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奮戰在疫情最前線詮釋最美夫妻情

    2020-02-08 18:12:58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奮戰在疫情最前線詮釋最美夫妻情
     
      胡幕幫 本刊記者 丁聯恩
     
          庚子年的春節對于每個人來說都很不平凡。當大部分人為了抗擊疫情,選擇“宅”在家里時,卻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疫”無反顧,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共同上陣,守護萬家平安。他們是夫妻,是“戰友”,他們用行動和奉獻詮釋最美夫妻情。
     
          丁曉虎、吳海艷:
          17年前非典,我在里面戰斗,你在外面看我。17年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你在里面戰斗,我在外面看你。
         (在醫院工作中)
     
         疫情就是命令。 自區疫情防控指揮部成立以來,醫療救治組的丁曉虎每天奔波在發熱門診一線,指導醫療救治和預防控制工作。
    丁曉虎兩年前做過外科房顫射頻消融術,身體恢復一直不太好。就在疫情來襲的前幾天,他在下鄉檢查工作時,感到胸悶胸痛,累倒在了半路上。剛做完心臟造影檢查的他,卻在接到疫情命令時沒有一絲猶豫,不顧抱恙的身體轉身又投入到疫情戰斗中去。
     
          其實早在 2003 年,丁曉虎就曾參加過抗擊“非典”的戰斗。當時,剛轉業回來的他,滿腔熱血,雖然內心比較恐慌,但是作為衛生人,他知道這是他必須要做的事。 如今,當疫情來襲,他依舊奔赴一線,每日奔波在各大醫療機構、鄉鎮醫院、村衛生室的發熱門診。
     
    “我經歷過非典,對防護措施、心理接受程度等各方面都能很快適應,關鍵時刻,我不上前誰上前……非典時期,防護措施沒有現在這么好,宣傳力度也不如今天。只要大家做好防護,重視起來,沒有那么可怕”。
     
             妻子吳海艷是市傳染病病防治中心(我市唯一一家新冠肺炎定點隔離醫院)的一名工作人員。“臘月二十九晚上十點半,院領導緊急召集部分醫護及行政后勤人員到傳染病院負壓病區,做好各項準備工作,迎接我市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住院病人。我們所有人進入了應急狀態,工作時間從八小時變成十幾小時甚至是二十四小時。我之前一直在臨床一線工作,對臨床工作流程比較了解,和醫護人員更熟悉,協調一線和后勤保障都是我的工作內容。因為和臨床一線人員接觸相對較多,自從臘月二十九進駐以后我就沒回過家,孩子得了流感,發燒又咳嗽,我只能通過電話叮囑他按時吃藥,多喝水,實在是個不稱職的媽媽。”吳海艷說。
           吳海艷在隔離區,丁曉虎奔走在發熱門診一線,兒子只能獨自在家煮泡面充饑,感冒發燒也只能讓外婆來照顧。妻子進入醫院隔離區后,兩人的溝通只能靠手機。“幫我拿點換身衣來。”丁曉虎去給妻子送衣物,卻只能在隔離區的大門外,隔著幾米遠,匆匆看上一眼。 “做好防護,加油”,如今,成了丁曉虎跟妻子電話里說的最多的話。同在疫情一線,夫妻二人彼此加油打氣已成為生活常態。
     
           “召必戰,戰必勝,疫情就是命令,全市衛生人都堅守在一線,我們當然也要上。還有很多比我們更忙更累的人,作為一名退伍軍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衛生人,關鍵時刻就要履職盡責。”丁曉虎說。
     
          王健丞、孫雯雯:
     
          衛生人的職責就是守護更多人的平安健康,我們沒有理由后退!
     
           在宿城區衛健系統工作的王健丞,他帶領的醫療救治組主要負責醫療救治、預防控制和隔離留觀工作。作為組長,他還要參加區里醫學觀察點籌備等工作,經常加班到半夜才能回家。手機 24 小時開機備勤,一直處于高度緊張工作狀態。為了保證一線工作人員的防控安全,他和組里的同事經常加班到半夜。
     
           他的妻子孫雯雯,是市第一人民醫院的一名急診科醫生,在接診了我市第二個確診病人時,主動請纓,進入了最危險的戰場——疫情隔離區。
     
           王健丞是徐州人,原本計劃今年回去,沒想到疫情來勢洶洶。他們不得不將孩子交給爺爺奶奶照顧,全心投入防控疫情一線。  “一開始,孩子打電話說想爸爸媽媽”王健丞說,“但是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日益嚴峻,任務越來越重,家里已經顧不上。”王健丞說。
     
