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英雄的土地上響起“疫情”同期聲
讓英雄的土地上響起“疫情”同期聲
——記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市場監管局“戰疫主播”劉蘭濤
張鳳川 武偉紅 本刊記者 朱有剛
——記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市場監管局“戰疫主播”劉蘭濤
張鳳川 武偉紅 本刊記者 朱有剛
疫情就是命令,宣傳就是責任,輿情就是風向標。
疫情突如其來,相關資訊、新聞鋪天蓋地,及時準確發布信息、落實指示部署尤為重要。
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市場監管局新聞宣傳科科長劉蘭濤,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擔當和責任,堅守陣地,聚焦“疫”聞,強信心、暖民心、聚人心,構筑起了全區人民上下一心、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的“精神長城”。
當好“風向標”
為第一時間掌握疫情動態、及時快速報道,“戰疫主播”劉蘭濤深入一線30余次,以筆為伐,嚴把新聞導向,嚴守宣傳紀律,掌好了“風向標”。
當疫情啟動一級響應,劉蘭濤帶領同事們既當宣傳員又當戰斗員,深入一線采訪的過程中,以敏銳的新聞視覺感知到群眾心中蔓延著的恐慌情緒,即時將蘭山市場監管公眾號作為窗口,傳達中央、省、市和區委精神,發布全國上下馳援武漢的動態,及疫情防控的權威信息和市場監管部門的應對之措,安定了民心。
同時,把科學防疫作為重要一環,他精心組織轉發《微信群,朋友圈買到假口罩怎么辦?》、《預防新冠病毒,我們怎么吃才安心?》、《暴雪會凍死病毒嗎?》等文章,以生動活潑的語言,為群眾送上最權威、最準確的防疫知識。
面對各種信息魚龍混雜、真假難辨的疫聞,更是敢于亮劍發聲。1月26日,網信部門轉交市區某藥店銷售過期口罩,蘭山區市場監管局連夜進行查處。2月11日,有網友反映其在網上購買的飄安口罩為假貨,發貨地址顯示在臨沂市蘭山區,從接到信息到執法人員出動不都3個小時。2月22日,有網友反映市區某市場存在人員扎堆情況,劉蘭濤及時向有關部門通報,協調執法人員立即進行調查,采取有力措施做好人員疏導,維護了正常的市場秩序。疫情期間,共及時處置各類輿情11起,保障了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做好“定心丸”
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面對城市禁足、居民囤貨、不良商家借機漲價的嚴峻形勢,戰疫“主播”劉蘭濤以筆為攻,把宣傳做在前,給百姓吃下“定心丸”。
針對關閉活禽市場、市場供應、平穩物價和各類人員的重點排查、社區封閉管理、封閉再升級、有序復工復產等階段性重點工作,發布《蘭山區市場監管局關閉活禽交易市場》、《蘭山區市場監管局嚴厲打擊價格違法行為》等報道,信息公開及時透明。
社區實行全封閉管理后,很多群眾擔心生活受到大的影響。通過《強化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各大商超的線上購物指南》等報道,解除了社區封閉后居民生活保障各種擔憂和疑慮,信息回應熱切又實用。
畫好“同心圓”
為鼓舞士氣,戰疫“主播”劉蘭濤以筆為謀,以專業新聞人的政治素養,抓住典型、宣傳典型、發掘典型,畫出了“同心圓”。
《這就是山東,15萬只口寨零差價供應市民》、《無問風雨,做抗疫在前的行家里手》、《季春妍的戰疫防守日記》等作品,題目凝練生動,文風樸素大氣,內容真實感人,傳遞著滿滿的正能量,堅定了人民群眾抗疫必勝的信心。
積極主動聯系局疫情防控指揮部各工作小組,及各市場監管所,實地了解一線工作動態和工作情況,從中發掘出了一大批防疫戰線上的先進事跡和典型人物,相繼報道了《全員下沉一線》、《黨員干部參與社區防控》、《做群眾的防護服》等鮮活的新聞,全面展現了蘭山區市場監管黨員干部眾志成城、守望相助的精神。
白天,他像一個電線桿上響亮的大喇叭,發出最鼓舞人心的聲音。夜晚,他像穿梭在抗疫一線的影子,采集重要“疫聞”。 這便是“戰疫主播”劉蘭濤的日常工作狀態。
“一定要注意勞逸結合,前一階段太緊張,太辛苦,最近要注意休息,精神不能繃得太緊!”,這已是臨沂市蘭山區市場監管局主任科員鮑曉紅的第N次叮囑了。
劉蘭濤回答道:“和那些身處前線的醫護人員相比,與在市場上監督檢查的同事相比,我這又算得了什么?專業的事就應該交給專業的人來做,身為市場監管人,把老百姓最關心的事做好,把同事們最真實的戰疫故事寫好,這就是我——一個‘戰疫主播”的本分!’”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