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獲政府質量工作評議A級等次
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獲政府質量工作評議A級等次
逄文越 盧艷 陳棟 本刊記者 朱有剛
近年來,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按照國家、省和青島市統一部署,以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實施質量強區戰略,扎實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積極促進質量提升工作各項政策落實和措施見效,開展“質量月”活動,培育40多家優勢企業梯隊,以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政府質量獎、制造業高端品牌培育、新青島金花、農產品“三品一標”等各級各類品牌培育創建,促進本土企業質量品牌的全面提升。

著力實施知識產權品牌標準三個驅動
即墨區不斷加強知識產權創新,提升企業“含金量”。2019年,新增專利授權3672件,同比增長46.3%;新增注冊商標6500余件,同比增長25%,認定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13家,占青島市2019年認定總數的近四分之一,為企業爭取市級以上獎補資金579.49萬元。
強化制造業龍頭企業和重點企業的創牌定向培育。2019年,已累計創建山東名牌97個;1名個人獲得省長質量獎,3個企業、1名個人獲得市長質量獎,2個企業獲得市長質量獎提名獎;培育4家制造業高端品牌企業;組織15家山東名牌企業申報獎勵,撥付獎勵資金300萬元。
同時,全面實施“標準化+戰略”。幫助即發農業基地項目等2個項目,通過省級標準化試點評審。新增主持制定的國家標準1個,參與制修訂的國家標準12個,對8家符合區級資助獎勵政策的企業發放43萬元獎金。

倡導誠信經營,優化營商軟環境
即墨區還加強大數據運用,構建以信息歸集、共享公開為核心的信用監管機制。建設涉企信息歸集應用“一張網”,將市場監管部門產生的市場主體年報信息和即時信息、抽查信息、行政處罰信息、經營異常名錄信息、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信息等,通過數據的交換,歸集到企業名下,并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對外公示,使企業信息透明化,初步實現信用“一張網”格局。
健全以“雙隨機、一公開”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除投訴、舉報和轉辦、交辦事項外,對其他涉及市場主體的檢查事項,全面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制。實現“一次抽查、全面體檢、綜合會診”,有效杜絕了“人情監管”、“任性監管”,極大地減輕了企業負擔,提升了監管效能。

不斷滿足群眾高質量生活需求
即墨區還堅持把增進民生福祉、滿足群眾需求作為質量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及時解決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質量突出問題。
把食品安全作為重中之重來抓。2019年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網絡餐飲服務單位規范提升、整治保健食品市場亂象“百日行動”,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雙周會戰”等食品安全專項行動20余次,強化抽檢靶向作用,組織定性定量抽檢6052批次,合格率96.8%,配合上級開展專項抽檢1793批次,合格率94.8%,對檢測不合格食品均依法進行處置。
重拳打擊侵害群眾利益的違法行為,組織假冒偽劣商品集中銷毀活動,集中銷毀酒類、飲料、食品和侵權商標模板、標識、服裝半成品等11大類貨值120余萬元假冒偽劣商品,有力震懾了違法犯罪行為。

下一步,即墨區市場監管局將發揮質量工作領導小組的協調作用,強化質量基礎支撐,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確保追求質量發展“高線”和嚴守質量安全“底線”兩方面統籌兼顧、齊抓共進,加快建立“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監管、企業主責、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質量共治格局,為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