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市場監管局執法“新兵”范開秋
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市場監管局執法“新兵”范開秋:我的字典里沒有“后退”
王貝貝 劉文超 本刊記者 朱有剛
80后“老兵”范開秋,從軍17載,2018年轉業到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一切從“零”開始。在所長何砷的眼里,他有很多優點:工作認真、扎實能干、細致負責、任勞任怨……而這一切都源自于他骨子里的“主人翁精神”。

來了就要好好干,學好本領是前提
在領導的眼里,他是一名勤奮好學的好部屬。短短兩年多的時間,他由一名“零經驗”的“新兵”成長為獨當一面的“能手”,離不開虔誠的學習態度和永不服輸的工作勁頭,更離不開領導的關心和同事們的幫助。
2018年4月,范開秋第一次參加“創城”督導工作,就遇到了工作以來的第一個難題,面對經營者不知道該如何指導他們提高食品安全標準和提升服務質量。當他和另一名同事走進齊魯園肯德基,督導該店應該亮證經營時,更尷尬的事情發生了,負責人說:“麻煩你出示一下證件。”對于剛參加工作的他來說哪來的執法證,好在領隊副所長鄭秋實在附近其他店檢查,過來出示執法證解決了眼前的尷尬局面。
當天晚上,他輾轉反側難以入睡。“難道我選擇錯了?單位工作專業性那么強,沒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法律知識,如何開展工作,難道快40的人了還要從頭學起嗎?還是說就這樣碌碌無為地熬到退休……”第二天他將心中的困惑告訴了所長何砷,所長語重心長的說:“作為一名老兵,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我們沒有退縮過,難道現在這點困難你就要打退堂鼓嗎?雖說你轉業晚、年齡偏大、缺少工作經驗,但我們的服從意識、團隊精神和永不服輸的工作態度等優秀軍人品質也不是其他人完全具備的。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能打仗’的前提得掌握本領,咱要揚長避短,邊學邊干,相信用不了幾年你就會在新的崗位上做出新的貢獻。”
聽了所長的話,范開秋好像找到了努力的方向,白天開始利用一切工作之余的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晚上睡覺前也要看上幾頁法律條文,半年多的時間里他先后學習了《食品安全法》《藥品安全法》《行政處罰法》等十多部法律法規,對如何開展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為了備戰山東省行政執法人員資格考試,他連續兩個周末把三歲的孩子交給孩子同學的家長,自己跑到辦公室來學習……雖然這期間失去了許多休息和陪伴孩子的時間,但拿到執法證的時候感覺一切都是值得的。

要干就干好,細心負責是關鍵
在同事的眼里,他是一名踏實能干的“全面手”。從最初單一的食品安全監管,到后來的藥品、醫療器械、特種設備,他不斷學習涉及新的工作領域,在一次次監管檢查中積累經驗提升自己。他辦理的案件違法主體明確、違法事實清楚、證據充分、定性準確、法律法規運用正確、處罰適當、手續完備、法律文書制作規范。
一開始學著做案卷,他只能照著葫蘆畫瓢漏洞百出,每做完一個案卷,他都要先拿給所長審閱。好在所長極有耐心,從語言邏輯到適用法條、從文字字體到公文格式,逐條逐項給標注清楚修改完畢,有時一個案卷要修改多達五六次。一個教得仔細,一個學得認真,慢慢地,范開秋掌握了案件的辦理和文書的制作。所長何砷說:“市場監管工作十分繁雜,工作量大,上班時間大家都忙著處理投訴和市場檢查,很少有閑暇時間,范開秋就利用中午休息時間查法律條文,做案卷,他非常細心,也非常負責,每個法律條文他都要認真查閱,標注清楚;有時候把握不準的,他還及時向政策法規科的同志請教。”
范開秋說他很感激同事們,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大家給了他很多幫助,除了所長,還有副所長鄭秋實、大姐王佃娟、職工邢王瑤等。而同事們給他的評價則是:“他這個人很上進,從來沒有差不多之說,他總是精益求精。”范開秋覺得,執法工作半點不能馬虎,“我們是執法者,我們必須對法律負責。”
今年5月合并辦公后,范開秋開始接觸投訴處理,真正處理起來才知道并不像想像的那么簡單。有些投訴是合理的,有些投訴則是無理取鬧。通過不斷學習和積累,他歸納了投訴處理五個一:牢記一個勤字,不忘一個訪字,緊扣一個法字,講清一個理字,突出一個和字。在執法的過程中,范開秋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合理運用領導同事們傳授給他的技巧,一方面要維護正常的市場經營秩序,另一方面又要最大程度地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他說:“有的案子,反反復復很難調解,像拉鋸一樣拖延數周,甚至數月,個中原因有的并不復雜。對于這樣的案子,我們執法人員絕不能焦躁,要有耐心,要設身處地地為雙方著想,絕不能相當然地把責任簡單落在某一方的身上,那樣是不公平的,也是不負責任的。只有把他們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才能考慮周全,做出合情合理的調解。”

干工作就像干革命,有時候需要犧牲
在范開秋自己的眼中,他是一名“不合格”的丈夫、父親和兒子。市場監管工作任務繁重、工作壓力大,周末加班是常事,用妻子的話說就是:“怎么感覺你比國家總理還忙?。??”
工作兩年多,都是妻子在打理家庭照顧孩子。孩子上幼兒園后,他接孩子的次數屈指可數,一直都是妻子的同學在幫忙接孩子。2018年4月,母親突然腦梗住進縣人民醫院,他和妻子當天晚上帶孩子回去,第二天一早就被父親趕了回來。父親說:“你在這里也中不上用,我在這里照顧著就行了,趕緊回去吧,別耽誤了工作。”母親腦梗兩次住院20多天,他只回去看了三次陪護了一個晚上,都是七十多歲的老父親一個人在照看。

今年4月12日,為保障8所高中高三開課復學,疫情防控指揮部安排我局8名監管人員駐校,封閉管理,全程跟蹤監管疫情期間學校的食品安全。范開秋被安排到了臨沂四中。從早上5:30查看配送食品原料和票據開始,到加工、分餐、衛生、消毒全程監管,一日三餐天天如此,從餐廳到操作間,從一樓到三樓,微信運動顯示他每天都要走一萬多步。通過認真細致的工作,駐校半個月的時間,高三師生沒有一例因飲食不適而影響上課,盡到了監管責任,確保了食品安全。
“不巧的是,駐校隔離的第二天早上,父親打來電話,說我姑父去世了,希望我能回去一趟??紤]到疫情嚴峻形勢和駐校工作的嚴肅性和重要性,我只能默默對父親說聲對不起,把歉意放在心里。隔了沒幾天,妻子因病手術,請假在岳母家休養了十余天,我也沒能回去照顧一天。”這些事,范開秋并沒有告訴所領導。有人問他,家里確實有事,給領導報告一下,應該會安排人員調換一下吧??墒撬麉s說:“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崗位就是戰場。在任務面前,我沒有理由后退,連一點時間都舍不得犧牲,任務怎么完成?不能因為個人的事情給單位和領導添麻煩。”
范開秋作為市場監管人員中的普通一員,他沒有什么傳奇故事,卻和其他基層監管人員一樣默默付出,正是他們的努力,守護了誠實守信、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讓老百姓吃得更放心,用得更安心,過得更舒心!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