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州:提高食品安全監管水平 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2020-10-26 17:14:06 來源: 食安中國網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食品安全導刊揚州訊 通訊員 柏瑋娜 本刊記者 祝富)10月26日,江蘇省揚州市召開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實施意見新聞發布會。揚州市市場監管局食品安全總監、市食安辦副主任洪昊在發布會上解讀了市食安辦、市市場監管局近期出臺的揚州市《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新聞發布會由揚州市市場監管局應宣處處長梁奇主持。

    揚州市《實施意見》是國家、省食品安全改革措施的落實落地的具體表現,是聚焦群眾關心關注的突出問題,將食品安全各項目標和改革舉措進一步細化、量化、具體化,明確了路線圖、時間表和責任人,是將揚州市委市政府近年來部署實施已行之有效的食品安全監管措施進一步固化,從而進一步提升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水平,切實保障“世界美食之都”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實施意見》共分總體要求;堅持“四個最嚴”,強化全程監管(第3-6條);堅持標本兼治,落實主體責任(第7-11條);堅持綜合施策,提升治理能力(第12-15條);堅持強基固本,加強組織保障(第16-20條)5個部分20條。

    揚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總監、市食安辦副主任洪昊在發布會上指出,《實施意見》要求執行最嚴謹的標準,結合“世界美食之都”建設和揚州市食品產業特點,制定一批體現揚州市產業發展特色的農業地方標準、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實施最嚴格的監管,強調從產地環境、種養殖業的源頭到食品生產加工、流通銷售、再到餐桌消費的全過程全鏈條監管。例如,將高毒農藥禁用范圍逐步擴大到所有食用農產品。加快規劃建設區域性家禽集中屠宰場。加強食品集中交易市場監管,推進實施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落實網絡訂餐平臺食品安全責任,支持餐飲外賣對配送食品進行封簽。建立健全野生動物“三有”動物養殖、屠宰、加工、銷售、食用等環節全鏈條監管機制,依法查處非法販賣、運輸、食用野生動物違法犯罪行為。實行最嚴厲的處罰,持續保持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的高壓態勢,落實“處罰要人”要求等。

    實施十大攻堅行動,提升治理能力,加強揚州包子、揚州鹽水鵝等重點品種管理,全面實施“四小”食品登記備案管理;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嚴格落實學校食品安全校長(園長)責任制,中小學校“陽光食堂”實現省市縣校四級聯網,嚴防學校發生群體性食源性疾病事件;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治理行動,堅決取締“黑工廠”“黑作坊”“黑窩點”“黑倉庫”,嚴厲打擊制售“三無”食品、假冒食品、劣質食品、過期食品等違法違規行為,推進“優質糧油工程”行動、進口食品“國門守護”行動;風險評估和監測專項提升行動”,推動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完善食用農產品“兩品一標”認證和食品生產經營許可制度等。加強對重點自主品牌、特色食品品牌、地方“老字號”的跟蹤培育。打響華東地區“中央廚房”和“揚州美食”品牌。推進“淮揚菜”質量安全研究中心建設,制定完善“淮揚菜”原輔料、配方、包裝、流通、銷售等環節的工藝規范和流程?!秾嵤┮庖姟吠瑫r對推進“互聯網+食品”監管,推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推進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等做了說明。

    此外,發布會還介紹了目前工作開展情況。9月11日,市考核委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2020年揚州市高質量考核指標內容,食品安全占比達2.8分。截止目前,全市未發生一起涉及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疫情事件。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時期后,全市市場監管系統監管人員積極做好餐飲、冷鏈食品企業疫情防控工作。

    全市18個鄉鎮開展揚州市級食品安全示范鄉鎮創建工作。結合市委、市政府加強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推行食品安全網格化監管,切實將食品安全網格化監管有機融入全市網格化社會治理機制。加強揚州鹽水鵝、揚州包子等地方特色食品監管,提升地方特色產品品質。要求年內規模宗教活動場所食堂應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規模較小的宗教活動場所食堂領取《小餐飲信息公示卡》,參照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做法,對一次就餐人數50人以上的宗教活動集體聚餐實行“集體聚餐備案制度”。會同市總工會繼續開展“職工好食堂”創建工作,今年力爭創成100家市級“職工好食堂”。推進餐飲單位量化分級和信息化監管工作,全市學校食堂量化分級優秀率達到75%,中小學及養老機構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實施率達100%,開展“月月食安行”活動,廣泛收集群眾對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堅持每月突出一個主題,及時曝光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督促業主規范食品安全生產經營行為起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下一階段,揚州市食安辦將牽頭開展全市2020年放心工程建設十大攻堅行動,進一步推動《實施意見》中提出的2020年工作目標落實,實現在企業自查和監管部門監督檢查的基礎上,落實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落實,嚴懲非法制售假冒偽劣食品違法行為。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崔愛霞]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7|国产小屁孩cao大人|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