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經濟保民生 “小店” 需要大扶持
提振經濟保民生 “小店” 需要大扶持
一一全國政協常委、河南省工商聯主席梁靜建議:加大小店扶持力度 穩就業保民生
鐘衛平 本刊記者柴占陽
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期間,全國政協常委、河南省工商聯主席梁靜建議,加大小店扶持力度,穩就業保民生。
本刊記者了解到,2019年12月30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做出“發展小店經濟,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的指示,并指出“小店經濟有利于拉動消費、城市建設投資和就業,一舉多得。” 近年來,小店經濟蓬勃發展,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應看到,受疫情沖擊,小店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據商務部消費促進司數據顯示,疫情發生后,流通企業受到較大沖擊,銷售下滑,有將近6000萬的小店經營困難。
全國政協常委、河南省工商聯主席梁靜在調研中了解到,前期,中央和地方及時發力,多管齊下,密集出臺成本減免、金融支持、消費刺激等政策,極大地緩解了小店困難,有效地促進了小店經濟的復蘇。但在一些具體操作上,還有較大的優化空間。
第一,部分消費刺激方案門檻過高,無法惠及小店。調研發現,在消費券的具體發放中,地方政府較多采用大面額消費券,如滿300減100等消費券由于門檻較高,實際無法惠及小店,只能流向大型超市和商場,大面額消費券設計限制了相關政策扶持小店的有效性。
第二,有些扶持政策落實難度大,難以深入毛細血管。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等部委推動的小微信貸支持政策對緩解小微企業融資困難發揮了關鍵作用,但在具體落實中,受到銀行渠道和風控能力等客觀因素制約,小微企業特別是微型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獲得的支持還不夠充分,還需要定向加大支持力度。
第三,小店數字化基礎薄弱,小店主“想轉型但不會轉”問題突出。小店主大量聚集在三四線城市,特別是近年來,大量打工者從一二線城市返回家鄉開店創業,下沉城市的許多小店主年齡較大,對互聯網工具不熟悉,想利用新方法但是不會用、不敢用,比如轉型初期所產生的相應成本,也讓許多小店主對轉型從產生猶豫。
梁靜建議:一是精準滴灌,持續推出大小面額并舉的消費券。建議中央層面統籌謀劃,將發放數字消費券作為當前提振經濟的重要措施來研判落實,進一步擴大發放規模和力度,大小額并舉,特別推出專屬小店的小面額消費券,以確保小店享受政策紅利。同時,鼓勵地方行業協會等單位牽頭,推動有能力進行線上營銷的小店組團發放消費券,并鼓勵互聯網企業在產品和流量上也向小店傾斜。
二是鼓勵傳統金融機構加強與互聯網銀行合作,將更多銀行資金精準滴灌給小店。根據小店沒有抵押品、上門辦理不便利、貸款小額高頻等特點,建議鼓勵傳統銀行與互聯網銀行聯合發放無接觸貸款,借助線上渠道和大數據風控等金融科技手段的力量,把資金精準輸送到傳統銀行體系無法觸達的小店、小攤販等實體經濟的毛細血管中,幫扶真正困難的小微經營者。另外,可以考慮鼓勵銀行在信貸領域向小店發放貸款利息券,降低小店貸款負擔。
三是積極推動小店數字化轉型,推動打造“小店經濟”標桿城市。本次疫情顯示,數字化的小店在復工、復蘇速度方面表現明顯更好。建議充分利用我國全球領先的數字支付、數字外賣、數字貸款等優勢,加速推動小店數字化轉型,增強小店“抗震”能力??赏ㄟ^稅收減免等方式,扶持一批數字化服務商,讓服務商幫助不會轉、不敢轉的小店進行數字化轉型;同時推動并在全國范圍內打造“數字小店經濟”標桿城市,為其他各城市提供因地制宜的示范作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