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生:研發靈芝食品產品領軍人物
董建生:研發靈芝食品產品領軍人物
本刊記者 崔文生
記者專訪:董建生,山西省臨猗縣人。中共黨員,山西瑞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山西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碩士生導師,生物發酵法靈芝系列食品研發的領軍人物。


本期看點:
•《本草綱目》里面講了:靈芝入五臟。人都有五臟六腑,靈芝入五臟,就是指對身體各個部分,靈芝都有不同程度的調節作用,這正是靈芝能夠延年益壽的奧妙所在。
•我們老祖宗說的很科學,所謂“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保養,就是把肌體臟器隱藏的一些病癥、衰退的功能給修復了。
記者問:山西瑞芝的口號是,讓13億中國人像喝牛奶一樣去喝靈芝, “健康智慧人生”。人們如何去理解呢?
董建生:以前我們的目標是讓13億中國人像喝牛奶一樣喝靈芝,這是就產品而說產品。經過這多年的科研開發,靈芝確實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它目前更注重的是健康這方面。我們現在提出“健康智慧人生”這個理念,這是因為每個人都需要健康,都需要有健康的體魄、智慧的頭腦以及幸福的人生。而對個人來說,個人健康決定個人的智慧;個人智慧,決定個人的人生。對一個家庭來說,家庭健康決定家庭的智慧,家庭的智慧決定家庭的前途。
國家重視倡導,民族健康,決定民族智慧,民族的智慧決定民族的興衰。我們山西瑞芝公司嚴把食品質量關,打造舌尖安全,是瑞芝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中國人的健康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上。
記者問:瑞芝的這個夢想很宏大,但這個靈芝究竟好在哪里呢?
董建生:靈芝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個是無毒性,第二個是不特定性,有些藥品治胃專治胃,治腎專治腎,治肝專治肝,但靈芝不專門針對哪一個臟器。第三個,它有個穩態調節作用,它能維持你身體健康在一個正常標準上。在中醫看來穩態調節作用就是,血壓過高往下調,血壓低往上調,免疫力亢進可以往下調,免疫力低下往上調等等?!侗静菥V目》里面講了:靈芝入五臟。人都有五臟六腑,靈芝入五臟,就是指對身體各個部分,只要是功能性的疾病,靈芝都有不同程度的調節作用。所以靈芝能夠讓人衰退的肌體慢慢恢復功能,提高你臟器的功效,這就能夠達到讓人延年益壽的目的?,F在很多人認為靈芝三高,就是“高品質,高價位,高檔人群消費”,一般人消費不起,只能觀望。但現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已經做到讓靈芝物美價廉,老百姓都能消費得起?;叵脒^去,2000年前秦始皇四次到煙臺去求靈芝,而今天老百姓坐在家里,靈芝就能送家門來。這也是了不起的一個進步。
記者問:通過董先生的講解,我們對靈芝的妙用有了更深的認識。但現在大家對靈芝產品好像還是很陌生。
董建生:這也有一個客觀的原因。以前條件艱苦的時候,大多數人吃飽飯都成問題,而現在突然物質豐富了,人們就容易進入營養過剩的狀態,因為他的保健意識卻并沒有跟上來,所以這就需要我們去宣傳,去做一些工作告訴大家靈芝的好處。
比如大家現在開汽車,汽車就不會輕易報廢,為什么,汽車五千公里一保養,汽車工業有4S店,而對我們人來說,是不是也應該進行保養呢?醫院是看病的,它并非保養的地方,那么人們應該到哪里去保養呢?我們老祖宗說的很科學,所謂“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而我們現在這方面做得還遠遠不夠。其實我們現在需要一個專業機構來做這個工作,讓人去體檢,讓人去保養,把身體隱藏的一些病癥修復、把我們的身體保養好,讓人能達到健康長壽。
記者問:但是建立這個體系,光靠我們企業肯定是不夠的,它更需要有一個公共機構能夠去支持和關注。
董建生:是的。每年我們有幾十萬,幾百萬慢性病患者,悄無聲息地去世了,這些人是我們應該關注,因為這個領域幾乎是一個被大眾忽視的角落。我們現在做的就是這個工作,雖然我們企業負不起這么大的責任,但我們愿意一步一步做這個工作,默默為社會做這份貢獻。但是企業的力量確實還是很不夠,這就需要我們廣大的媒體,需要全社會都來關注這個事情。我們現在既需要健康的產品,同時還需要健康的理念,僅僅有健康的產品不行,只有當健康的產品配上健康的理念,健康長壽才是沒問題的。
記者問:對您的這個理念,有人提出過質疑嗎?當您去跟身邊的親人,或者朋友去講到靈芝對身體健康有這么大好處的時候,有多少人會去理解你?
