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顧2019食安監管成果部署2020食安工作南通召開食安委(擴大)會議

    2020-05-08 11:03:11 來源: 食安中國網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邵振宇 本刊記者:祝富

    2020年5月7日南通市召開食安委全體(擴大)會議,會議由南通市徐新民副市長主持,會議宣讀了南通市徐惠民書記、王暉市長對食品安全工作批示;會上南通市市場監管局局長、市食安辦主任倪建明總結了2019年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提出2020年工作建議,并對南通市剛剛出臺的《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作解讀;會上南通市政府副市長、市食安委副主任趙聞斌通報了2019年食品安全考核情況;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農業農村局作交流發言。最后南通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市食安委主任單曉鳴圍繞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做了講話。

    南通市市場監管局局長、市食安辦主任倪建明總結2019年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指出,2019年南通食品安全監管體系進一步健全。市食安委結合機構改革職能調整,及時調整成員單位,修訂工作職責,理順運行機制,起草的《南通市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已經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議已經討論通過;全市103個基層食安辦基本達到規范化運行標準,綜合協調、監督指導、督查考評、信息溝通等機制不斷健全,食品安全三級監管網絡基本建成。

    科學監管能力水平進一步提升。創新“抽檢分離”模式,全市全年開展食品抽檢4.6萬批次,合格率98.1%,食品抽檢率達到6.29批次/千人,提前達“十三五”規劃目標;在全國率先出臺《食品生產經營違法行為從重處罰清單》,倒逼企業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完善《南通市食品經營者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清單》,指導食品企業編制了風險防控流程圖;推進食品安全電子追溯系統建設,全市1122家農業生產規模主體加入省級農產品質量追溯管理平臺,實現了蜂產品、食用植物油生產企業100%追溯全覆蓋。

    重點領域突出問題進一步整治。圍繞食品安全重點領域、重點環節、重點業態、重點品種,全面提升食品供給水平。學校食堂標準化改造有效實施。2019年各地學校食堂共計投入3706.3萬元,改造學校食堂數248家,實施“明廚亮灶”1063家,“明廚亮灶”率達94.0%,推行5C、6T等先進管理模式率59.2%。餐飲業質量安全提檔升級。推進食品小作坊登記管理,全市952家食品小作坊登記率100%。新建成餐飲質量安全示范街區3條、餐飲質量安全示范店199家。全市10家網絡交易平臺備案率100%。啟動實施“互聯網+明廚亮灶”,全省率先實現網上“可視化”點餐。“菜籃子”放心工程持續推進。

    示范城市創建力度進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持續列入市政府年度重點工作任務、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納入高質量發展監測評價考核項目;如東縣和南通開發區成功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全市省級食安城市創成率達60%;海門市、如東縣分別創成國家級和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創建工作全面啟動。

    社會共享共治格局進一步形成。全省率先完成消費者投訴舉報“五線合一”,定期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市民巡訪團、新聞媒體視察督導食品安全工作,在各級媒體上發表相關宣傳報道200余篇;積極貫徹落實省食品安全責任保險試點示范性工作方案,全市共1400余家企業參保,如東農村集體聚餐已經實現參保全覆蓋,開發區重點食品企業已經納入參保范圍;經第三方機構評估,2019年南通市食品安全群眾滿意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倪建明在總結2019年食品安全工作時也指出,影響食品安全的一些深層次矛盾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同時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全市食品企業總體上規模小、工藝水平差、集中度不高,食品生產經營準入門檻較低,企業主體責任意識薄弱;監管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高,全過程全鏈條監管沒有實現閉環,治理長效機制尚未形成;豆芽菜、韭菜等少數農產品農殘超標仍很突出,外賣訂餐質量難以保證;從12315投訴舉報的數據來看,全年食品類投訴達4411件,占比13.07%,居于商品類投訴舉報前列。

    倪建明對2020年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建議,將繼續強化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食品安全綜合治理,提升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全鏈條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努力推進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沖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

    強化各級食品安全委員會及其辦公室的統籌協調作用,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網格化社會治理機制內容。推動相關部門特別是各監管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切實落實好“一崗雙責”部門職責,縣(市、區)市場監管局及分局把保障食品安全作為首要職責。通過推行責任告知承諾制度、風險識別管控制度、安全隱患自查制度、供應鏈追溯制度、培訓考核制度等五項措施,全面落實生產經營者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責任。

