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市場監管局“兩手抓”提振餐飲消費
阿拉善盟市場監管局“兩手抓”提振餐飲消費
?。?/span>記者奚盛鑫) 為落實餐飲質量,保障廣大群眾飲食安全。2020年,阿拉善盟市場監管局積極發揮職能作用,堅持一手抓監管,一手抓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疫情防控,全力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推動復工復產和消費市場全面升溫,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特別是在餐飲行業,通過進一步落實監管責任,督促餐飲服務經營者履行好主體責任,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風險隱患,著力提升全盟餐飲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和保障水平,在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同時,為全盟經濟社會穩定和高質量發展貢獻市場監管力量。
落實餐飲質量提升計劃保障廣大群眾飲食安全
著力提升全盟餐飲單位量化分級管理水平。加大餐飲服務單位指導督查力度,幫助有提升空間的餐飲單位不斷改善硬件設施和管理水平,高標準嚴把許可關,不斷提高A、B級比例。目前,全盟持有《食品經營許可證》餐飲單位共3270家(其中,大型餐飲單位58家、中型餐飲單位439家、小型餐飲單位2583家、學校幼兒園食堂56家、養老機構10家、醫療機構5家、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135家)。符合量化分級評定要求的3121家,量化分級率95%;評定為A級的428家,A級比例13%;評定為B級的1892家,B級比例58%,評定為C級的801家,C級比例24%。
樹立典型,推進示范創建。按照“五化”“四D”等先進管理模式,積極推動餐飲業主體開展示范創建工程,鼓勵餐飲服務單位引進4D、五化等先進管理模式,截至目前全盟打造盟級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范店19家,“五化”管理模式示范街3條。
深入推進餐飲單位“明廚亮灶”建設工作。結合量化分級和日常監管,不斷引導未實施“明廚亮灶”的餐飲單位落實“明廚亮灶”。截至目前,全盟實施“明廚亮灶”的餐飲單位2973家,實施“明廚亮灶”率91%。其中,全盟56家學校食堂,10家養老機構全部實施“明廚亮灶”,“明廚亮灶”率達100%。
強化監管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
加強重點領域、重點時段隱患整治工作。全年陸續組織開展了元旦、春節、10桌以上集體用餐單位、養老機構食堂、職工食堂、“五一”、“端午節”、“中秋國慶”等重點時段、重點領域食品安全專項檢查。截至目前,開展集中約談2次,共出動執法人員16400余人次,檢查餐飲服務單位800余戶次。
開展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訂餐服務監管工作。截至目前,已備案的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含分支機構、代理機構)12(家),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1270家。2020年入網餐飲單位持證率(食品經營許可證)100%,許可信息公示率100%。全年共檢查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828家次,共檢查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含分支機構、代理機構)、自建網站43家次,下線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15家,開展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食品安全培訓1次,約談3次。
開展校園及周邊餐飲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該盟現有56家學校食堂(含托幼機構食堂),其中32家幼兒園食堂、13家小學食堂、9家中學食堂,2家職業學院食堂,全部配備了專職食品安全管理員,已全部實施“明廚亮灶”,“明廚亮灶”率100%;該盟共有“小飯桌”9家,無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該盟不斷加大學校幼兒園食堂食品安全監管力度,提高監督檢查頻次,開展“校園周邊”、“春季開學”、“中高考”、“秋季開學”等專項監督檢查,并聯合教體、城管等部門開展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聯合行動。全年校園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共檢查學校食堂及學校周邊餐飲單位503家次,學校食堂原材料采購單位45家次,檢查中發現索證索票不全食品經營戶15家,下架問題食品18公斤。
開展養老機構專項檢查。對全盟10家養老機構食堂進行了全覆蓋監督檢查,主要檢查養老機構《食品經營許可證》、從業人員有無健康證、是否配備專職或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后廚的布局和各項衛生條件是否符合相關規定、食品及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的采購索證索票、操作過程是否規范、進貨查驗制度及進貨登記等情況,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隱患,責令立即整改。
開展餐飲單位餐飲用具消毒專項檢查。在全盟范圍內組織開展了以中型以上餐飲企業、學校(含幼兒園)食堂等高風險單位、以2020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中餐飲具抽檢結果不合格單位為整治重點的餐飲用具消毒專項檢查,對中型以上餐飲企業、學校(含幼兒園)食堂自行清洗消毒的餐飲具和由集中消毒單位提供的餐飲具進行監督抽檢,共抽取52批次餐飲具,此項工作正在進行中,12月底結束。
做好服務提振餐飲消費
加大政策支持。為幫助餐飲單位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助力餐飲單位提振消費,先后發布《餐飲業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提醒告誡書》《關于加強疫情防控期間加強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的公告》《關于加快推進商貿服務業(含餐飲)復工營業有關措施的公告》《中小餐飲服務單位營業條件》等文件和公告,結合實際出臺23條扶持政策,明確餐飲服務單位開業和做好從業人員、就餐人員、就餐場所等防護工作的要求,指導餐飲服務經營者開展外賣服務和堂食。針對餐飲服務單位等食品經營單位簡化《食品經營許可證》等許可審批和延期、變更程序,極力精簡電商平臺入網程序,對復工的餐飲單位全部可以自主開業,市場監管部門不設門檻,不做報備,不進行審批,以“嚴”字當頭,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有序維護市場環境。
加強現場指導。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在做好監管工作、確保群眾飲食安全的同時,屬地監管人員深入各餐飲單位進行現場指導其完善防控措施,建立健全體溫監測和健康防護工作體系,切實做好員工健康檢查、經營場所徹底的打掃和消毒、原料進貨查驗、索證索票等各項工作,做到疫情防護工作全員覆蓋。如,在疫情穩定后,隨著企業復工,大量企業職工返崗,阿拉善高新技術開發區和騰格里經濟技術開發區一些企業職工食堂就餐人員劇增,而企業職工食堂由于疫情防控期間不能每日購買食品,需要大量貯存糧油,蔬菜等食品,加之企業職工食堂日常使用的庫房小,導致庫房食材堆放無序;職工食堂人力不足,餐廚廢棄物清理不及時。執法人員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在從食品安全角度考慮要求企業立即整改的同時,指導企業解決存在的問題,并免費向企業職工食堂和養老機構發放消毒液。
強化技術支持。各旗區市場監管部門利用多媒體手段,開展餐飲服務等行業從業人員食品安全“線上”培訓,培訓內容包括食品原料采購、餐飲食品加工操作、預防食物中毒、從業人員健康管理等。通過“培訓+檢查”確保疫情防控和群眾就餐兩不誤。為解決餐飲服務單位等公共場所缺少消毒液的問題,先后向市場主體和社區免費配制發放消毒液273噸,投放口罩402萬只,及時紓解了防控物資短缺問題,保障復工復產順利推進。
協調解決復工復產瓶頸。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盟委行署有關做好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盡快復工復產的決策部署,阿盟市場監管局、阿盟個私協會積極協調相關銀行深化政銀合作機制,聯合推出復工復產期間階段性信貸產品“復工貸”業務,解決了部分企業因資金短缺不能及時復工復產的困難。
2020年全盟未發生食品安全事故,守住了重大活動食品安全事故零發生的底線。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