董建生:要大家全部理解是有很大的難度,好多人很難在短時間內接受這種產品,接受這種理念。但我覺得做這個非常有意義,過去人認為,30歲是中年人,40歲是壯年人,50歲就是老頭,人活七十古來稀,這是傳統的認識。我覺得必須拋開以前的“人活七十古來稀”這種理念,多數人認為八、九十歲就長壽了,實際上人還可以多活幾年的。一些優秀人才),正當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卻突然走了,這有多么可惜。為什么他們突然走了呢?就是因為缺乏保養,平時缺乏保養肌體,缺乏保養自己的身體細胞,這么優秀的人才,如果能讓他們多活20年,就能為社會做更多的貢獻。我覺得我們現在就承擔這個責任,所以不管多艱難,我都會做下去。
記者問:您曾經有一份很多人都羨慕的政府官員工作,但您卻放棄了它,選擇做你自己看中的行業,那么最初觸動你做這一行的是什么原因呢?
董建生:20年前我是一名科級干部,在參加工作以后,遠離家鄉,遠離父母,所以每次回家都會給父母親買點好東西。一開始買的是蜂王漿,結果母親吃了兩年就不愿意吃了。在這個時候因為一次偶然,我見到靈芝了,當時一見靈芝,我想這不是影視劇中常說的長生不老藥嘛,它到底怎么樣呢,我買點試試。那時的靈芝還比較昂貴,每斤180塊錢,當時我一個月工資也就50來塊錢,但為了孝敬父母,我就買了一斤回去給母親服用。當時就是把靈芝切片熬水讓母親喝,但母親說特苦。我就勸母親,中國有句話,良藥苦口利于病嘛。 喝了一段時間,我問母親有什么感覺,母親就說有年輕的感覺。估計用了半年多時間后,母親以前的白頭發百分之八、九十都變黑了。所以我覺得說明她身體內部起了變化,我肯定母親的身體機能各個方面都在向好的方面、年輕態方面轉化。
于是我想讓母親長期用下去,我就繼續給母親買,但過了一段時間以后,母親又不愿意用了,說不方便,每次靈芝都要切片,熬出來的汁還特苦。我就想自己是學生物專業的,能不能找到一種方法,去掉靈芝的苦味,讓母親長期服用下去。
所以我就做了大量的探索研究。后來我經過研究以后,發現靈芝有三種形態,子實體,孢子粉,菌實體,它的苦味主要來源是靈芝的子實體,孢子粉也比較苦,但它的菌實體并沒有苦味。但是菌實體具備不具備和子實體同樣的功效呢,這就需要做實驗。通過實驗以后,我發現效果還不錯。
于是我就開始做靈芝口服液,讓老媽長期用,用了一段時間以后我想,這么好的產品讓自己父母親用著是挺好,但如果要能讓天下所有的父母親都用上這個產品,那這就比我上班的意義更大,更好。就在這種情況下,我經過反復考慮以后決定辭掉工作,正式進入了靈芝行業。
記者問:但選擇跨行業的時候,你身邊肯定有很多反對的聲音吧,這其中是不是也有很艱辛的過程呢?
