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特色農業基地 激活帶富一方鄉親

    2020-12-27 20:22:09 來源: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本刊記者 袁志紅
      
      苗木水果飄香市場,茶業產業叫響品牌,蔬菜產業成地理標志,百草園中藥基地漸成規模……近年來,雙溪橋鎮堅持規劃引領,認真謀劃實施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在農業方面依托基礎條件,圍繞百姓米袋子、菜籃子工程,大力發展中藥材、苗木、水果、蔬菜及茶葉等種植產業,于2010年推出萬畝蔬菜基地和萬畝茶葉基地規劃后,今年又提出打造萬畝中藥材基地、萬畝苗木水果基地規劃,這四大基地有力推動雙溪農業產業發展,已呈現出勃勃生機。
      
      百草園中藥材漸成規模 百合香,芍藥艷,貝母滿田長成片……沿著一條刷黑的“四好農村路”走進雙溪橋鎮毛洞村百草園中藥材基地,分片栽種的多種中藥材映入眼簾。
      
      該村農戶歷來就有上山采挖、在地里種植中藥材的傳統,足以證明這里的土適合種植中藥材。這個發現吸引來了對中藥材有研究的湖南籍陳浩宇先生。
      
      在雙溪橋鎮政府的幫助下,在毛祠村打造百草園中藥材種植基地,種植有50多個品種,目前已種植面積2000余畝。
      
      “以前的荒山荒地常常出現火情,自從流轉做中藥材基地后,火情沒有了,農民還多了一份收入呢。”分管農業的鎮黨委副書記陳文韜高興地說。
      
      陳浩宇告訴記者,百草園中藥材種植基地項目計劃投資4000萬元、種植規模4000畝,分三期推進,一期到2019年底種植1300畝,二期到2020年底種植1500畝,三期到2021年底完成4000畝種植面積。
      
      百草園中藥材基地在咸安經濟開發區建有加工廠,已與全國飲片廠、醫療集團等十多家企業合作,實行原材料定點供應,并計劃于2021年完成烘干、冷凍、檢測及加工生產線,提高產品質量。
      
      區農業農村局干部王春漢告訴記者,由于中藥材種植要求嚴格,只能使用有機肥,養雞場雞糞、養豬場豬糞成了基地“香餑餑”,這既解決了基地有機肥來源,也解決了畜牧養殖給生態環境造成的污染問題,還給養殖戶增加了額外的收入。
      
      “項目建成后年產值5000萬元,實現利潤700萬元,逐年增加20%,帶動貧困戶就業500人以上。”鎮黨委書記李偉說,由于不能使用除草劑,需要大量人工及時除草,今年5個多月,基地支付農民除草工資200多萬元,實現了農民家門口就業增收。
      
      隨著園區內“四好農村路”的修通,陳浩宇調整了發展思路,著力打造以毛祠村為核心的中藥材及特色農產品種植,延伸生態鄉村游、休閑娛樂、特色中藥材及農產品購銷等產業鏈,這不僅減少了基地的生產成本、提高了土地價值,還增加了農戶的土地租金收入,爭取五至十年輻射帶動周邊鄉鎮種植面積達1-3萬畝,年產值達10億元。
      
      苗木水果飄香高端市場
      
      九彬村的七彩苗木,鄭良村的藍莓基地,楊堡村的草莓基地……一個個基地,美化了鄉村,帶活了經濟。
      
      雙溪橋鎮依托團墩垴林業開發示范基地(即七彩苗木基地),打造苗木基地,該基地由50多個低丘崗地改造而成,位于雙溪橋鎮九彬村、陳祠村和雙溪村三個村境內,涉及村民小組12個,占地面積近萬畝,年產值近4000萬元。
      
      目前,基地已成功引進武漢林冠園林工程有限公司租賃2000余畝,用于種植日本櫻花、美國的紅楓、加拿大的薔薇以及白玉蘭等彩色苗木和一部分常規綠化苗木,以滿足武漢乃至華中地區城市綠化要求;并成功帶動周邊10余戶群眾參與到苗木種植、80余名群眾穩定就業。
      
      “四好農村路”建成通車,為苗木運輸節約了成本。雙溪橋鎮將圍繞“四好農村路”沿線打造萬畝苗木觀光和水果種植經濟帶,目前已爭取區林業局支持,正在編制萬畝發展規劃。
      
      既有高端苗木種植,也有高品質水果種植。位于鄭良村的雙溪藍莓基地,由湖北沃林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開發,2012年開始培育種植藍莓,2016年5月正式開園,一經上市就受到市民青睞,首年即實現收入100余萬元,成功吸納固定用工10人,帶動周邊貧困戶20余人。
      
