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陰戰“疫”中的“背影局長”張建華
平陰戰“疫”中的“背影局長”張建華
焦永 本刊記者 朱有剛
焦永 本刊記者 朱有剛
在山東省平陰縣疫情防控一線,每天你會在藥店超市、農村大集,集貿商超或各大企業看見這么一位局長,唯獨在辦公室很少見到他,“除非需要他處理疫情防控棘手問題,他才會回到辦公室,處理完后又匆匆趕往疫情防控現場”。每次看到他匆匆離去的背影,大家親切的稱呼他為“背影局長”。
疫情防護用品缺口督促藥店提前下單

他就是山東省平陰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平陰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市場管理組副組長張建華。疫情期間全縣防疫用品、生活必需品物資供應和價格穩控工作,防疫用品管控工作,集貿市場、禽類宰殺、野生動物交易等關停工作,各在營業戶疫情防控工作,這些全是市場監管局的工作,雖然任務重,但是在張建華的帶領下,平陰縣市場監管局疫情期間所做的防控工作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張建華第一時間預判到疫情防控嚴重形勢,未雨綢繆,臘月二十九立即成立了由他本人擔任組長的縣市場監管局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細化職能、落實防控責任;同日,他便預判到疫情期間防護用品特別是口罩將會出現巨大缺口,他早謀劃、早安排、早部署,督促各藥店聯系貨源、提前下單,當天就購進口罩10多萬只,目前,全縣已陸續購進口罩60多萬只,有效緩解了防疫用品供需矛盾。
防疫用品網格化管理避免搶強購

張建華常說 “所謂擔當,不過是在危難中選擇堅強”。疫情防控初期,他的身影在集貿市場、禽類宰殺點、藥店、醫療器械等場所出現,同時他調查研究、及時掌握第一手資料,做出了對全縣防疫用品進行管控的建議,并付諸實施。適時提議出臺《關于對防疫用品進行統籌調控和定點限購的通告》,通過網格化管理、限購政策實施,有效避免搶購、強購現象發生,基本達到有需求的人有口罩可戴。
隨著形勢發展,他的身影又轉戰到商超、復工企業現場,他看到商超人流急劇增加,交叉感染風險增大,及時提議出臺《進一步規范交易行為的公告》,迅速在藥店、便利店推行顧客不進店銷售模式、企業食堂實行分餐制、大型商超實行“四步法”即所有人員間隔必須1米以上、散裝食品設置隔離區、無接觸消費、提倡非現金交易模式、積極推行居民生活必需品線上交易。
他常說“你心里裝著群眾,群眾心里就裝著你”。當他得知不法企業借疫情防控發國難財時,查處濟南市第一起口罩哄抬物價大案,給不法分子有力震懾。當他得知一顆大白菜售價32元時,他做出所有商超必須公示青菜進價憑證、明碼標價、不得漲價的決定;當他得知涉疫投訴舉報居高不下時,他果斷成立21個物資供應價格巡查隊、1個機動隊,對全縣所有藥店、商超進行不間斷拉網式巡查,物資供應基本保障、價格趨于穩定。
疫情期間,他幾乎天天撲在一線,在疫情防控現場,他的身影隨處可見,你問他累嗎,他微微一笑,樸實的說:“倒沒有覺得累,就是跑的腿有點疼。”就是在張建華這位“背影局長”的帶領下,平陰縣市場監管局全局防疫工作部署得當、指揮有方、落實有力,鑄就了疫情防控的鋼鐵長城。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