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生活垃圾分類 中國水泥廠社區老黨員示范先行
(食品安全導刊南京訊 通訊員 鐘慧)南京市棲霞區龍潭街道中國水泥廠社區是老舊小區,小區內最早的建筑始于1921年,目前老年人占了社區人口的很大比重,人口年齡結構偏大。八十四歲的李爺爺和八十三歲的陳奶奶是中國水泥廠社區的退休職工,同時老倆口也是黨員。自全市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以來,兩位老人積極響應號召,從自身做起,努力做到垃圾減量、分類投放。
日前,在社區工作人員入戶走訪宣傳垃圾分類工作時,陳阿姨正在做飯,自信地說道:“我們之前就在社區大屏和電視新聞上了解學習如何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陳奶奶邊說邊把工作人員帶到廚房,將分類好的垃圾指給工作人員看,“你們看看這個橘子皮,菜葉子都屬于廚余垃圾,裝垃圾的塑料袋、食品包裝袋都屬于其他垃圾,我分得沒錯吧。”老人一邊笑著一邊向大伙介紹著。在場的人員紛紛向老人豎起了大拇指。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生活垃圾分類看似復雜,但只要用心做起來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難。“八十多歲的老人家都能將垃圾分類做得這么好,我們年輕人更不能落后,必須要按照規定做做好。”社區居民小王說道。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吳森林]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