董建生:是,開始也猶豫得很。當時和家里人商量,家里人不同意;和父母親商量,父母親不同意;和同學商量,同學也不同意,幾乎沒有人支持我。但我經過反復考慮,反復斟酌以后,我還是決定要開發這個新的產業,新的行業。當時我也做了很多的市場調查,最初我到運城市調查,但運城科委的梅主任告訴我,運城市鹽湖區夏縣的上百萬噸不銹鋼設備剛拉回來,也是做靈芝產業的,但已經倒閉了。同時另外一個地方也有個做靈芝的企業,我就到那去考察,然而找到這家企業后發現它也關門了。這給我一個不好的信號,我也猶豫,他們的今天是不是我的明天。
我就在想,我一個快50歲的人了,又在做一個沒有邊際,看不到前途的行業,這里面的滋味確實很不好受。有時候我晚上面對滿天星空,一個人在思索,一個人反思自己,我就問自己這是為什么,是我錯了嗎?我覺得我沒有錯。那到底為什么?一直在反思自己。經過反復考慮以后,我覺得我沒有錯,我今天不被人認可,明天不被人認可,總有一天人會認可的,像這種方法不行,那種方法不行,總有一種方法會讓社會接受的。于是我還是決定要把這個事業做下去。
記者問:您曾經說過,創業初期的那十年是沒有笑容的。十年過后,第一次發自內心的開心或者是笑容,是因為什么事情?
董建生:那就是到了我被認同的時候。大家覺得我的靈芝產品有價值了,同時又(有)些通過銷售讓我的產品也賺到錢了,這時候我的心里才比較高興一些。下一步我想讓更多的人用上我們的產品,特別是全國有那么多的慢性疾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癌癥等等的患者,這些人都太需要用好的東西去呵護他,需要用好的產品去保養他的肌體,讓他能夠健康長壽。我覺得自己需要做的工作還非常多非常多。
記者問:您此前提到過,瑞芝可能會涉足餐飲行業,但是對于靈芝不是特別了解的這些人群來說,餐飲和靈芝有什么關系嗎?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
董建生:我們現在是運城市農業產業化的龍頭企業,要涉及養殖業以及餐飲業。我們下一步要研發靈芝飲料,而利用在生產中產生的很多肥料,我們就可以搞養殖,養殖靈芝豬,靈芝雞,靈芝雞蛋,靈芝牛,實現循環經濟的產業鏈。我們以加工業帶動養殖業,帶動種植業,搞循環農業,走企業加農戶,加合作社的這種循環農業,當然這也是需要政府支持的行業。我們有了靈芝豬,靈芝雞,靈芝牛以后,我們下一步就可以搞餐飲,讓靈芝生活化,走進老百姓的餐桌,上到餐桌上去,不再離平常百姓的生活那么遙遠。
記者問:希望瑞芝進軍餐飲業能夠成功。其實在這個行業還有一些問題,比如在市場的秩序規范這個層面上,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您從商家的角度來看,對行業的健康發展有什么建議?
董建生:對我們企業來說最缺的其實是理解,現在很多人不理解,以為我們僅僅是在做生意,是為了賺錢,他們不理解我們在推廣一個事業,我們在做一件善事。在健康這個行業里面,我們要多做事,多宣傳,這不僅僅是為了產品,為了賺錢。我們最希望的,是想讓大家都了解健康,都認識健康,真正把健康放在第一位,因為健康是最大的財富,健康是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包括每一個民族都應該關注的頭等大事。但我們全民正確的保健知識不足,特別是在“張悟本”事件出現以后,正恰恰說明社會有需求但缺乏好的供給,這也是一點。
第二,整個健康產業(保健品)現在確實不是很規范,有人說健康產業現在競爭激烈,我不這么認為,我覺得健康產業現在還是缺乏優質的產品讓老百姓來享用,一般產品價位都太昂貴,一般人都用不起。其實不僅僅是老年人需要保養,年輕人也需要。優生優育不應該只從小孩做起,應該從父母做起,應該要有全民健康這種意識,把中華民族的健康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上,這樣也有利于我們整個民族走在世界的前列。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