    大力推進“十大攻堅行動”為重點,加大食品安全風險治理力度。開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設十大攻堅行動,針對韭菜和豆芽監督抽檢合格率偏低問題,要加強源頭管控,重點檢查農產品生產環節濫用農藥、激素和食品濫用防腐劑、保鮮劑等情況,不斷完善風險防控、準入準出、全程追溯、信用管理等機制;針對學校食堂等重點監管區域,要嚴格落實學校食品安全校長(園長)責任制,學校自查和監督檢查實行全覆蓋,食堂基礎設施、重點設備配備達到標準要求,中小學校“陽光食堂”實現省市縣校四級聯網,嚴密防范學校發生群體性食源性疾病事件;針對當前部分商家借機對保健食品打“疫情牌”的情況,要及時開展保健食品市場經營秩序整治,嚴厲打擊利用保健食品欺詐、虛假宣傳等行為,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間保健食品質量安全。

    強化科學監管手段為保障,提升全鏈條綜合治理能力。加強依法依規監管。落實好市市場監管局 市司法局聯合出臺的《食品生產經營違法行為從重處罰清單》文件要求。推進“互聯網+食品”監管。以油煙達標排放、污水按規納管的餐飲單位為重點,推進實施市政府為民辦實事“互聯網+明廚亮灶”工程,建成示范單位1000家。加強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將重點業態、重點食品納入追溯平臺管理,完善全程追溯協作機制,實現食品、農產品、糧食、重要產品等追溯數據共享,推動追溯鏈條由農產品向食品生產經營全環節延伸。提高食品監管有效性。在食品生產領域開展全面檢查,食品經營領域按照不同風險等級實行分類分級監管的基礎上,健全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開展風險隱患大排查,完善持續跟蹤制度,推動問題實現閉環管理。堅持問題導向、民生導向,積極開展韭菜、豆芽等少數農產品農殘超標問題的專項治理,堅決禁止海河豚及其制品上市交易,嚴厲打擊野生動物違法交易行為。采取抽檢分離,加強數據分析,充分發揮抽檢發現問題、引導消費的作用。

    以實施綜合治理為抓手,推動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優化營商環境。堅持“放管服”相結合,落實“證照分離”改革各項措施,優化食用農產品認證和食品生產經營許可制度;加強對重點自主品牌、特色食品品牌、地方“老字號”的跟蹤培育;推進農產品和食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搭建地方特色食品電商銷售平臺。引導行業發展。推動食品生產加工園區建設,引導食品生產企業由分散向集中、由個體向群體的快速集聚,實現規范化、園區化、智能化、集約化發展。推動區域合作。加強長三角區域食品產業聯合融合、食品安全技術合作、專家資源共享,構建信息互通、監管互動、抽檢互認、執法互助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

    以提升群眾滿意度為目標,沖刺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牢牢抓住食安城市創建這個“牛鼻子”,切實增強責任擔當,確保順利通過國家級考評驗收。堅持問題導向補足短板。嚴格對照創建指標體系,列出問題清單,盡快查漏補缺。加快明廚亮灶、餐廚廢棄物處置、肉菜流通追溯體系等重點項目建設,做好各項迎查準備。精心打磨南通創建品牌。深入挖掘提煉各地在創建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經驗,積極推進“一城一策”,不斷深化鞏固前期成果,擦亮金字招牌。大力營造共治共創氛圍。利用各類媒體平臺,加強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健康知識宣貫。加強信息公開,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擴大食品安全責任保險覆蓋面。健全社會參與機制,充分發揮多元主體監督作用。

    南通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市食安委主任單曉鳴就進一步抓好今年食品安全工作,提三個方面的意見。

    認清形勢、提高站位,切實把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擺上重要位置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議都研究了食品安全工作,緊扣“讓群眾吃得放心、吃得安全、吃得更健康”這個關鍵點,研究出臺了《實施意見》,推出了系列辦法舉措,進一步明確了責任,為做好新時代食品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動指南。食品領域點多、面廣、量大,監管任務艱巨,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希望各地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嚴峻形勢,決不能因為取得一些成績就自滿松勁,必須保持戰略定力,切實鞏固、提升和擴大好現有成果;決不能因為遇到復雜矛盾就畏縮不前,必須發揚“狼性”精神,切實增強政治自覺,萬眾一心加油干,越是艱險越向前。

    抓住關鍵、精準發力,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要確保“管”的精度,嚴格食品生產經營的過程監管。安全食品,是產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要完善各項監管制度和行政執法程序,建立覆蓋收貯運輸、生產加工、流通餐飲、餐廚廢棄物處置全程的監管體系,加強產品追溯體系建設,著力構建從生產到消費、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監管體系。

    要強化擔當、落細落實,堅決壓實食品安全責任,食品安全既是大事,也是難事,極具復雜性、艱巨性和長期性。各地各部門必須明責知責、履責盡責,堅持源頭控制、產管并重、重典治亂,夯實各環節、各方面的責任,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把食品安全工作責任落到實處。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吳森林]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7|国产小屁孩cao大人|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