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嶗山萬里江茶業有限公司盛產好茶的奧秘
青島嶗山萬里江茶業有限公司盛產好茶的奧秘
本刊記者 朱有剛
初夏時節,記者來到位于青島嶗山腳下的青島萬里江茶業有限公司所在地。

在公司會客廳記者見到剛剛從嶗山茶園里回來的公司當家人江崇煥董事長。落座后,江總泡上一壺嶗山特有的黃金茶,跟記者慢慢聊起來:“黃金茶之所以用黃金命名,因為茶葉鮮葉顏色像黃金,炒制后干茶顏色更像黃金,該茶只盛產在嶗山獨有。黃金茶十分珍貴,茶葉栽植、管理、炒制等環節技術要求十分嚴格,像伺候小嬰兒一樣。黃金茶耐沖泡,香氣持久,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含量高達10%,嶗山普通茶含量在5%以上,南方茶含量在2.7%。常飲黃金茶不但可增強人體免疫力,還有健體補虛等功效,每公斤可賣到2-6萬元”。嶗山被譽為“中國江北名茶之鄉”,地理位置在北緯36度線附近,是我國緯度最高的茶產區。這里三面環海、空氣濕潤、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遲、夏涼、秋爽、冬暖的氣候特征明顯。春季長,茶葉發芽就遲,采摘期也晚,發芽后生長慢,造就了營養物質含量高,形成了所產茶葉葉片厚、百芽克重增加、香氣高、滋味濃、耐沖泡等特點。

相傳,嶗山自古就有茶,青島的市花“耐冬”,就是一種在嶗山有幾千年歷史、與茶的基因極為相近的山茶花,蒲松齡作品《香玉》的靈感就來自于這種耐冬。但是茶在嶗山地區歷史上從來沒有形成過產業,一直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都是如此。
在萬里江茶博物館,陳列著第一代“南茶北引人”的事跡,最著名的當屬被譽為“中國北方茶史活化石”的任介民先生。任先生生于1930年,當時是山東省臨沂地區茶葉研究所所長,自1965年起,他帶領一個南茶北引專家小組,在北方高緯度地區進行了一系列茶葉引種的研究與推廣,憑借堅韌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終于將生長在南方的茶樹成功地引入北方,打破了茶樹不能在高緯度地區生存的定論。1972年,試種成功、首批采摘的炒青綠茶被送往當時的中國茶科所進行鑒定,得出的結論是“可以和屯綠、婺綠相媲美”,任先生也由此成為南茶北引項目的代表人物。

嶗山茶不飛則已,一飛沖天。茶圣陸羽一千年前在《茶經》中講到:茶“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而嶗山是祖國大陸海岸線上最高的山峰,山體以花崗巖為主,土質是酸性棕壤土,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豐富,pH值適中,有效鉀含量每千克在100毫克以上,高的每千克可達500~1000毫克,有機質高分解慢;植被覆蓋好、氣候宜人,為南方茶在這里安家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嶗山茶企領航人
江崇煥,青島萬里江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是頗有建樹的新一代南茶北引人。1955年出生的他20世紀70年代中學畢業后,回村當了一名拖拉機手。先是開著一臺嶗山拖拉機廠生產的195型拖拉機,以后又開過大點的中型拖拉機,主要是為村里和村民跑運輸。改革開放后,隨著村里富裕起來,他買了柴油機,把一臺躍進汽車上發動機卸下來換上柴油機,開始從事遠途運輸,最遠跑到過北京,由此撈到了以后生意場上大顯身手的第一桶金。接下來又買了解放牌汽車,而且還不止一輛,車輪滾滾、財源廣進,進一步完成了個人的資本原始積累。就在這時,他忽然迷上了嶗山茶,于是果斷地放棄了運輸業務,全身心投入到做茶產業上,一直做到生產北方茶的最大企業。

