢查記錄到各類數據報表,無不書寫著這些疫情防控“逆行者”的兢兢業業與無私無我!

中午到家已經一點多了,簡單扒了幾口飯,在沙發上靠了幾分鐘就回了辦公室,下午還有很多事兒在等著。
下午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于受理分流當天的投訴舉報件。涉及疫情的投訴舉報件,除了回復時間緊、標準高,而且要通過熱線系統和辦文系統回復兩個版本。怕出紕漏,他給幾個辦件“大戶”挨個打了電話。幾個統計報表催得都急,統計系統不夠智能也只好用原始的辦法力求準確無誤。簡單分析了今天投訴舉報受理情況,給分管領導和應急協調組組長發去,希望能給局里決策部署提供一點參考。時值辦結回件高峰,這邊轉辦、上報著,那邊新來的件一邊“蹭蹭”地增加,竟有綿延不絕之勢。
晚上六點半,辦公系統中幾頁幾頁扎眼的紅色終于全部消失。這足以值得欣幸了,因為比昨天整整早了一個小時。抿了一口涼掉了的水,他踏上回家的路,一彎月兒扮靚了此時的天幕。
吃過晚飯,他跟妻兒視頻聊了一會兒,忽然發現已經三天沒見到他們了。妻子在街道工作,也是初二就開始滿勤上班,孩子只好送岳母家照看。他因為天天在外面跑,只好盡量避免跟孩子見面。朋友圈不少人抒發閉門在家的憋悶,還有與熊孩子的“可怕”日常。其實,那樣的居家和日常,對他們這些提前回崗的人而言,真的是一種求之不得的熱望!
今天是大年初七,天氣晴朗。古語說“七人八谷”,初七是“人日”,傳說這一天晴朗的話,預示著這一年中人們都會健健康康,吉祥如意。他相信這一切美好都會成為現實,不為別的,就為奮戰在抗擊疫情各條戰線的平度人!為他們的廢寢忘食,為他們的披星戴月,為咱們的眾志成城!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