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形勢穩定向好!江蘇1-5月份及端午節前食品抽檢情況發布
方方 本刊記者:祝富
江蘇省市場監管局按照江蘇省委省政府和市場監管總局部署,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推進高質量監管,助力高質量發展”為引領,以問題導向、結果導向為原則,以守牢食品質量安全底線為目標,充分發揮食品抽檢在食品安全監管和社會共治中的作用,切實保障好廣大群眾食品消費安全。2020年6月22日在南京對1-5月份及端午節前食品安全專項抽檢情況進行了發布。
江蘇省市場監管局食品抽檢處于堅強處長在發布會上談到,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以問題為導向是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重要內容。2020年先后開展疫情期間“米袋子”和“菜籃子”專項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網絡銷售食品專項食品安全抽檢、節令旺銷食品專項食品安全抽檢等專項抽檢工作。同時,根據省局年度食品安全抽檢工作計劃,截至5月31日,已完成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相關樣品檢驗10833批次,發現不合格樣品179批次,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總體合格率為98.35%。抽檢結果顯示,全省食品安全形勢總體穩定向好。
2020年1-5月份食品抽檢結果分析
在抽檢的29大類食品中,乳制品、豆制品、食糖、茶葉及相關制品、可可及焙烤咖啡產品、食品添加劑等6類食品檢驗合格率為100%;糧食加工品、蛋制品、罐頭、蔬菜制品、糖果制品、水果制品、飲料、速凍食品、蜂產品、酒類、淀粉及淀粉制品、調味品、食用油、肉制品、薯類和膨化食品等15類食品檢驗合格率高于98%;冷凍飲品、方便食品、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餅干、食用農產品、水產制品、餐飲食品等8類食品檢驗合格率低于98%,問題主要集中在微生物污染、產品質量不符合標準、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方面。
端午節前食品安全專項抽檢情況
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為保障節日期間食品安全,江蘇省市場監管局提前謀劃、細致部署,組織開展了2020年端午節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抽檢。端午食品專項抽檢以“發現問題、查處問題、解決問題”為導向,重點突出針對性、時效性和規范性。抽檢區域涉及省內蘇南、蘇中和蘇北重點區域;抽檢場所突出了食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商場、超市、小食雜店等,其中,食品經營環節樣品抽取率達到90%,食品生產環節樣品抽取率10%;抽檢品種針對粽子、咸鴨蛋、小龍蝦、綠豆糕、酒類、水產品、蔬菜黃瓜等7類(種)食品;檢驗項目涉及微生物、質量指標、食品添加劑、農獸藥殘留、重金屬元素、非食用物質等多個指標。共抽檢食品350批次,其中:粽子90批次、酒類90批次、咸鴨蛋80批次、小龍蝦50批次、綠豆糕20批次、水產品黃魚10批次、蔬菜黃瓜10批次,發現不合格樣品2批次,總體合格率為99.4%。
抽檢的食品中,酒類、咸鴨蛋、綠豆糕、水產品黃魚、蔬菜黃瓜五類(種)食品全部合格,合格率為100%。
粽子抽檢樣品1批次不合格,合格率為98.9%,不合格樣品為徐州市銅山區華蘇百貨超市銷售的標稱生產企業為“河南省新鄉俊杰食品有限公司”生產批號為“20200402”的蜜棗粽子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菌落總數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非致病菌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運輸和銷售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菌落總數超標可能是企業所使用的原輔料初始菌數較高,又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也可能與運輸、銷售過程中未按要求儲存有關。
小龍蝦抽檢樣品1批次不合格,合格率為98%,不合格樣品為南京市秦淮區唐軍水產品經營部2020年5月12日銷售的小龍蝦(中),不合格項目為檢出呋喃西林代謝物。呋喃西林屬于硝基呋喃類廣譜抗生素,廣泛應用于畜禽及水產養殖業?!东F藥地方標準廢止目錄》(農業部公告第560號)中規定,呋喃西林為禁用獸藥,在動物性食品中不得檢出。小龍蝦中檢出呋喃西林代謝物,可能為養殖環節使用呋喃西林導致。
發布會由江蘇省市場監管局應宣處李艷處長主持,南京工業大學食品質量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熊曉輝,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檢驗院副院長凌睿,南京海關動植物與食品檢驗中心食品實驗室主任丁濤三位食品安全方面的專家現場解答了記者的提問。
下一步工作措施
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相關信息均在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官網公布。針對1-5月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及端午專項監督抽檢中發現的問題,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已要求不合格食品屬地市場監管局立即啟動核查處置工作程序,督促相關食品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采取封存不合格食品、暫停經營不合格食品、通知相關經營者和消費者、召回已上市銷售的不合格食品等風險控制措施,并全面排查不合格原因,針對性進行整改,對涉及生產經營單位依法查處。端午節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抽檢核查處置工作,目前正在進行中。
下一步,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將緊緊圍繞民生需求,分析食品安全風險,排查食品安全隱患,充分發揮市場監管職能,守好食品安全防線,為推動放心消費、提升消費信心、釋放消費潛力作出應有貢獻。
端午節食品消費提示來了
隨著端午節不斷臨近,人民群眾的節令食品購買欲望也在不斷增強,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采購食品方式也顯現出了多元化。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粽子、咸鴨蛋、小龍蝦、綠豆糕等節令食品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注意購買渠道要正規。優先選擇資質證照(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齊全、管理規范的商家,網購時,應選擇信譽好、資質全的網店。
二是注意查看食品外觀。對于預包裝食品,要查看產品是否存在包裝不完整、真空包裝漏氣、漲袋等感官異常情況;查看產品標簽是否存在無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或超過保質期等情況。對于散裝食品,要查看食品的色澤是否新鮮自然、是否存有異味、環境是否潔凈、工作人員操作是否規范等。
三是注意分類有序存放。新鮮粽子每次要少量購買,即時食用,食用剩余的粽子應及時冷藏或凍藏,避免粽子變質;真空包裝類和速凍類粽子,購買后應按照標簽所示方式保存,如能在2-3 天內食用完,可放置在冰箱中冷藏;如要存放多日,宜放入冷凍格凍藏。
四是注意科學適量食用。冷藏或冷凍過的粽子,要徹底加熱,不要食用餡料已發酸、發苦或口味不正的粽子。由于粽子大多屬于高糖(高淀粉)、高能量的食物,食用時,最好搭配一些蔬菜、湯羹等,既均衡營養,又有助消化。對于糖尿病、三高、肝膽等疾病患者一定要控制食用量。即使是正常人一次也不宜過量食用,以免引起胃腸負擔過重,造成消化不良。
最后,特別提醒消費者,如購買到或在市場上發現不合格食品情況,請撥打12315投訴舉報熱線進行投訴或舉報。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吳森林]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