      隨著四好農村路網的日益完善,藍莓產業發展必將走上快車道,有力帶動雙溪休閑旅游業的發展,與其他旅游產業相互連通、盤活全鎮休閑旅游一盤棋。
      
      蔬菜品質成為“地理標志”
      
      2016年,楊堡辣椒因品質好成功申報為中國地理標志。
      
      為啥品質好?楊堡河與雙溪河交匯處,一片沖擊平原,水量充沛,土質肥沃。除了楊堡辣椒,各種蔬菜也發展起來。
      
      位于楊堡村4、5組的楊堡蔬菜基地,由5家蔬菜種植市場主體聯合組成,現已建成高標準大棚50畝、反季節蔬菜大棚70畝、大型弓棚500畝、高標準露地蔬菜基地1400余畝。年產蔬菜10000余噸,年產值達到2000余萬元,并成功帶動周邊30余貧困戶穩定就業。蔬菜主要供應咸寧城區各大蔬菜市場、超市,部分銷往武漢,特別是四好農村路建成后,極大提升基地蔬菜外銷能力。
      
      在三橋村村委會對面的四季騰龍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場內,村民們正將苕葉尖斬齊、扎把、裝車,忙而不亂?;刎撠熑肃嵱窨聘嬖V記者,近期,基地固定15名工人采收苕葉尖,每天可供應億豐農貿市場1000至1500斤苕葉尖、近500斤辣椒。
      
      三橋村曾是全區重點貧困村,區委書記李文波掛點。2016年經過深入調研后,李文波提出利用地理優勢,發展綠色產業——蔬菜,引領群眾脫貧致富。并幫三橋村聯系合作伙伴,于當年5月引進武漢四季騰龍公司發展苕葉尖產業。
      
      “這個產業突出綠色可持續發展,一招致富不返貧。這種‘長葉不長根’的苕葉尖是省農科院將臺灣空心菜和湖北紅著雜交而成的新品種,口感、品質在整個北方菜場和武漢、長沙菜市上,均有大量需求。”三橋村支書吳長江說,進行精深加工成薯尖鮮汁(注冊品牌千千一綠),打造當地最大的專營薯尖的綠色食品產業鏈。
      
      目前已形成了反季節設施蔬菜大棚600畝薯尖基地,露天多元化無公害有機蔬菜1000畝、藥用絲瓜361畝、總共流轉土地2000余畝。已經吸納當地的63戶貧困戶就業,吸納當地的農民工200余人就業。提高了村民收入,夯實了村集體經濟基礎。
      
      雙溪,向中國地理標志的蔬菜要效益,從楊堡村蔬菜基地到成功輻射帶動的三橋、鄭良等周邊設施蔬菜,還帶活了大路蔬菜的發展,有力保障咸寧市“菜藍子”的供給,滿足了本地日益增長的蔬菜需求。
      
      茶葉模式合作促共贏 在雙溪橋鎮九彬村汪大珍茶葉基地,一行行茶葉如波浪起舞,一個個生態捉蟲黃板點綴茶間,一個個采茶人指尖飛舞,形成一幅勞動者采茶山間的動人畫卷。
      
      這是鎮委、政府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農民脫貧致富的重點扶貧開發項目。咸寧市汪大珍茶業有限公司采取以“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經營。由公司負責抓好示范茶園建設和參與農戶的技術指導、產品回收、加工、包裝、銷售等工作,農戶參與茶園建設與管理,確保茶農的種植效益。
      
      “鎮黨委、政府先后為基地爭取幕阜山連片扶貧開發項目資金200萬元,才得以順利扭轉土地,解決了生產廠房建設、機械及加工設備添置的資金。沒有他們的大力支持,基地發展不可能這么快和順利。”汪大珍茶葉基地負責人張利深有感觸地說?;剌椛鋷又苓吔毨罕娒撠氈赂?。目前公司建成1500畝的標準示范茶園,每年吸納固定用工8戶,臨時用工萬人次,其中貧困戶占50%以上,每年為周邊貧困戶50余戶增加務工收入40余萬元,有力推進貧困戶脫貧致富。四好農村路的修建有力地帶動了周邊農戶參與種茶積極性,為鎮域的旅游休閑產業有機結合提供有力的保障,基地建成后年產值可達800萬元以上,純利達200萬元以上,每年可為每戶增加收入2-3萬元。
      
      鎮黨委書記李偉告訴記者,鎮黨委、政府按照區委、政府要求,堅持規劃引領推動鄉村振興。立足雙溪實際,堅持應急與謀遠相結合,制定好全域規劃、集鎮建設規劃、重點村灣產業發展等規劃,打造更多農業產業基地,致富鄉村農民。
      
      轉自咸寧新聞網(記者 傅輝 特約記者 胡劍芳 通訊員 徐?。?/div>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7|国产小屁孩cao大人|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