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廚師向鍋中吐口水,執法部門介入調查,作出頂格處罰!

    2020-05-12 17:22:54 來源: 澎湃新聞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5月10日,西安的鄭先生一家在飯店吃飯時,感覺口味偏重,提出重做一份。隨后,鄭先生稱在新上的菜里吃出了煙頭,要求查看后廚監控。結果發現了更“重口味”的一幕:廚師不僅不戴口罩炒菜,還故意朝著炒菜鍋吐口水。
     
     
    看完視頻后,
    網友們紛紛表示太惡心了
     

    偶素打敗凹凸曼的小怪獸:吐了

     

    記仰光:嘔!

     

    奇妙圖鑒:那個視頻引起生理反胃了...

     

    橘貓阿端:疫情期間對別人吐口水是要承擔責任的

     

    _哎喲威:素質真的太差了

     

    銀河邊的芫荽:看了我都不敢去外面吃飯了

     
    事件發生后,
    餐廳、商場、市場監管局回應了此事。
     
    餐廳致歉:全力配合執法部門調查
     
    5月10日,就西安蘇福記門店廚師疑似向炒菜鍋里吐口水一事。涉事企業發致歉信:全力配合調查,對門店及當事人嚴肅處理。
     
     
    商場致歉:責令商戶停業整頓并處理廚師
     

    對于5月10日媒體報道我商場蘇福記餐廳發生食品衛生安全投訴一事,我司高度重視,在第一時間對該商戶進行了嚴肅處理,責令其停業整頓,并對當事廚師進行嚴肅處理。同時對于發生此事我們表示深深的歉意。


    一直以來,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就是我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城市立方一直秉承著為顧客提供安心、放心的購物休閑環境這一原則,從未放棄并不斷努力。疫情復工以來,我們也一直在為消除疫情所帶來的影響而堅守崗位,力爭戰疫勝利。


    城市立方文化體育綜合體在此向所有顧客及消費者保證,未來我們將對商場餐飲商戶的食品衛生安全管理投入更大的精力、人力。確保顧客及消費者逛得開心,吃的放心。


    城市立方文化體育綜合體
    2020年5月10日

     
    市場監管局:擬罰10萬吊銷餐廳經營許可
     
    據陜西電視臺第一新聞欄目官方微博@第一新聞11日消息,目前,雁塔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已責令西安逸雪餐飲服務有限公司(西安“蘇福記”城市立方店)立即停業整改,糾正其違法行為,對經營活動中使用的食品及原材料進行了監督抽檢,并將根據調查取證情況,對該企業下達《行政處罰告知書》,擬處以10萬元罰款并吊銷其《食品經營許可證》的處罰。
     
    晚上10時40分,雁塔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表示,事發后,他們已趕到現場處理。

    目前,已責令關停該店。根據初步掌握情況,依據食品安全法,雁塔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該店從嚴處理,并將作出吊銷經營許可證的處罰。

    下一步,市場監管部門將對轄區所有的中大型餐飲召開警示約談會,通報此次違法行為的查處情況和處罰決定,讓他們舉一反三,夯實企業主題責任,如有違法,將從嚴從重進行處罰。
     

    馬上評

    換菜被廚師鍋中吐口水,如此“使壞”不可輕縱

    “別跟廚師爭吵”,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個在餐廳吃飯的潛規則,就是怕得罪了廚師,暗中使壞給菜“加料”。沒想到,還是防不勝防。 
     

     
    隔著屏幕,網友都能感受到惡心,可想而知鄭先生一家在看到監控后,心理和精神上會受到多大沖擊。在疫情還未完全消失的當下,要是廚師患有傳染性疾病,更讓受害人害怕,讓公眾擔憂。對這種突破道德底線和職業倫理的惡行,理該嚴懲。 

    餐飲業是既向消費者提供商品,又向消費者提供服務的特殊行業。經營者和從業者有無責任心,決定著消費者權益能否得到充分維護。尤其是,后廚屬于相對隱蔽的操作場所,廚師在后廚的行為,消費者難以知曉。從這方面來說,廚師工作屬于“良心活”,對從業者的職業素養和道德水平有較高要求。故意向炒菜鍋中吐口水,不僅缺少良知和道德,更說明當事人對消費者存在報復、敵視之心。 

    此類行為也涉嫌違法。根據《食品安全法》,食品生產經營人員應當保持個人衛生,生產經營食品時,應當將手洗凈,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等。用非食品原料生產食品、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的,可處最高15萬元罰款,吊銷許可證,并可對行為人處最高拘留15日。 

    現在的處罰雖然不可謂不輕,但對于鄭先生一家受到的精神和心理傷害來說,只怕還難說撫慰。以同樣讓人惡心的就餐時吃到蒼蠅、蟑螂為例,消費者遭遇的心理過山車,恐怕比丟失1000元錢還重。此外,假使將口水吐到他人臉上,行為人很可能因侮辱他人被拘留、罰款。那么,該拿什么彌補消費者的損失? 

    這涉及到“往食品中吐口水”行為該如何承擔賠償責任的問題。因為消費者所受損失主要是精神層面的無形損失,比較模糊和主觀,難以量化。即到底該如何賠償,該賠償多少,均沒有明確的參照和計算標準,甚至會陷入自說自話的爭論中。加之根據現行法律,如果消費者身體未受到嚴重傷害的話,不能就精神損失索賠。 

    這一現狀顯然不能讓消費者感到公平,也不能有效震懾作惡者。有必要完善相關規定,讓作惡者承擔更重責任。如對行為人拘留罰款,并列入從業黑名單。同時,借鑒“假一賠十”規定,賦予消費者主張商品或服務價格10倍賠償的權利。 

    只有讓膽敢作惡使壞者付出代價,只有消費者遭受的心理傷害得到賠償,我們每個人到餐廳吃飯時,才能更放心。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7|国产小屁孩cao大人|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