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味居”已不再“野” 南京江寧區一家餐館響應號召改名并轉型
蔣伶俐 本刊記者:祝富
“我看你們宣傳說不讓吃野生動物,那賣野味的請問有人管么?”疫情防控期間,一個網友通過微博發送的投訴引起了南京市江寧區市場監管局的注意,坐標的位置就在江寧區一條美食街上。“大別山野味居”字樣的霓虹燈照片,在深夜里特別顯眼。
“這家店我們知道的,前面也去查過。的確有經營野豬肉、野兔肉等野味,檢查時負責人提交了相關的索證索票及養殖證明,在當時是符合要求的。”接到江寧區市場監管局轉來投訴單的開發區分局副分局長張敏第一時間給值班室進行回復,“現在是在春節期間,一直沒有營業,大概是從1月20日左右開始就沒營業了,負責人回老家了。”
這家“野味居”已經營了12年,主要供應的是安徽口味的土菜和大別山一帶的一些野味,以養殖的野兔、野豬為主。從屬地分局歷次檢查的情況來看,該餐飲店所銷售的野味都是正規養殖場供應的,索證索票都齊全,供貨方的資質也都有留存。
經分局和該店負責人聯系,當時負責人表示自己近期尚未打算恢復經營,而且已經有改名的想法,“我不是僅僅改名字,也是響應號召,整個店進行轉型,不再經營野味了。”2月18日,負責人在網上申請名稱變更,并通過不見面審批,正式更名為“南京市江寧區***風味居飯店”。
“其實我們店本來也不是專門經營野味的,老家在大別山,主要還是以大別山的土菜為主。”該土菜館的負責人表示,因為疫情影響,暫時并未考慮復工,且復工前還要辦好所有手續、店內消毒。“本來也已經考慮要轉向經營,正好這次抓緊辦了。”
“這家土菜館老板的決定還是十分符合當前的大趨勢的。目前,江蘇省局已對新設主體的名稱有了明確規定。”張敏說的規定,是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在全國人大作出《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之后,快速響應,從規范市場主體名稱自主申報和名稱登記工作入手,明確將“野味”、“野生動物”、“火神山”、“雷神山”、“新冠”字樣加入全省市場主體名稱“禁限用”字詞庫,相關名稱申請一律不予通過。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吳森林]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