          “爸爸、媽媽,你們去哪里了?”孩子經常這樣問爺爺奶奶。爺爺奶奶告訴她,“爸爸、媽媽在為了很多人的平安健康加班工作。”
     
               王健丞、孫雯雯他們也想孩子,偶爾可以視頻通話,但等他們有空時,孩子往往都睡著了。  “衛生人的職責就是守護更多人的平安健康,我們沒有理由后退!”“這么多年我們學的就是這個,工作也是這個,謝謝父母都支持理解我們。”王健丞說。
     
          雖然忙碌,但兩人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也收獲了溫暖,這份溫暖來自他們的家人,他們的女兒,也來自彼此。  
     
     同一個戰場,不同的任務,一個短暫的視頻交流,又重回各自的崗位。這是他們對彼此的愛和相互的支持。 
     
           閆冰、王建:
     
     前方有你們 后方有我們
     
    舍小家,為大家,夫妻異地同戰“疫“
     
           在宿城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辦公室,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個字“忙”。這邊辦公電話還沒接完,那邊桌上的手機鈴聲又響起來了,辦公電話、手機接連不斷地響。
     
    “這就是近十多天的工作狀態,疫情防控信息上傳下達、工作人員合理安排、后勤服務保障,保障防疫一線的經費、物資需求,協調安排應急車輛使用,確保有限的幾輛車能用在刀刃上,哪樣都不能耽誤,在辦公室還好,有時出去到基層一線查看疫情防控,最怕的就是手機沒電耽誤了工作!” 閆冰說。
     
           在這場新冠肺炎戰“疫”中,作為疾控辦公室負責人的閆冰,被同事稱為“后勤部長”。因為高負荷工作讓她的偏頭痛又犯了,一手用力按著頭,一手接電話成了她標志性動作。 “從正月初一,我們第一時間進入‘備戰’狀態。這十多天來,同事們24小時連軸轉。同甘苦,共奮斗,不顧小家顧大家。我們很多都是共產黨員,在通過跟疫情作戰踐行共產黨員的錚錚誓言。”閆冰說。
     
          閆冰是一名共產黨員,也是名軍嫂。每年閆冰都會選擇去部隊探親,看我她的丈夫王建??墒墙衲?,面對嚴峻的疫情,閆冰果斷退了車票,一邊將早已準備好的行李放回原處,一邊思考如何向兒子解釋為什么不去部隊找爸爸了。作為疾控人,她深知自己的職責和任務,作為一名黨員,她更沒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在這場戰“疫”前,她絕不能也不會當逃兵,她堅信作為軍人,同樣是黨員的丈夫肯定會理解和支持她。唯一不知怎么向早就急不可耐想去部隊看爸爸的兒子解釋這一切。“啪”的一聲蓋上行李箱,閆冰叫來兒子,告訴他不能去部隊了??粗^不會騙人的媽媽,一向乖巧聽話的兒子突然哭了起來。“那我的照片怎么辦?”閆冰這才忽然想起來,今年剛上一年級的兒子,跟同學說爸爸是空降兵,有幾個同學不相信,為此兒子還和同學打了一架,那時他就央求自己帶他去部隊,照一張與爸爸的合影來給自己證明??粗鴾I如雨下的兒子,閆冰只能安慰的抱著他。那一夜,她心情復雜,內疚的厲害。
     
          2月3號的上午,剛到辦公室的閆冰就被同事圍住。同事提醒閆冰,她的丈夫有可能隨部隊一道去了武漢支援。閆冰的心突然懸了起來。這才想起來,最近比較忙,她已經好幾天沒跟丈夫聯系了,后經確認,她丈夫王建確實是在武漢。身為軍嫂,她深知部隊紀律,也沒多問,只是提醒他做好防護,注意安全。
     
    除了他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還有好多的無名英雄,他們是夫妻,他們有的父母年歲已高,有的孩子年幼需要照顧,有的自己也是帶病工作。重大疫情面前,他們承擔著比普通人更大的壓力與責任,“疫”無反顧沖向了最前線,他們用行動和奉獻詮釋著最美夫妻情!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7|国产小屁孩cao大人|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