1997年,江崇煥注冊成立了青島萬里江茶業有限公司,開始打造集茶樹種選育、精制加工、產品研發、科研培訓、茶文化旅游觀光于一體的大型現代化、集團化的茶企業,目標是實現“萬里江茶、志在萬里“的遠大抱負。今天的萬里江茶業有限公司,除總部之外,下屬單位還有萬里江茶博園、萬里江茶博物館、北方茶葉研究所和萬里江茶藝中心。其中,萬里江茶博園堪稱是北方茶產業的“航母企業”,是由萬里江茶業有限公司2014年投資3.2億元建成的,園區占地面積90000多平方米,以弘揚北方茶為主題,訪客可以在園中了解到茶葉科研、茶葉觀光、茶葉體驗、茶文化展示、品茗交流、茶信息傳播等種種情況。園內不同區域設立了北方茶樹抗寒品種研發中心、北方茶樹種植技術研究中心、茶葉質量安全研究中心、茶葉職業技術培訓中心、茶文化展示中心、茶葉觀光體驗中心等,大大提升了北方茶區的科技與文化內涵。
萬里江茶業有限公司成立20多年來,江崇煥就把全部身心交給了嶗山茶,在任介民等前輩的基礎上,繼續探索南茶北引的路子,這期間甚至和當年的省委書記、南茶北引工程的首倡者譚啟龍老書記成了“忘年交”,退下來的老書記參觀了萬里江的種植園后對萬里江贊不絕口。從2003年起,基于嶗山是全國天然的茶樹資源圃,各地的茶樹品種多聚集于此的特點,北方茶業研究團隊為此開始進行北方茶樹良種的選育工作,歷經十多年努力,先后選育出適應北方種植及品質優良的單株品種,僅綠茶就從“w—1”到“w—51”,共選育50多個品種。2004年,山東農業大學的一位女教授、茶學系主任專程來到青島找到江崇煥,提出要和萬里江合作申報一項科研課題——引種南方的烏龍茶,她認為烏龍茶還沒有在北方落戶,這項課題可以填補青島市乃至山東省的空白。殊不知,在江崇煥的主持下,萬里江從1999年起就申請到了青島市的科研課題,經過5年的實踐,從多次失敗中崛起,已經試種成功烏龍茶并通過了專家鑒定,當時正在籌備擇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女教授聽聞后大吃一驚,大為贊賞萬里江人的超前意識和果敢精神,并向江崇煥要一小包烏龍茶帶回品嘗、留作紀念。后來的新聞發布會大獲成功,20多家與會新聞媒體作了鋪天蓋地的報道,北方種出烏龍茶的消息在當地婦孺皆知,2005年,這項成果先后獲得了青島市和山東省的科技進步獎。
作為《地理標志產品嶗山綠茶》國家標準起草單位,是萬里江公司為嶗山綠茶做的一大貢獻。據了解,在嶗山區的4個街道辦事處范圍內,大大小小生產嶗山茶的企業有130多家,但每家企業的生產都必須按照國家標準來執行,否則,政府監督部門就會將其開除出局。而這項標準正是由萬里江茶業有限公司起草的。2009年11月26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在青島嶗山區組織召開《地理標志產品嶗山綠茶》國家標準審查會,來自國家標準委、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安徽農業大學、山東農業大學的茶學專家對萬里江公司起草的標準進行了認真論證,認為該標準草案所列的標準名稱、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有關術語和定義、要求、生產工藝、感官特性、理化指標、特征性指標、檢驗方法等均符合我國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標準的內容科學、合理、適用,可以指導企業生產及保證產品質量,也是質監部門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執法監督依據,最后,標準全票通過了專家的審查。這項標準的制定為萬里江也為整個嶗山茶的品牌保護注入新的動力。這項標準出臺后,明確規定只有嶗山區4個辦事處轄區內的2.3萬畝綠茶才在地理標志產品的保護范圍內。
標準出臺帶來了諸多的好處:嶗山茶的品牌價值大幅上升,由國內多位著名茶領域專家共同評估的2018年區域公用品牌價值顯示,嶗山綠茶品牌以11.2億元的價值在全國各類茶業品種中排名第61位,超過了許多傳統的南方茶葉品牌。萬里江公司的茶更有機、更安全、更能滿足人們的需要了。江崇煥介紹,以茶葉用肥為例,萬里江公司的茶園全部是用有機肥,市里有專門為茶葉生產的有機肥,如豆餅、棉籽餅、花生餅等等,它們經過發酵就可以使用,以前公司每年年初要買進很多大豆,將豆餅發酵后用作肥料,近些年市政府拿出一筆經費,統一招標、統一向種植戶提供,大大減輕了企業的負擔。截至目前,萬里江公司的產品從來沒有出現過質量問題,并且因其質量好不但為廣大民眾所喜好,也成為青島市對外交往的一張“名片”。前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先生訪問青島時,市里安排他到萬里江公司進行參觀,并向他贈送了萬里江茶;2018年,舉世矚目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在青島市召開,萬里江公司的茶葉,被貼上上合組織的標簽,作為峰會的專供產品。2017年,青島市在生產企業中評選質量獎,萬里江公司榜上有名,成為嶗山區茶企中的唯一獲獎企業。

