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賣不買不食長江魚 打贏禁捕退捕攻堅戰
——南京市市場監管人聚焦“三個重點”嚴排查
寧市軒 本刊記者:祝富
為推動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在南京市市場監管領域的有效落實,扎牢“市場銷售環節”這一關口,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全面貫徹落實省、市有關工作部署要求,按照“抓全局的重點、抓重點的關鍵、抓關鍵的具體”的總體思路,立足市監職能,聚焦重點場所、重點平臺、重點環節,加大排查力度,確保各項舉措落實落細落到位,堅決斬斷長江非法捕撈漁獲物的“銷售鏈”。
聚焦重點場所查
自7月份開展全面禁售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漁獲物專項行動以來,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水產制品生產企業、農批市場、農貿市場、商超、餐飲單位”等為重點場所,以“索證索票制度和進貨查驗記錄制度落實,不購買、不經營非法捕撈漁獲物”為主要內容,采取“夜查、拉網查、飛行檢查、四不兩直式督查”等方式,截至7月22日,已出動檢查人員16500余人次,檢查生產、經營單位 35000余家次。
各區局按照市局統一部署要求,加大對重點場所排查力度。拉網查。江寧區局針對湯山街道旅游產業發達,周末和節假日游客較多且餐飲商家較為分散的實際情況,組織湯山分局成立周末工作專班,精準定位大中型餐飲商家,組織逐戶上門核查。高淳區局抽調執法人員75人組成專項巡查小組,開展早晨、白天、夜間一日三巡的“拉網式”排查,形成打擊長江非法捕撈漁獲物市場銷售的高壓態勢。聯合查。鼓樓區局與公安、南京江豚保護協會等9個部門及公益團體,聯合開展為期六個月的打擊破壞長江流域漁業資源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強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聯動協作機制,聯合組織違法犯罪專項打擊、預防宣傳、生態修復、綜合治理等行動,構建共治格局。突擊查。建鄴區局在7月1日下午緊急召開全面禁售長江非法捕撈漁獲物專項行動部署會后,快速行動,當晚就對全區餐飲服務單位、生鮮超市和電商平臺等開展夜間巡查,執法人員現場要求商家整改菜單、店招13起。
聚焦重點平臺查
在抓好重點場所監管的同時,積極適應銷售方式的轉變,采取“線下+線上”監管模式,運用互聯網+、大數據技術,在抓好宣傳引導的同時,加大網絡交易和廣告監管力度,截至7月22日,已檢查網絡經營者 3877 家次,整改網絡及廣告違規行為85條,進一步凈化“線上”消費平臺。
用好宣傳平臺。在充分做好政策解讀的基礎上,指導各區局通過張貼標語海報、公眾號發布信息、懸掛橫幅、發布公益廣告和倡議等形式,加強宣傳引導。浦口區局向全區水產、餐飲經營者及消費者發出“拒絕野味,合法經營,不賣不買不食長江魚鮮”倡議,雨花臺區局向餐飲經營主體分發《告全區餐飲服務單位的一封信》,營造“不賣不買不食長江魚”濃厚氛圍。凈化廣告平臺。7月7日,市局發布廣告告誡書,提醒全市各廣告經營者及相關單位不得設計、制作、代理、發布、代言涉及長江流域“禁漁”期間政策要求的虛假違法廣告,嚴禁為捕撈、出售、購買、運輸、轉讓、加工消費長江非法捕撈漁獲物或者長江非法捕撈漁獲物制品發布廣告,鼓勵發布相關公益廣告等,公布舉報熱線,建立含有“江鮮”“江刀”等關鍵詞的詞庫,加大監測力度。管住電商平臺。加強電商平臺監管,強化網絡交易監測,督促轄區電商平臺完善平臺治理規則,落實主體責任,杜絕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漁獲物的網絡銷售。7月21日,市局召開約談會,要求全市規模較大的18家電商平臺禁止利用網絡銷售長江野生魚和禁用漁具。溧水區局專門組織“美團”“餓了么”網絡訂餐平臺負責人,召開“共同保護長江、禁止江鮮交易”座談會,進一步明確長江“禁漁”相關政策規定。
聚焦重點環節查
按照“全鏈條”監管模式要求,緊盯市場準入、生產、銷售三個環節,依據法規規范,以更高的要求、更嚴的標準、更快的速度,狠抓監管工作落實,嚴把每個環節關口。
嚴把準入關。在長江流域禁捕退捕期間內,對企業、個體經營戶名稱、經營范圍中含有“江鮮”“江刀”等字樣的市場主體,依法嚴格市場準入。同時,抓好不合規市場主體的整改工作,截止7月22日,已整改店招、菜單、標簽 1600余處。嚴把生產關。市局專門下發通知,要求各區局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加強水產制品生產企業監管,指導各區局摸清存續市場主體名稱、經營范圍中含有“江鮮”“江刀”的底數,嚴把進貨入口關,禁止采購、加工禁漁區非法捕撈漁獲物,嚴防來源不明水產品及制品混入生產環節。嚴把銷售關。在全市市場嚴禁非法捕撈漁獲物入市銷售,嚴禁采購、經營非法捕撈漁獲物。發揮市餐飲協會、農貿市場協會的積極作用,號召會員單位主動自查自糾,加強行業自律,不買不賣長江魚,7月21日,蘇寧易購代表18家電商平臺向全市電子商務經營者發出了拒絕網絡銷售長江非法捕撈漁獲物和禁用漁具的倡議,并向全市人民作出莊嚴的承諾,推動社會共治。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吳森林]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