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淳區市場監管局:用好三種“料”,讓散裝食品更有“味”
食品安全導刊高淳訊(通訊員 周云芳 王宏強)年關將至,稱上三五斤瓜子、花生,幾乎成為每個家庭必備選擇。散裝食品種類繁多,既有隨意方便的優勢,也有魚目混珠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的風險,如部分散裝食品沒有標明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等標識,直接入口的散裝食品無防護直接暴露空氣中,銷售散裝熟食的人員未穿戴干凈工作衣帽、佩戴口罩……南京市高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著重用好“早”、“全”、“實”三種“料”,大力開展散裝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提升行動,積極消除食品安全隱患,讓散裝食品更有“味”。
部署啟動早
2020年12月初,制定出臺《全區散裝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提升行動方案》,明確整治目標、對象、措施,加強散裝食品安全監管,強化食品經營者落實食品安全管理職責,健全完善流通環節散裝食品安全長效監管機制,保障廣大消費者飲食安全。
范圍覆蓋全
突出以農貿(批發)市場、小食雜店、小超市、旅游景區、車站、校園周邊為重點,覆蓋全區散裝食品經營戶。按照統一《食品經營許可證》公示、食品從業人員健康管理、進貨查驗臺賬登記、散裝食品銷售標識,規范散裝食品貯存和銷售管理“四統一、兩規范”標準,全面開展散裝食品整治提升行動,著重解決散裝食品經營戶“三防”措施不到位、標簽標識不規范、從業人員衛生健康管理不到位等問題。
監督檢查實
自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共出動檢查人員744人次,摸排散裝食品經營戶615戶,開展檢查248家次,整改60戶次。檢查中針對散裝食品標簽標識不規范的問題,設計統一標簽模板供經營戶對照規范,并發放散裝食品標簽1500份。加強示范引領,選取部分農貿市場、大型超市、小食雜店以及高淳老街景區等作為示范典型,先行試點規范,發揮輻射影響作用。同時,充分發揮“食品安全工作站”、農貿市場主辦方等社會力量,加強行業自治水平,廣泛動員社會共同參與食品安全治理,不斷鞏固提升散裝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成效,讓散裝食品更有“味”。
下一步,高淳區市場監管局將繼續深入開展專項整治工作,強化對散裝食品經營戶的檢查和指導,督促經營戶切實落實主體責任,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督促整改,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嚴肅查處,著力消除散裝食品安全隱患,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吳森林]

參與評論