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安全?共治—2020市場監督管理論壇在南京舉行
食品安全導刊南京訊(通訊員 方方 本刊記者 祝富)9月26日,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江蘇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0市場監督管理論壇在南京舉行,主題為“質量•安全•共治”。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甘霖、江蘇省副省長馬秋林分別發表主旨演講。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委員,中國市場監管學會會長劉玉亭主持。
構筑質量安全社會共治新格局
甘霖副局長在發言中指出,在構建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的新發展格局中,要樹立“大市場、大質量、大監管”的理念,持續推進改革創新,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探索新路徑、創造新經驗。
甘霖提出四點建議:進一步推進質量提升,將實施質量強省戰略、質量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進一步加強風險防范,推動建立追溯體系、監控體系,以預防為主,守好安全底線。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深入推進“證照分離”改革。進一步倡導社會共治,充分發揮企業、政府部門、消費者、行業協會等各方面的作用,形成監管合力。
馬秋林副省長指出,質量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工作,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涵。江蘇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質量工作,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定不移走質量強省之路,不斷提升質量供給水平,創新質量治理方式,厚植質量發展優勢,在完善質量工作機制、推進質量提升行動、守牢質量安全底線、夯實質量基礎設施、營造質量共治氛圍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江蘇省將狠抓薄弱環節,加快補齊短板,在推動質量變革、深化質量提升、加強質量創新、優化質量環境等方面下功夫,加快推動全省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執法水平,將有助于更好地實現相對人權益保障的目標。
食品安全:依法監管是社會預期長期穩定的壓艙石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韓大元在論壇上提出,食以安為本,安以法為先。構建預防為主的監管體系,關鍵 在于依托法治所實現的精準監管。良好的法治環境,有利于政府 治理能力的提升和社會共識的凝聚。加強食品安全法治,精準施 策,是食品安全治理的核心。只有實現了在法治規范下的監管主 體精準確定、監管風險精準預測、監管手段精準安排、監管環節 精準覆蓋,才能實現食品安全“四個最嚴”的核心要求,才能兌現 黨和國家對人民在食品安全問題上的承諾,回應人民群眾對于食 品安全的美好期待,真正實現食品安全領域社會預期的長期穩 定。
互聯網企業“消費品安全與召回共治承諾書”簽字
為了加強線上零售消費品安全與召回監督,履行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社會責任,推動線上零售產業健康發展。論壇上阿里巴巴集團、當當網、國美電器、京東集團、尋夢科技(拼多多)、網易嚴選、蘇寧易購、字節跳動(抖音)等多家互聯網企業出席并在 " 消費品安全與召回共治承諾書 " 上簽了字。
這些企業莊嚴承諾,自覺遵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電子商務法》、《產品質量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遵紀守法,誠信經營。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履行消費者權益保護、環境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網絡安全與個人信息保護的相關義務,承擔產品和服務質量責任。督促平臺內經營者提供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產品或服務 , 強化消費預警提示,依法履行缺陷產品召回相關義務。建立便捷的投訴、舉報機制,及時處理消費者質量安全投訴、舉報 ; 建立完善的產品安全與召回可追溯體系,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采取多種措施,實施動態監測,建立有效的阻止缺陷產品繼續銷售的程序。對已經處置的缺陷產品,防止在平臺上再次出現。
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江平、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陳德銘、中國科學院院士雒建斌、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降彩石、江蘇上上電纜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山華分別發表主題演講,為完善社會共治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崔愛霞]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