傳承收集整理中華傳統茶文化,讓更多的人品茶懂茶。與位于浙江杭州市龍井路的中國茶葉博物館不同,這是一家隸屬于萬里江公司的民營博物館,沒有來自政府的資金資助,全憑著董事長江崇煥對傳統茶文化的熱愛和孜孜追求。博物館現今的展出面積約1500平方米,展出內容里涵蓋了茶葉的歷史、茶文化的記載、茶故事的傳說、茶葉品種展覽、經典茶具茶器的陳列等等,將傳統茶文化與博大精深的齊魯文化,獨具魅力的嶗山道教文化和南茶北引工程現代文化有機結合起來,2015年經全國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該博物館以“文化內涵深厚、地方特色鮮明、在同類博物館中獨樹一幟、絕無僅有”的評語而被評為3A級旅游景區。的確如此,在傳統文化展區,人們可以看到展出的引自中國辭書鼻祖《爾雅?釋木》中對于“茶”的最早詮釋:“槚苦荼,晉人郭璞注曰:樹小如梔子,冬生,也可煮化羹飲,今呼早采為茶,晚取為茗,一曰荈,蜀人名之苦荼,”足見其文化底蘊之深厚。展廳中茶圣陸羽飲茗問蒼天、作家蒲松齡免費設茶攤聽茶客講故事等傳統傳說的雕像。
萬里江引領國人會喝茶
萬里江公司有綠、紅、白、烏龍等4大茶葉系列中,北方白茶和北方烏龍茶屬其首創,綠茶和紅茶雖非首創,但經過30多年的培育,也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優勢品牌。如綠茶,開發了“江茗系列”和“江雪系列”,前者多次榮獲“中茶杯”全國名優茶評比一等獎,“十大名茶”等稱號;后者也曾榮獲全國名優茶評比一等獎,山東省名優茶評比特等獎。

嶗山茶與南方茶相比品質如何?這是喜愛嶗山茶的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江崇煥認為,由于嶗山茶生長的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豐富,pH值適中,且生長時間長、物質積淀多,所以嶗山茶的氨基酸高于其它茶。有人做過對比實驗,龍井茶一般只能沖上兩泡,再多就失去龍井的味道。而嶗山茶在第二泡時是味道最濃的時候,連續沖泡4回仍然能保持原有的味道。江崇煥反復強調,泡茶要講究用水,茶圣陸羽在《茶經》里說:“泉水為上、江水為中、井水為下”,“水是茶之母,器是茶之父”,可見用什么樣的水對泡出什么樣的茶尤為重要。
展望萬里江公司未來的發展,江崇煥說:“優越的地理位置,獨特的技術水平和精湛的加工工藝是萬里江優質茶品的核心競爭力,我們的目標是:引領國人會喝茶、喝好茶,讓國人真正了解國飲。”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