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湖鎮:打好脫貧攻堅戰 奏響鄉村振興曲
薛湖鎮:打好脫貧攻堅戰 奏響鄉村振興曲
魏倩 李宇航 本刊記者 王玉東
薛湖鎮位于永城市北22.5公里處,轄54個行政村,10.18萬人,總面積126平方公里,共有貧困村5個,貧困戶270戶676人。

脫貧攻堅戰役集結號吹響以來,該鎮一項項扶貧措施有力有效,一個個產業發展有聲有色,一件件民生實事落地落實……努力走出了一條從脫貧攻堅邁向鄉村振興的奮斗之路。截至2019年底,該鎮貧困戶270戶676人全部脫貧。

夯實基礎設施 美麗家園更宜居
仲冬時節,走進薛湖鎮閆莊村,只見村內街道整潔平坦,民居優雅舒適,環境清潔亮麗,文化氛圍濃厚。陽光下,幸福的農家小院濃濃暖意,不少村民坐在門前曬太陽,拉家常。“現在的村子建的可漂亮了,散起步來感覺很好,我們住著很舒服、很幸福。”村民王香蓮高興地說。
脫貧并不是一個數字,而是要讓老百姓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該鎮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大力實施村莊整治、基礎設施、生態保護等扶貧工程,鄉村面貌發生了較大的轉變,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近年來,該鎮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強力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關閉28家煤球廠,取締11家煤矸石場,空氣質量連年保持在優良范圍;落實河長制,堅持巡河制度,健全河道維護和環保體系;實現全域禁燃禁放煙花爆竹,秸稈、垃圾禁燒全年零火點,生態環境得到了切實保護,讓薛湖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

該鎮持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多方籌資7000余萬元新修道路350余公里,實現了戶戶通,群眾出行更加便利。全鎮改廁1.4萬戶,成立了服務公司,健全管護機制,切實解決了改廁群眾的后顧之憂。采取第三方市場化運作方式,按標準建立了229人保潔隊伍,全鎮生活垃圾“村收集、鎮轉運、市處理”體系基本建立。
為實現百姓富與生態美的有機統一,改善群眾生活環境,該鎮強力推進危舊房清零工作,拆除房屋2127戶7753間,拆除殘垣斷壁465處,修繕房屋1013戶3563間。各村積極開展“六廢”利用,溝塘河渠整修一新,房前屋后的小花園、小菜園、小果園、小游園相映成趣,一個個美麗鄉村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家園。

發展特色產業 脫貧增收有靠山
脫貧攻堅關鍵在增收,增收關鍵在發展產業。薛湖鎮緊緊扭住脫貧攻堅的關鍵環節,在產業謀劃上下功夫,初步形成了村有扶貧基地、戶有增收門路的工作格局,為貧困群眾增收脫貧奠定了堅實基礎。
撿鴨蛋、上料、打掃衛生……位于薛湖鎮黃營村新建的產業扶貧高效養殖項目已經運行,大棚內養殖的麻鴨長勢良好。據了解,該項目可吸納就業50人以上,就業中優先選擇貧困戶,帶動周邊群眾穩定增收。
該鎮朱小樓村馬德全家因病致貧,愛人因患股骨頭壞死、風濕病不能行走,兒子因雙腿癱瘓、雙腳潰爛,常年需要藥物治療,全家唯一的收入來源緊靠馬德全就近打零工,生活壓力很大。該鎮黨委政府了解情況后,積極落實各項幫扶政策,在鎮村干部的幫扶和引導下,馬德全承包了60畝地種植白竹、孜然、何首烏、白芍等藥材,長勢良好,收入可觀。“現在終于有了自己的事業,生活越來越有奔頭了。”對生活充滿信息的馬德全高興地說。

為推進全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薛湖鎮逐步轉變傳統種植結構,加快土地流轉步伐,促進了大棚蔬菜、果樹種植和規模養殖的發展。形成了西瓜、山藥等特色產業基地170個。蛋鴨養殖大棚發展到1000余座,存欄突破200萬只。規上企業12家,法人單位423家,小微企業100余家,工商個體戶1680家,種養殖合作社78家。形成了以西瓜山藥種植、櫻桃谷鴨養殖為主,中草藥、果樹種植為輔的產業發展體系,確保村村有特色產業,戶戶有增收項目,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
做好多重保障 小康路上有奔頭
隨著一項項脫貧攻堅政策的落實,薛湖鎮的貧困群眾走向了增收致富的道路?,F如今,行走在薛湖的每一個村莊,到處都是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的喜人景象。
該鎮堅決抓好各項政策落實。為所有貧困家庭成員免費健康體檢并辦理了醫療救助卡、大病保險等,解決了貧困家庭成員醫療保障;實施金融扶貧、實現貧困人口低保全覆蓋;與正源食品簽訂入股協議實施了到戶增收項目,增加貧困戶收入;教育扶貧如春風化雨,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實現應助盡助,精準資助,累計幫扶881人次,確保了貧困家庭子女不因貧輟學、失學;對老年貧困人口注重物質保障和精神慰藉相結合,籌集孝善基金,惠及119戶149人。
扶貧更應該強調扶志扶智,幫助貧困戶擺脫等靠要思想,變不想干為我要干,才可能實現高質量脫貧。該鎮劉家廟村貧困戶聶貴華因殘致貧,由于其等靠要思想較為嚴重,幫扶責任人對他進行扶貧扶志教育,指導其通過自身勞動脫貧致富。為他申請辦理了低保及殘疾人補貼等,并為他申請了小額貸款,發展養殖產業,聶貴華由原來的“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靠著勤勞的雙手把日子越過越好。
據薛湖鎮黨委書記邸書杰介紹,近年來,薛湖鎮黨委、政府堅持把解決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作為脫貧攻堅的重點工作,為貧困戶量身制定精準脫貧計劃和鞏固提升計劃,讓貧困群眾脫貧有門路,增收有項目,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薛湖鎮正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鎮情,應勢而動,順勢而為,乘勢而上,繼續譜寫產業興,百姓富,生態美的薛湖新篇章。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